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娃儿小一,读书分早中晚三个时间段。
早上:大声朗读课内知识,部分需要背诵。
中午:精读阅读角里的书籍,中英文都需要读出声。
晚上:随意挑选书架上喜欢的书籍,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出声不出声都可以。
这样做的目的:
一,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早上时间短,又需要让孩子从困顿中清醒过来,阅读课内熟悉的知识点更容易上手,不会因为阅读故事情节而拖拉时间,或者打断思路。小一中午休息的时间长,饭后朗读几本或者几段有情节的故事,顺便消食,然后去午休。晚上是放松的时间,不建议做大量知识类学习,影响睡眠,以轻松愉悦的阅读为主。
二,让孩子有重点和次重点的区分。我家有大书架,还有阅读角。小一孩子个子比较低,选择能力也不是很强,面对一个摆满书籍的大书架,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更容易随便选本书就读,读一半就丢在一边,然后再选本书继续读,这时候,阅读角的设置就有必要了。
我家有几个阅读区,还有一个固定阅读角。一个单人沙发,摆了很多她喜欢的娃娃,旁边是个小小的书架,手一伸就可以选书。一个舒适美好的阅读角,会让孩子喜欢呆在里面。书架上的书不多,我会定期更换,按系列顺序摆放。
这么一来,孩子就明白,小书架上的书籍是现阶段的重点,要读完了再读下一本,有助于孩子开启长篇阅读。
三,前两点都是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更重要。小一孩子最好陪读,可以这么说,陪读是一件长期工作。我娃儿已经能独立阅读,但是也不代表不陪读了。陪读的方式也很多,你读给孩子听,孩子读给你听,或者两个人各读一段,还可以角色扮演读等等。
四,除了陪读之外,要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对于小一生来说,这两点是有困难的,所以需要家长辅助完成,这里特指中文阅读。好词好句摘抄和重点诵读是有必要的,培养语感的同时还可以扩充孩子的词汇量。而读后感是需要家长和孩子讨论之后,由家长整理成句子段落,再由孩子写下来。这是精读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