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感兴趣也不算是什么大问题。而且,我个人觉得也不完全是孩子的问题。这个电子时代,是电子产品为王的时代,从内容为王到渠道为王,阅读不再是获得愉悦的唯一方式。如果非虚构类阅读物不能吸引她,那就说明内容不足以吸引她从虚构类阅读物转移视线。而原因可能是虚构类读物本身给了她某种满足,比如《猫武士》,她喜欢猫,她喜欢其中的爱恨情仇。虚构作品,往往顺从情感,但也不乏理性,只要不是一些无脑的网文,或者太过玛丽苏类的情爱小说,或者充满黄赌毒暴的东西,读读无妨啊。
其实,乍一看非虚构类阅读,我脑子里蹦出来的是非虚构写作。马上想到的是纪实文学,孩子这个年龄段,大概是少有接触,偶尔能看看新闻的怕都是少数。后来,才反应上来说的是nonfiction科普历史哲学类的书籍啊😂。我猜孩子小的时候科普类的书籍许是涉猎的少,缺乏些过渡。如此,我想先开个小丫的非虚构类过渡书单。
非虚构类阅读还是从兴趣引领吧。没有更好的途径呢。而且,有时候也得承认我们和他们的时代不同了,世界不一样了,接受他们接受方式的转变,但尽可能创造时间和空间,准备阅读的条件。为人父母,做到这些,也便是尽力了。
忽然想起来,还有一些传记类的作品,也可以给孩子看。一些传记作品是非虚构写作的方式。更真实地贴近现实,贴近历史,也会促成对历史的兴趣,进而带动同类阅读。比如《巴黎烧了么?》但有些传记类,会有一些文学的夸张和猜想,但也多尊重基本的事实,可堪信赖。
希望能够有所参考。
安妮日记 昨日世界 人类群星闪耀时 巴黎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