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小朋友的年纪和对应的英文内容来决定要不要中文解释,因为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对应的输入变成可理解性的输入,如果只是为了不破坏英语思维硬是不解释也没有必要。
我们家小朋友三岁半开始英语启蒙最初的一些名词和动词是没有中文解释的,名词就是直接指实物动词通过TPR.累积了一些词汇量之后开始了卡尔爷爷的一些绘本,其中比较经典的就是Brown Bear因为前期名词和动词的积累,再加入动作和图片小姑娘基本可以理解绘本在讲什么。通过这个过程小姑娘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句子,虽然她可能不太理解那个句子进的每个词的意思但做为整体她懂并会用就够了。
后来又加入了一些简单的分级读物,饼干狗之类的,因为有些句型或者一些“虚”词不是通过实物或者动作可以让她明白,所以在前面三遍的时候我会加中文解释,三遍后就全英文了,但这个时间持续时间不长,基本饼干狗后再分级的话我就只讲英文,除非遇到一些我觉得她理解不了的会加中文解释。如果不确定小朋友有没有理解。可以在讲完故事后和她讨论里面的情节,通过讨论大致可以摸清她理解了多少。
总归就像前面所说,不管解不解释最终的目的都是让输入变成可理解性输入。根据这个目的来觉得要不要中文解释或者其他方式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