这个问题要回忆一下了。
我家开始raz是从aa开始,三岁半刷起来了aa,娃其实还算感兴趣,后来ABC reading很火,于是就一边用纸质教材,一边用ABC reading打卡,一直打到c级别,再长的句子就开始跟不上了。毕竟当时他连二十六个字母也没有学会。
后来上了幼儿园,英文的节奏就下来了,也开始会感到小娃长大了一些会有自己的想法,会不配合。于是就开始其他分级,比如海尼曼,牛津树,培生,都读了,也没有非常着急的继续往下刷raz。经常是一段时间刷牛津树,每天两三本,到现在level7每天一两本,一段时间刷raz,现在刷到G,每天可以直接刷掉一本合集,大概六七个小故事。
我认为,娃抵触raz,很多时候可能是孩子对非虚构不感兴趣,或者是中文的非虚构没有达到一定的积累量,而不仅仅是英文的问题。所以家长可以从非虚构的中文材料入手,补充科学读物。
比如我家是神奇校车的脑残粉,喜马拉雅的有声书听了无数遍,对宇宙啊火箭啊也很痴迷,可以经常给孩子读各个方面的科普书籍。这样中文有了认知,raz的接受度和兴趣也会变高。
目前看来,razG的科普娃还是很感兴趣的,但G已经开始有人文历史的内容了,这又是孩子的短板了,因为一直没给孩子上历史地理之类的文化知识,所以很明显孩子有些茫然。所以,下一阶段可能就需要带着大语文,给孩子继续上raz了。
可见,知识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
回到题目,发现我没点题,没有讲读的问题。
单说跟读,我家因为一开始刷ABC reading,被强迫地读了一年,虽然都是很简单的句型和词语,但确实能感觉到语音练的不错。后来不再跟读,主要是因为句子长度hold不住。但可能是前期的基础,还有学校有外教,所以语音一直还可以。后来就再也没有强迫他跟读了。
及至今年,由于开始学自拼,就要求他在看raz的时候,能跟读会偶尔读一些相对比较短的句子,或者结合学会的自拼和sight words把文中句子读出来。
不过我个人感觉吧,他们小娃,尤其是你家这么小的,可以先读些韵文,朗朗上口,孩子也喜欢、也容易形成语感。
鹅妈妈,sss都是不错的材料,我用的是一本sight words jumbo,每个词语都有一个小短文,孩子差不多可以自己读出来。
The The Jumbo Book of Sight Word Practice Pages: Super-Fun Reproducibles That Help Kids Read, Write, and Really Learn 200 Key High-Frequency Words (Learning 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