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孩子现在已经上初中了,在小学阶段没有参加任何和课业相关的辅导班。在小学五年级的毕业摸底考试成绩里面,她是排在年级第5。
关于课外作业,我想先问一下这个课外作业的界定是什么,我们有做课外的英语阅读,还有做中文阅读,也不是上辅导班的,就是自己在家,每周去一趟图书馆,借几本书回来看一看。这个主要是因为学校的英语阅读量和中文阅读量在课堂上的要求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我们想自己把它补充一下。
关于数学,我们曾经想让孩子去上奥数班,因为她在数学上的成绩还是蛮好的,比较稳定,但是后来决定取消,因为孩子实在不喜欢,有一次跟我们说为了从95分到97分这两分的差距去刷那些她已经会了的这些题,她觉得很痛苦。所以我们连奥数班都没有报。
成绩稳定之后,曾经有一段时间为了打羽毛球,我们还跟英语老师协商,不做学校的英语作业,然后跟数学老师协商不写详细的解题过程,直接写出相应的式子和答案,这样就可以减少做作业的时间,然后把时间抽出去打羽毛球。
这就是我们在小学期间的情况,不上辅导班不做课外作业,保持在年级前5。
但是情况并不是绝对的,到了初中以后,我们换了一个学校啊,初中是12门课同开,不仅有传统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课程,还另外单开了艺术和设计课程,这两门课成了我们的软肋啊,成绩始终在及格线上徘徊。
学校老师说问题不大,因为两年初中之后的高中,就是选修课了,初中主要是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强项,高中之后可以规避弱项。
奇怪的是,疫情过后,她主动加入了一个数学兴趣小组,她说讲的内容和课业无关,介绍下数学家啊,数学史啊,以及一些定义,公式的由来。一边讲一边吃吃喝喝,每次回家都吃不下饭,我感觉她是找个借口去和朋友们聚餐了。
对了,数学聚餐会上有一个小朋友情况和我们差不多,也不上辅导班的,别说课外作业了,课内作业他不喜欢的,都不肯好好做,但是不影响他的成绩,在年级也是拔尖的孩子。
今年我们学校实行数学动态分层,每半学期调整一次,前60名进入优班,目前考过两次分级考,每次全年级的第一名都是没有在外面补课的。
不知道这样能不能给大家一点信心,好成绩不一定是补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