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2
举报


我家选择搬了个基础教育的“学区国”。娃的兴趣挖掘任务很大程度交由学校完成。娃目前在幼儿园的学前班,以周为单位会有绘画、唱跳、手工课程;以年为单位会由老师组织去音乐厅听音乐会,去图书馆发掘喜欢的书; 一年的课程里还设有专门的滑冰周、滑雪周和游泳周;体育课上还会尝试足球、排球等各类竞技运动,户外时间还能打冰球。以上这些项目看起来浅尝辄止,但足够让娃意识到自己是否有兴趣继续该项目。
明年娃会升入小学开始接受正式的义务教育。芬兰有个全国性项目,目的是让每个儿童和青少年在学校就能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班。作为项目的一环,教育和文化部门在全国两千多所小学和初中开展了不记名调查,近二十万名1-9年级的学生完成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是关于参加兴趣班的意愿以及从76个项目中选出自己喜欢或想尝试的活动。这些项目五花八门且完全免费,不会占用额外的家庭时间,也无需家长费大力气接送,因此相当受欢迎。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零散、耗时、费力且需要广撒网的挖掘兴趣爱好部分丢给学校,我和队友则把精力集中在挖掘娃的天赋或者说优势项目上,迄今为止稍显端倪的是娃听力不错,可能有相对音高能力,平衡感也还行,爬上125厘米高的平衡木能独立走完。三分我引导,七分娃自愿的前提下,目前娃有两个课余兴趣班,一个是在音乐学院业余组学钢琴,另一个则是在体操俱乐部玩体操。由于是挖掘天赋用兴趣班,资源选择上比较谨慎,都考虑过万一要升级成为专业级的可能性,音乐学院能通过考试转为专业组学习,体操俱乐部则有执教国家队十年以上的教练坐镇。
总而言之,在挖掘兴趣领域广撒网,在挖掘天赋领域少而精,双线并行。作为父母已经竭尽所能提供最好的资源,说是静待花开,其实娃会长成啥样也由不得我俩,随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