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背诵基础:
孩子从小就一直都在背诵古诗,只不过不是很系统。比如幼儿园一直在背千家诗,上小学后,孩子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发放40首古诗,要求孩子自主背诵,并且会作为期末考察的项目。一开始我们也是跟着学校的大部队走,背了忘,忘了背,当时为了促进孩子的兴趣,还把每首诗的题目写成小纸条,全家人抽签背诵,有时候我们大人故意被错,让孩子有些成就感。
一年级的寒假,还把常青藤爸爸一套古诗背诵的诗全部背了一遍,这套书一共三册,每册20首诗,字大图美,孩子很喜欢。
并且这套诗配合了好听的歌曲,律动感很强,娃很喜欢听和唱,当时为了更方便孩子听歌,我还专门把三本书做成了点读版的,让孩子自己点着听。
教孩子唱学最美古诗词(全三册)8129人有 · 评价4402 · 书评20
二、背诵契机:二年级下学期,因为疫情居家学习,所以开始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的背诵,这本书比较经典,堪称全面周到的亲妈,我想要的拼音、注释、背景都有了,充分满足了学习需要,因此,定下目标,今年一定要背诵完成这本书。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8692人有 · 评价5928 · 书评38
三、背诵时间:从今年4月份背诵到了11月份,中间还穿插了40篇小古文,不知不觉中,已经历经7个月,这本绿皮书终于背完了。背完的那一天,我问孩子啥感想,他说没想到我能背完这么厚的一本书,很有成就感!
四、背诵方法:我们的方法是每天背诵一首新诗词,我领读一遍,纠正错别字,然后孩子自己读五遍,画正字,基本不太长的诗,五遍之后就可以尝试背诵了。当然为了孩子的兴趣,也为了更好的理解诗词的背景,我会给孩子讲一下诗歌的写作的背景、诗人写作的经历和诗歌的意思,我也没有那么多的古诗储备,基本按照书上写的,给孩子讲出来就好了,另外还会在网上找到对应的古诗的动画,尽量让孩子有理解的记忆,有兴趣点的背诵。此外,利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法,按照记忆曲线,循环巩固背诵已经背过的诗, 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 虽然目前一本书已经背过,但根据记忆曲线,还一直在复习中。
五、背诵成果:
一是经过了7个月的背诵,发现孩子背的速度越来越快,可以说,每天反复的背诵,无形中锻炼了记忆的速度 。
二是孩子在背诵的过程中,也在寻找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有些写景的诗,孩子说他眼前有画面感,背起来容易;或者有些有情节的诗,孩子和我还要表演一下,这样他背的比较牢固。
三是提升兴趣,这本绿皮书前半本的诗我还尚且熟悉,基本能背诵,到了后半册,老母亲都背不下来了,孩子已经养成了背诵习惯,乐此不疲的背诵下去。
四是建立了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读诗久了,孩子也有自己独特的喜好。他特别喜欢毛主席的诗词,让我深感意外,因为主席的诗一般比较长,我本来以为孩子会有畏难情绪,但没想到孩子背的津津有味的,比如《长征》他说感觉非常有气势!还特别喜欢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再或者杜牡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我的总结,孩子是有一些英雄情节在的。那些描绘英雄、战争的诗,里面激荡的情怀,好像都能打动他。
六、背诵技巧: 记忆曲线、组团背诵、动画导入。之前写过一篇利用记忆曲线背诗的日记写过这方面的内容。另外, 我相信伙伴的力量,组团打卡, 你追我赶的背诵,氛围真的不错,促进孩子的上进心。 孩子每打卡100天,都会给每个孩子制作一枚电子的徽章,激励孩子继续前行。最后,可以看一些动画,深入了解古诗的背景和意思,背起来更有乐趣。记得有一次,孩子可能因为身体原因不太想打卡,但是听到小伙伴们都背诵完了,他就着急了,一定要完成。最近因为居家学习,打卡的时间比较充裕,当我告诉他他某一天第一个背诵打卡,他会美半天,虽然有点争强好胜,但是我觉得用对了地方就行!
七、后续学习:目前整本绿皮书已经背会了,并且借着世界杯这股风,奖励了孩子一套足球机器人玩具。
接着学习《爱上小古文》,这个梅子老师讲的课程,总共是80节,课程设置由浅入深,和《小古文100篇》有很多重复的内容,每节15-20分钟,刚开始我自己看的时候,感觉讲的比较长,担心孩子不会接受,没想到孩子接受度还可以,虽然知识点多,但是好些都是故事, 课程会讲到好多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慢慢积累吧。尝试让孩子自己记笔记,这个不强求,想记就记,不想记也不勉强,我尽量在学小古文这件事上不逼迫。
孩子碰到喜欢的文章,还会和我分角色扮演,比如狐狸和乌鸦,我们就一边演一边背。或者和爸爸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都是有趣并且参与性强的方法,大家可以用起来,孩子会觉得很有意思,也是用他自己的方式,不知不觉中文章就背会了,而且还印象深刻!
后续会安排小红书、初中古诗词、高中古诗词,这些内容我已经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法,进行了列表,由于后续的内容比较长,在列表的时候我就自己进行了切割,较长的诗歌或者文言文都是分几天完成的,因此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我们计划在小学阶段,把这些内容背诵完成,多接触一些古诗文,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如果尚有时间,仍然会安排古诗的背诵,我们现在有一本大字版的唐诗300首,也在进行中,这个没有安排打卡,全凭兴趣!
说起背古诗,女儿是从 2017 年 10 月的国庆节假期结束后开始启动的。那个时候,她认识了一些字,所以对古诗里的字很感兴趣,不排斥。我们是从《长歌行》开始的,那首诗对于她来说比较难,我也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如果第一首比较长,以后的那些绝句啥的就不在话下了。
我们用的第一本书是哥哥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让买的,妹妹觉得用哥哥用过书的很酷,积极性也就很高了。这本书用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小学教材标准修改了,有几个字的发音和哥哥读小学的时候不一样了,比如:衰、野 ...... 所以,我又重新买了一本,就是绿皮的这本,它涵盖了当时的小学语文各年级所有古诗。
但是,几年后,我发现小学教材又新增了几首古诗,于是,我就自己把这些新增的古诗手抄后粘贴在书的后面,同时还增加了另外几十首古诗,书上本来有的诗加上我补充的诗,一共是 216 首,变成了厚厚的一本书。
我们并没有按照书的顺序来背诵,也没有按照某个诗人写的诗这样的顺序来背诵,比较随意。有时候选一首或者几首诗来背,是因为当时正好有这样的需求,比如:看了某本书;听了某个诗人的故事;去了某个城市;正好认识某种花、某种动物 ...... 等等。
夏天的夜晚在湖边,看到点点灯火,我会教她背《舟夜书所见》;去看荷花,会教她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暴雨来临前,教她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去成都,会教她背《春夜喜雨》、《绝句》等;冬天下雪了,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坐摩天轮俯瞰滇池的时候,回忆《大观楼长联》 ...... 这样的例子很多,在实际场景中回忆最近几天一直都在朗诵的古诗,她更容易理解。
后来,我还用卡纸做了很多正方体,每一面写一首诗的一个字,同一首诗的字的颜色相同。然后我把一首诗拼好,拿走几个字,让她来“选字填空”,又可以背诗,又可以检查她识字的情况。
我还在进门的鞋柜柜门上,用透明胶带纸做了几个卡槽,卡槽里放进我写的诗句,她进出门换鞋的时候,都会读一读、背一背,卡槽里的诗句是可以替换的。
我是一个普通人,普通妈妈,女儿也是很普通的孩子。常常是上午学了下午忘,下午学了晚上忘,今天学了明天忘,所以,更需要这些现实生活中的链接来帮助她体会和记忆。
清楚认识自己是几斤几两,清楚认识了孩子是几斤几两,我也不可能推得太猛,只是抱着“能背几首算几首,背了总比没背好”的原则慢慢进行。好在幼儿园有大把时间,每天晚上我们朗读三首旧诗(背过的),每首读三遍;再朗读一首新诗(没读过的),也是读三遍。就这样,我们 2018 年 10 月 9 日,一年时间,才背了 38 首;到 2019 年 10 月 10 日,两年时间背了 104 首;到 2020 年 10 月 10 日,三年时间背了 190 首。
把 216 首全部背完了之后,她每天都按照书编排的顺序,选三首诗出来朗读,每天如此。知道前不久,我才给她换了《诺言诗三百》,因为觉得这本书里有唐诗、有宋词、有古诗十九首、有诗经,涵盖比较广。遇到她会背的,就读两遍,遇到新的,就多读几天,直到会背为止。
我们还喜欢一起躺在沙发上听喜马拉雅上的古诗讲解的节目,听听别人对这首诗理解。现在四年级,她每天读诗的习惯还是保持得很好,不管每天有多忙,做完作业有多晚,她都会拿出来读一读,哪怕只读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