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兴趣是和三个东西挂钩的,一个是阅读内容,一个是阅读能力,还有一个是阅读方式。孩子有兴趣阅读,只有在,对内容感兴趣,在能力范围内,且家长不要在一边烦要求这个要求那个,这样的情况下才能成立。而内容是第一位的,如果内容非常感兴趣,那么稍微难一点也能迎难而上,家长在一边唧唧歪歪也就忍了。
你家现在看海尼曼几呢? 是不是他的英语水平,已经够不上他的兴趣点了呢? 5岁半已经开始会要求故事性了。严格来讲,我觉得海尼曼的分级更像是用来学英语的,开口说认单词什么的,但对于"读"的培养不是很有效。对“读"我觉得还是牛津树好点。但总得来说还是要试着找到小孩的兴趣点。我们去年从0开始阅读的时候,原版牛津树1~6,他就不要从前面开始,就要选首页图画看他感兴趣的5,6里的故事,虽然难,克服一下也就过去了。你可以让他自己选要看什么(或者选先看什么),有一定选择权,小孩会更乐意看。家长注意大致搭配一下阅读所需时间,以及难度搭配一下给他选就好。另外如果有些有比较好的音频或者动画也可以先勾引,再看书,哈利波特我们就是看完电影他立刻去看完了书,还问我只有一本么还有更多吗。
如果阅读能力比认知水平差太多,那么赶紧大火烧开先提升能力,搞完sightword,提升听力词汇和phonics。小孩学语言最大的好处是认知水平不高,努力提提很容易让阅读能力攀升到认知水平的。大人为什么难学语言就是认知水平太高了,阅读能力的差距太大。
最后是阅读方式。按照他喜欢的来,把阅读,和学习语言"分开"。不用一定强求他朗读都对,不用要求单词都记住认得,更不用要求背出来,而如果要求翻译那更加大错特错。其实小孩能且有兴趣读下去,一定程度上就是表示看懂了,小孩是不会自发给自己加压的,看不懂不会要看的。作为家长不要把我们学习语言时候的"过时方式"强加给孩子,背单词翻译什么的。单词在好的分级书里会不断出现,多看几本后就能猜测并理解是什么意思了,绝对比我们以前背单词的方法记得牢而且明白用法。
翻译就更加了,从小进行英语的学习,是希望趁小培养英语思维,让翻译或者帮翻译中文都是对英译思维的破坏。其实作为大人英语不够好,对阅读的引导是很吃力的,我经常发现他看完一本书我用中文问他问题,儿子就回答不出,或者要求用中文表达,他也说不出,换了英语引导,就能说,因为他从书里接受到的是英文的表达,在他脑子里就是英语思维。现在我们说话时,在家除了日常交流中文为主,但讨论其他问题就是中英夹杂,因为他从英文学到的就只会用英文说,从中文学到的就只会中文说,不会互相翻译。这种夹杂在低龄的时候是好事,说明两种语言思维都在进行,每种语言都能比较地道,不会像我们自己因为中文强势变成中式英语。等年龄大了,慢慢的才会进行转化。
所以作为家长做好功课,备好英英字典(app 也有不少),尽量用英语来解释生词和句意,或者用动作,看完书用英语讨论。趁着现在内容还简单。等之后家长就更不行了。
总之想让小孩有兴趣看,一个是多给他选择机会,多找他会有兴趣的内容,然后从方式上就尽量不要给他压力,以他喜欢的舒适的方式进行,不要强求读完多少本书就有什么样的变化就记住了多少单词就开始输出,静待花开,阅读不是一两个月就能见效的,坚持,等时间过去,回头看你会惊叹效果。从你们娃讨价还价要看中文书看来,他本身是喜欢阅读的,所以还是家长的工作没做到位。另外,中文多看看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