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娃读英文中章前,中文几乎所有小学生能接触到的书都会读了。刚刚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有几个小朋友中文字都不认识几个。英文书却很流利。我也是很迷。
现在孩子长大了,不会再去纠结读英文还是中文。两种阅读方式都是很好的补充知识的途径。接下来中文打算以国内知识,文史地理科普本土作家为主。英文书读各种小说,分级阅读,科普。但是尚在启蒙阶段时候,我们中文阅读能力是远远比英文好的。
在中文自主阅读前,我们重心也一直在中文上。这样的好处是,孩子理解能力非常好。毕竟读的是普通公立学校,各种作业都是中文的。做作业考试,基本上没有不理解题意的时候。
同时还给孩子补充了大量背景知识,尤其是科普知识。我们一年级读完了中文版可怕的科学大多数的书。还读了其他非常多数理化生史地书籍。所以读英文进展非常快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虽然有的家长会说,也有一年级的孩子可怕的科学直接原版都读完了。各种世界史也不在话下。只能说,一年级有能力读中文版是更普遍的现象。
我们读完这些中文书后,再看英文书 基本没有认知上的障碍。也可以归功于理解能力好。包括在各种奥数比赛和考试里,题目动辄一大段,甚至半页一页文字,大人都要理解半天。我们和高一年级的孩子竞争,还可以取得比 较理想的成绩,这也都归功于理解力和不畏惧长篇大论的文字。
所以,个人觉得如果没有规划如果没有规划去国外的家庭,中文优先级应该远远放在英文之前。因为孩子的时间精力有限。仅仅为了准备高考,不应该牺牲小时候享受中文之美的时光。
这是我们家书籍一角,搬家了之后,书没地方放,有点乱,见谅。
答题主:
其实,并没有想象中艰辛和困难,其实方法很重要。要有一套拾阶而上的体系。学习英语我最强调亲子阅读,我家中英文绘本同时开始,大概三岁多快四岁,从数量来说,中文比英文多,但英文有每天大概有效输入30分钟左右,到后来孩子有时候听音频无法自拔,就不止这点时间了。
您提到两岁多指读,我觉得方法可能不太恰当,或者说指读年龄过早,认字目的性超过了其他目的。可能您是想孩子早日认字,但我还是强调先只考虑输入再去考虑输出,或者不要太功利或者着急,而应当是当成一种亲子交流,并且抱着让孩子从文字中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目的去做这件事~我跟孩子读故事的时候会根据孩子兴趣选择,也给孩子选择权,也会给她推荐我觉得很好的一些书。
从中文自主阅读来说,孩子中文自主阅读比英文晚。也许基于英语本身语言相较汉语简单,也由于除了阅读有其它不同方式的输入,所以大班开始英文自主阅读,并且无需读分级读物,直接初章两三本就快速跳跃到了中高章。中文自主阅读则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末尾快速拉进高章小说,这肯定和前面的累积有关,也许之前只是不愿意读中文而已,识字量应该是本身足矣支撑她的自主阅读的。
说到这,要谈语言学习,它是需要系统方法的,也需要孩子视觉分辨力、视觉记忆力、听觉分辨力及听觉记忆力在线,有系统方法和这些能力加持,不愁孩子学不好一门语言。
方法简单说就是做的一张仓促的思维导图,这张图是一个低龄妈妈问我我给做的,所以重点在前面的步骤,且举例的都是符合低龄孩子的。
路径:前期有许多不同的输入方式,亲子阅读、音频、视频、外教课或家长与其的对话交流➡️积累一定阶段后,你会发现孩子听力词汇积累的不错,也许也有了一定的阅读词汇,那么你可以做自主阅读前期准备工作(自然拼读+sight words)➡️前期工作完成开始自主阅读,从分级阅读到桥梁书到初章中高章,选择适合孩子难度的,可以根据阅读测试结果选择书籍,书籍还是注意往孩子有兴趣的方向寻找,也可适当添加你想让她看的,比例根据孩子个性掌握➡️接下来就水到渠成的到了写,必须强调不是跨过一步前面的就可以停止了,虽然一定程度上有进阶关系,但是当通关完毕他们其实是一样重要,是仍需齐头并进的。
可以说,这种路径能有效的形成英语思维,这样的娃会在一段时间出现英文打败中文的情形,会中夹英的讲话,想表达某一样的东西时第一反应的是英文非中文,也会时不时冒出某本书的对白、故事,但不要窃喜,这说明你要抓紧中文了~
从小给孩子营造好了一个阅读环境,根据孩子兴趣去引导带动她的阅读兴趣,其实过程很愉悦也很轻松,她去年开始有了自己最喜欢的作家(瑞典的林格伦和美国的C.S.刘易斯),也梦想成为一个作家。就是我们的经验,一个没有听过任何讲座、看过任何一本如何学英语的书的妈妈,一个几乎哑巴英语的妈妈,从孩子三岁多开始摸索出来的一条路线。
现在也在采用英语学习方法开启了西班牙语的学习,虽然也是独自摸索,但这种摸索其实很有乐趣,我给自己和孩子三年时间,三年后,看看西语是否能有英语的一半效果,如果有,那么应该就成算功了,毕竟两者资源无法相较,投入时间也无法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