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这个问题邀请心里一咯噔,弟弟的英语和绘画启蒙也应该提上日程了,但三岁多的小崽子沉迷于武器和各式各样的汽车,对于画笔的迷恋度不如姐姐。回想起姐姐的启蒙之路,英语和绘画真的是亦步亦趋紧密相连。
(姐姐三四岁的笔触)
第一步:翻看相册,日常涂鸦学单词,学颜色,学形状似乎是英语绘画启蒙的第一步。
super simplesongs里有各种颜色、形状的歌曲,小崽崽听熟后就可以和娃一起玩起来啊。各种颜色的搭配,做一个心仪的ice cream.可以边做边和小朋友一起唱。
对喽,小的时候给姐姐买过巧克力豆,也是认知颜色学英语的好材料。
第二步:绘本剧场小舞台
姐姐从小就爱画小猪佩奇的场景,现在8岁了同样迷恋。做出房子就可以给弟弟讲解故事情境。非常好的大宝给二宝启蒙道具。
姐姐小时候的笔触和画作,英语和艺术紧密交织。并且一幅画画完,我都会让姐姐英语描述一遍,然后再用汉语再描述一遍,小时候的姐姐英语描述比汉语要流畅。既有输入又有输出。
当孩子用肢体演绎故事时,那些英语词汇就像粘了魔法胶水,牢牢贴在记忆里。
大一些的姐姐经常用绘画来表白妈妈,看到这样的便签又重新燃起了当时的柔软。进而感慨,为啥三岁多的弟弟如此幼稚啊!
第三部:科普小报
手抄报是低龄娃英语科普启蒙的王炸组合。用视觉艺术勾起孩子的好奇心,让抽象的概念具像化,跨学科的思维也在互动中悄然萌发。并且低龄阶段,文字啊布局还需要家长参与,亲子共读陪伴的质量其实也在提升。
(姐姐每周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央求我陪她做小报,她画,她动手,我协助,这段时间我不工作,也是全身心的与她互动)
(文字是我写的,科普思路和科学规律我也会帮她讲解一遍)
用黏土,用画笔做小报,和她一起学习科普,学习水循环。可以带着我娃用小报探索世界。
这个确实很费时间,但疫情居家办公,这是我们一上午一下午打发时间的好途径。
在笔触绘制的时候,在粘土团成雪花❄️、冰雹的时候,科普的种子就种下了。做完后让娃再介绍,从输入到输出。
之前有写过专门的日志,真心是高性价比的一种陪伴方式。尤其对绘画超爱的小朋友、这样的启蒙方式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奖赏而非任务。
里面也有类似的内容
各种各样的题材,依赖于爸爸妈妈的开发。
火山爆发,记得当时还做了一个科普时间,(网购的科普盒子)
记得第一次听姐姐指着晚霞说"pink sky sooooo beautiful"时,我突然明白:原来最好的启蒙不是刻意教学,而是把知识掰碎了,撒进他们热爱的游戏里。
总而言之,需要估计更用心,写完这篇回答,我觉得我也有必要针对新的和弟弟玩一些画画,玩一下他的“车车世界”的游戏,那么假期就开始吧。
用心的陪伴,总会发芽!一起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