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生网
带孩子读书学英语的地方
下载App
公众号
登录
注册
首页
阅读打卡
英语启蒙
精华专题
写日志
回到顶部
数学启蒙家长读物
浏览59.5万 · 日志35 · 想法50 · 问答1
写日志
日志
35
想法
50
问答
1
热门
最新
同龄人
锐锐201
11岁
日志
妈妈自学《这才是
数学
》干货+视频
厌倦,因为他没有感受到来自你身上的光彩。 上周读了这本书,感觉找到了!这篇读书笔记,送给和我有一样困惑的
家长
和老师。希望可以给你一点启发,找到在
数学
启蒙
的世界中自由驰骋的感觉。试想当你可以从生活中随处生发出
数学
的美,并且可以根据孩子的状态和程度,自如创造和深入时,那会是一种多么畅快的感觉。这样你呈现
103
933
29
朵朵妈727
11岁
日志
妈妈教的
数学
都在生活里
玩磁力片,拼图,就玩的很化。 如果孩子能够很好的通过玩能学,甚至玩很久,也说明孩子的专注力和想象力都不错。 这次是主要写玩具如何玩出
数学
启蒙
。 最后晒个我记录的
数学
笔记。
家长
推荐看《妈妈教的
数学
》个人觉得写的不错。 其实生活中处处
数学
,来源于生活,用在生活。
102
788
37
小妹妈
12岁
日志
生活中的
数学
启蒙
-- 读完《妈妈教的
数学
》总结可借鉴经验(文末附
数学
绘本推荐)
孩子都做对了,也可以让孩子讲下自己的思路,检验孩子真实的理解能力。作者特别强调默想是智力发展的敌人,鼓励
家长
一定要让孩子说一说是怎么得出答案的。 一起来点亮
数学
奇幻吧! 文末,回到书名中这个“教”字,平凡的我们或许没有能力专业地去“教”给孩子
数学
上的技能,但是我们可以给孩子打开这扇门,点亮奇幻的
数学
83
804
16
锐锐201
11岁
日志
妈妈自学
数学
启蒙
《如何唤醒
数学
脑》
——2018年第3篇自学日记 作者开篇引用了爱因斯坦的话,对我的口味。 ——“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通过这股力量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行动的人,并解决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 作者:永野裕之,日本有名的
数学
培训学校的校长,职业音乐指挥家。相比上本书妈妈自学
数学
启蒙
《一个
数学
73
615
39
彤彤妈和小彤彤
9岁
日志
3-6岁:幼儿
数学
核心概念,教什么?怎么教?
。这部分也可以通过阅读
数学
绘本来实现。 数据分析核心概念 收集数据的目的是回答那些答案不明确,不直接的问题 数据表征的目的在于说明问题,而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取决于问题本身 对局部数据进行比较,有助于预测整体情况 这一个章节乍看上去好像离幼儿
数学
启蒙
有点点遥远,但其实通过书中的案例,我发现了一些比较妙的
43
530
12
阅兮(阅书阅快乐
14岁
日志
《3—8岁儿童的
数学
经验》读书笔记
运用。 第一部分
数学
概念发展 本部分是一些基本概念,了解之后,可以对
家长
进行一些指导,在选书、自己设计题等方面能够更加准确设定目标,了解进程。 一 、
数学
概念如何发展 本部分将出生到成年划分为四个理解
数学
概念的阶段。可知不同发展阶段
数学
概念的发展,不要操作过急。 第一阶段 从出生到2岁 儿童需要
27
259
评论
梅森妈Moon
7岁
日志
中国奥数第一人孙路弘著作——《妈妈教的
数学
》读书笔记
称奇。 对于2、3岁开始
数学
思维
启蒙
的
家长
来说,可以提前学习核心思想,从小在生活中给孩子渗透
数学
。 孙路弘, 从初中起就表现出优秀的
数学
能力,1978年时成为中国首届奥数竞赛获奖者。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数学
系,1989年留学澳大利亚,营销及销售行为专家,高级营销顾问。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数学
40
227
1
锐锐201
11岁
日志
3-10岁,
家长
纠结的那些
数学
知识点(再读《妈妈教的
数学
》)
“
数学
”的一种解释 你去百度,对“
数学
”可以有很多复杂的解释。不过现在要说的这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孩子的
数学
启蒙
到底要做什么? “数”包含三个层面:数数、数量和数字。 1)数数:是一个动词。可以理解为通过动作来感受一个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还可以说是一种技能。 2)数量:是一种状态。有多少,是一个静止的
25
221
17
弯爸
10岁
日志
【Gai笔记】我的
数学
启蒙
“圣经”
,虽然在风格上、形式上各有亮点,却感觉总有点重复但又并不系统,正如“奶 酪式学习”形容的那样,近看总有很多窟窿;当然,在
数学
启蒙
阶段
家长
们一般还不会太较劲,抱着“起步”、“游戏”等的想法只要能开发一下智力、玩得高兴就好; 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小朋友对一些重复的内容不感兴趣了,但会的东西也不见得一定
15
131
16
小萌同学
7岁
日志
解读《幼儿
数学
核心概念》第一章集合
基础,也是形成数系统的基础。学
数学
,必然会面临数数,比较多少等问题,在这之前必须先明白集合。比如在点数有多少个苹果之前,必须先知道哪些物体是苹果,哪些不是,即需要先能找出苹果的集合。而要比较苹果和梨的数量谁多谁少,多几个,少几个,通过先将水果分成苹果的集合,以及梨的集合,就可以分别数苹果和梨这两个
20
96
3
rubybrbr
8岁
日志
读书笔记:幼儿
数学
核心经验 --- 第二章 数感与数数
谈到
数学
启蒙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教小朋友数数,有的妈妈说“我的孩子已经能从1 数到100啦”,有的妈妈说“我孩子3岁了,10以内都数不好,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数数都会漏掉或重复某个数字”,也有的妈妈说“我家孩子会点数,但是每次数完问他总数是多少,他还是回答不知道。”不管你家娃对应的是哪个类型,你有真正
18
98
1
书虫小怪兽
8岁
日志
关于
数学
启蒙
的读书笔记一:孩子天生会
数学
小怪兽最近(两岁第一个月)开始喜欢上数数了,从1数到10,每天早上起床穿衣服的时候数几遍,玩着玩着一时兴起又会数几遍,吃饭吃着吃着突然想起来又数几遍。 于是,我趁机读了两本
数学
启蒙
相关的书,一本是《孩子天生会
数学
》,一本是《妈妈教的
数学
》。这篇是关于《孩子天生会
数学
》的。 孩子天生会
数学
4岁的
12
95
4
大沫和辣妈
7岁
日志
读书笔记之——学龄前
数学
启蒙
的关键点
娃两岁了,一直佛系的老母亲也略觉焦虑,尤其是加入了小花生以来各种牛娃虎妈认真陪伴娃,让一直佛系溜娃的我非常心虚。且娃慢慢长大,也是到了该考虑各种
启蒙
方向和方式的时候了(语文/
数学
/艺术/体育等等),也不得不感慨这一代的孩子和父母都不是个好干的行当啊。 先总结下各个方向的
启蒙
大致方向/目标,有了方向
11
96
3
小西瓜amber
7岁
日志
数学
启蒙
第一年我们做了些什么?——理论与
家长
用书篇
。 HOW?
数学
启蒙
最优、最自然的办法是:
家长
在对基础
数学
和幼儿阶段的思维发育特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在生活中,融入
数学
思维的培养。 一、对儿童思维发育的了解有助于投喂合适的材料,有利于
家长
的心理健康。 1.我在西瓜面前,把高瘦玻璃杯里的水全都倒到矮胖玻璃杯里,然后问她,水多了还是少了还是没变?她一脸
9
68
5
书虫小怪兽
8岁
日志
关于
数学
启蒙
的读书笔记二:妈妈教的
数学
上一篇写了《孩子天生会
数学
》的读书笔记,这篇是另外一本《妈妈教的
数学
》的。 妈妈教的
数学
“我记忆力比较差,一直记不住乘法表中关于9的乘法口诀。有天妈妈来接我放学,跟我有了下面的一段对话: 妈妈:把10个手指头都伸出来,从你的左手开始数到4,然后把这个手指弯下去,现在还有几个指头是伸着的? 我:9
10
59
3
rubybrbr
8岁
日志
读书笔记:幼儿
数学
核心经验 --- 第四章 数运算
都被套路过(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但是真的理解其中的原理吗?余数的原理又是什么?而正是因为对于原理的不理解,所以孩子只能用死记硬背的方式,看到这类题目就去套用公式,若干年后,甚至考试过后,也就忘记了如何再解这类题目。 回到今天的话题“学前儿童的
数学
启蒙
”,幼儿要理解数运算,需要明白运算也不是
5
52
2
彤彤妈和小彤彤
9岁
日志
数学
启蒙
路上买过的那些书
现在
家长
有意识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想给TA提前做点工作,我觉得这个是好事,但是如果方法不当,没有
启蒙
正确,反而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特别是
数学
启蒙
,
数学
本来就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看似简单的12345......,对小朋友来说,都是一些歪歪扭扭的符号,她也许能记住,也能背下来,但是需要理解其中对应的
4
46
1
rubybrbr
8岁
日志
读书笔记:幼儿
数学
核心经验 --- 第一章 集合与分类
背景说明:早期我也以为
数学
就是计算,娃3岁的时候报了大陆的低幼
数学
启蒙
,才发现原来那么多年我的
数学
都白上了。跟课一年,最近想再系统的读一下几本
数学
启蒙
书,去年的时候读过,但是没有认真做笔记,这次好好记录! 以下内容主要来自阅读这几本书的读书笔记,我会根据每一章分批记录,比较几本书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9
33
评论
rubybrbr
8岁
日志
读书笔记:幼儿
数学
核心经验 --- 第六章 图形
数学
系统包括数和形两个大的概念系统,而形指平面(二维)和立体(三维)两部分。 在幼儿早期的
数学
教育中,渗透几何经验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可以与幼儿的生活世界建立联结,此外还有利于提升幼儿的空间意识。空间能力涉及在心里将物体移位、旋转或翻转,空间能力也是学习几何概念的基础。 一、图形的核心经验 1.
3
31
4
芝麻和HELEN
15岁
日志
读书笔记1:《古今
数学
思想》
到能否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
数学
。诚然现在孩子要解决的
数学
问题是如何灵活运用知识,突破一道道难题,但这本书能带给我们的是站在整个理科领域的高度去理解目前所学的知识,计划选取本书的部分章节作为一份孩子的课外拓展
读物
。这是我觉得本书最有实用价值的部分。
11
18
5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