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家讨论的如此热烈!忍不住来凑个热闹,越来越喜欢有争议的话题,讨论对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非常有帮助!觉得小花生可以开个Pros and Cons的板块!投票、表达观点、列举证据…🤔
虽然不清楚衡水中学到底是什么样的模式,但大概知道是管的非常严格,起的很早的的样子!
1、清华北大真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上的!不是仅仅军事化管理、作为学习机器训练就能培养出来的…那么多清北生,学校自有他优质的生源和优势的教育资源!这对孩子影响很重要,尤其是一起学习的战友们!
2、上了清华北大不意味着以后会成功,但这会提高孩子取得成功的机会,毕竟我们大部分家里是没有矿的,我们不能那么任性!
上名校、读学位是最靠谱的提高竞争力的方法!真的没有几个人后悔读了名校,后悔拿了PhD学位!
什么创造力也好、情商也好…是很重要,但与读名校不矛盾!也没有证据证明衡水中学的孩子这些能力被磨灭了!军事院校的科研就没有创新了么?
想到一个最常见的有关“情商”的误解,“成功80%是由情商决定的!”熟悉吧!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中对这个广为流传的谬论进行了澄清:
这种误解起源于“智商对事业成功的贡献率约为20%”的说法——它本身就是一种推测。这种推测说明成功的主导因素还没有得到明确,需要寻找智商之外的其他因素填补空白。但这并不代表情商就是余下的这80%的因素,成功的影响因素非常广泛,除了情商之外,还包括财富、家庭教育、性格以及莫名其妙的运气等。
智商是有地板效应的,智商相当、或者对认知水平要求不高的领域,情商才会发挥作用!
3、如果问我自己愿不愿意上,我是不愿意的…我喜欢自由的学习环境!主要是我真的早起不了!(我家娃的晚睡特质肯定是遗传的)!
问题是孩子要不要去上!高中是一个重要时期,但性格啊、三观啊…是从一出生就开始不断成型,而早期的影响可能更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学习环境和方式,宽松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有些人就喜欢自由、有些人就喜欢严肃的纪律(我就有同学特别喜欢军队的模式);有些人就喜欢讨论,喜欢帮别人解答问题,觉得讨论会激发创造力,帮助知识融汇贯通(队友就很喜欢指导别人),但也有很多人喜欢独自思考,觉得讨论分散注意力,指导别人浪费时间(认识一个学物理的PhD,因为不喜和人讨论,每天去实验室的时间是4pm-2am)!
好与不好是相对的,适合最重要!选择是要适合自己孩子的,15、16岁的孩子应该需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能力根据信息参与讨论,选择愿不愿意去!
4、性格要早早培养,独立性也要早早培养,幼儿园小学要认真选择…让选择在不断选择中学习,也许选高中那个时候不是我们在这里各种臆想,而是孩子说:“我要去衡水中学”!
哈哈😄…还是先做好眼前的事情吧!这里大部分还是小童🤔
回顾我自己的学习历史,从一路学霸到后来大学的学渣…内驱力和自我认同出了很大问题外,环境,尤其是共同学习的同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有几个点我一直记得很清楚,初一初二的时候,我们班是出了名的调皮捣蛋班级,纪律涣散,但成绩非常好!初三分平行班,全校前十我们班有6个(6个班),当时一起打打闹闹、一边学一边玩的战友们被分散了个个班…周围的好同学变成了不喜欢讨论、起早贪黑、课间都不休息的刻苦学生…那时我很倔强(早起也要赢),但自己太清楚,那一年自己很不开心,早起并无收获,只是增加了近视度数…
高中在当时学校的重点班(全校前60名组成的),班主任也崇尚自由,只要成绩好就放任我们,谈恋爱也行(老师拿《致橡树》来给我们传达正确的爱情观)…整个班都是夜猫子,白天上课睡倒一片😂😂,后来60多人只有3个没上一本线…
大学,晚上11点熄灯,学霸室友是一个早睡早起、喜欢独自埋头苦学的人,还禁止大家在寝室讨论😱…我就在这种不喜欢的方式和环境下,加上不喜欢的专业、加上空心化…变成了个学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