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我们也没有报过课外辅导班。语数英都不算突出,总体上算中上水平,五年级以后数学成绩尤其弱,90分左右晃荡,偶尔一次小测100能高兴上好几天。因为体育也一般般,所以三年级以后,三好学生什么的也和我们无缘。
也可能是我比较大条,对孩子的小学课内成绩没有太关注。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主要就是干了两件现在看来觉得还算是正确的事情。
一个是带着孩子阅读,那时候阅读也不得法,没有什么目标和选择,而且同学环境中,好读书的不算多。所以想尽办法鼓励孩子读书,三年级时扇乎同学家长们一起搞图书漂流,后来还建群传播英语启蒙的方式方法,推介英语读物。虽然虎头蛇尾,同道难寻,不过娃的阅读倒是勉勉强强地坚持下来了。
另一个,就是带着娃深入自然,观鸟、观花、观星、玩虫、挖化石、逛博物馆、听音乐会,几乎每个周末都不闲着。孩子有了各种各样的体验,对世界的好奇心打开了,有了自己的爱好和收藏。以致于中学后,课业日紧、疫情困足时,还会把小学时候的各种旅行、各种体验作为美好的回忆,给烦躁的生活以些许安慰。
那时候没太关注语文基础,字词句段篇的打磨,古文古诗的内化,数学基础运算的夯实,的确对后来中学的学习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不过不用纠结,即使重来,我也未必能做得更好。知足,知不足。不抱怨,不纠结,遇事就想办法解决。后来孩子上初中当上了学习委员,却苦于不懂学习方法,不知道怎么提高成绩。我也不懂啊!不然当初就不至于连本科也考不上了。没关系,咱们一起学。我自己读了很多阅读法、记忆法、学习策略方面的书籍。有了些许积累,我也敢大着胆子给娃指导,发些议论,说些经验了。
人生路上的不合理、不明白、不如意都是常态,所以幸福啊快乐啊美满啊才显得难能可贵。多看好的方面,拥有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打不倒、压不扁、捶不烂,问题面前总有办法。也不把问题扩大化,就事说事,实事求是。
什么是考得不好?语文是语法问题、阅读理解题、作文,还是字词问题?数学是运算问题、图形题、应用题还是其他?一定要定义准确,不要上来就给孩子贴个很差的标签。课上听讲、作业认真,“很差”是不存在的,只能说没有达到心中预期。如果的确基础不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那就每天解决一个小问题,总有慢慢都解决掉的时候。
等孩子到了高中,你会发现,有不少非常聪明的孩子,一到大考成绩就不理想,其实不是水平“很差”,是心理素质不到位,这其实全靠父母师长的呵护和涵养。多鼓励多肯定孩子身上的优点,遇到事就想办法解决,不盲目下决断。帮孩子一起找出路,多疏导情绪,多化解矛盾。以实际行动证明给孩子看,把“不行咋办?”变成“咋办不行!”让孩子拥有积极的心态、广泛的爱好,自己在阅读中积累间接经验、探索未知的习惯。这不比分数更香吗?
关于学习:一份极简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