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7
举报


我做打卡表的目的和其他人不一样,不是为了记录,不是为了督促,是为了最后填满表时,给娃一种“我能行”的暗示😂
第一次打卡是2年前刚在小花生买的第一套牛津树后开始,因为上学期间都是一遍过,暑假趁着时间多,拎着娃把手上的书重读+做quiz。但当时依稀感觉,如果这个表搞砸了,没有重读一遍事小,让娃感觉自己“果然读不下来”事大,所以,每次填表我都是各种放水😂😂😂
比如她第一次打卡,因为还要做quiz,非常痛苦,不明白本来开开心心地读书为啥还要做题。于是改变策略,把每本朗读+quiz变成【每本朗读+每10本为一个单位,这10本里我圈出来的题目都必须做了,如果正确率OK,这10本里的其他题就不用做了】
果然,最后看着满满的星星,娃忘了我的放水(也可能是她还小不知道我在放水😂),只剩满满自信心——没想到我居然做到了!
关于自信心,在小的时候还经常让她尝试“突破目标”,比如每天用小花生记录读了什么书,月底就知道自己读了多少本书,吃块小蛋糕庆祝一下,趁着仪式感的劲头,要她定下个月的目标,再拆分到每天要看多少本……如此这般,每个月来一回😎
慢慢滴我们也变成吃书兽啦,试过假期一天30w字,也试过一周一套金庸,今年国庆出门旅游,还在排队入景区、等上菜、等上洗手间的时候,看完了人文社的欧也妮葛朗台+绿山墙的安妮+巴黎圣母院。老母亲已经很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