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理上说,不该解释。但是小宝宝读书,兴趣最最重要,有了兴趣孩子才能读下去,才能有效地输入与输出。没有孩子愿意阅读和主动学习的这个前提,谈英语思维的培养无疑是缘木求鱼。所以,我认为:
1.不要选择明显高于孩子英语词汇和理解能力的书籍,遵循二语学习的i+1选择。i是孩子现有水平,+1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一点新知,以达到两者的平滑契合与稳步升级。
2.孩子的听力词汇和英语认知水平,家长基本是心中有数的。有了这个前提,可以进行如下操作步骤:
a.确定孩子能听懂的,不解释。
b.预判孩子可能听不懂的,观察,如果孩子听的很入迷,没有出现走神和烦躁倾向,不用解释,继续往下进行并观察孩子反应。
c.孩子开始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这时候需要解释。解释之后再从头读一遍,但是这一次不再解释。
d.如果孩子明显烦躁,不愿意听了,放弃,改日再读。
3.如何进行解释
a.忘记这是一本英文绘本,先带着孩子从头读图,设计问答,找有趣的细节,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了解故事大概情节。
b.读图时,将孩子不会的单词额外提出,设计一些互动。名词指着图画解释,动词做动作解释。
总之,兴趣是输入的基础,输入是输出的基础,输入输出背后指向的是英语思维的养成。因此,要以兴趣为前提。当理论的遵循与孩子的阅读兴趣出现相悖,一切都应该让位于兴趣。
又,我家宝宝2岁4个月,还不认识英文单词,以上如何进行解释的方法,可能不适合大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