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生网
带孩子读书学英语的地方
下载App
公众号
登录
注册
首页
阅读打卡
英语启蒙
精华专题
写日志
回到顶部
记笔记
浏览199.5万 · 日志88 · 想法31 · 问答2
写日志
日志
88
想法
31
问答
2
热门
最新
同龄人
福星妈妈
14岁
日志
乐学地理,勤做
笔记
——我们家的地理启蒙之路
马小跳环球旅行记系列读完,可以装订
笔记
了。 不难看出,启蒙地理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儿子的
记笔记
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淡的墨水也胜于最强的记忆。当学习者在做
笔记
的时候,大脑其实也在一直跟着思考。而且由于
记笔记
的速度比单纯的学习知识点慢,所以大脑思考的时间就会长,方便学习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学习内容。
记笔记
283
1865
95
fishy费事儿
9岁
11岁
日志
平说语文
笔记
最近听了平说语文,感觉对应试语文学习还是很有帮助的。一边听一边做了
笔记
备忘。除了后面考前复习部分还没有听。平哥说的很多其实都是学校老师反复强调过的要求,所以学语文最重要的是听老师的话啊! 转载什么的就不要了吧,我只是把我觉得有用的记下来,不一定全,细节还是要自己听的。大家看看就好。 学好语文第一步
255
1923
36
忆乐时光
12岁
日志
【汇总贴】原版英文书的精读
笔记
(含分级、桥梁书、初章书等)更新版
01牛津阅读树 ORT 牛津阅读树从1-9级别,是分级必刷的经典书目,适合反复赏读。在备课学习的过程中,会忍不住想了解更多背景知识,孩子也听得颇有兴趣。以下仅为部分书目的精读
笔记
,供参考。 分级 | 牛津阅读树DD5-1 《Highland Games》延伸学习 分级 | 牛津阅读树DD5-5
117
920
19
芝麻和HELEN
15岁
日志
五类读书
笔记
助力阅读后的内化
现在孩子做读书
笔记
的形式真是越来越有趣了。这些好玩的形式,让孩子不再面对读后感的枯燥与压力,让他们的思想从固定格式中解放出来,用更积极的方式参与到读书活动中。 想要孩子告别读书
笔记
的前世——那些干瘪的读后感——而迈入活泼、开放的今生吗?今天,就随我一起来看看,怎么办。 我把常用的读书
笔记
形式大致
115
772
36
高原朵拉
日志
《Who was》精读or读书
笔记
前些日子朵拉读了5本《Who was》,本想读更多本的,为了调查取样的多样性,无奈学校的事情太多,只得草草收尾。好在朵拉按照我的要求,认真记录了每一本书,在此粘贴,供花友们参考。 选择《Who was》系列做精读,原因有三:1,词汇难度对朵拉来说不算高,看起来无压力; 2,传记写作有一定规律可循
101
667
36
Renata
13岁
日志
Wonders研究
笔记
寒假准备让豚豚开始上Wonders, 这两天又抓紧时间看了下教参。有人说,你女儿都读初章了,GK是不是太简单了。 研究下来发现,GK的语言知识方面是很简单,所以字母,高频词,Phonics这些我都会略过。但是它的听力理解,阅读和写作方面,真不是零基础的孩子能够学的,而这些恰恰是我觉得最有价值的部分
76
647
55
浣溪
10岁
15岁
日志
【Lapbook】精读
笔记
--XXXL号的人物传记折叠书
从泛读到精读--做一本XXXL号的人物传记折叠书 这是小T的机构作业,而且他提出了额外的需求,想做成Lapbook。 于是破天荒地,我们第一次携手完成了一本King Size的Lapbook,半开的大纸(8张A3的尺寸)做成的折叠书,过程和结果都极为过瘾! 小T很喜欢看人物传记,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
144
542
82
微笑读书
11岁
日志
寒假如何弯道超车-平哥讲座
笔记
附上平哥的书单 整理的平哥讲座
笔记
: 孩子接受同样的学校教育,每天都有很多作业,每周上大同小异的培训班,相互之间是没有差异的。当培训班把孩子们的时间全部挤满以后,日常的时间安排当中,你们家孩子每天有多少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是他可以去安排,或者你可以帮他去安排。他不用去上课,不用去参加外面的学校规定的
55
676
17
My little Samuel
13岁
日志
幼儿园小朋友的读书
笔记
就可以,是个不错的教辅工具。虽然书是英文的,不过我现在都用来记中文书,小孩中文比较强势,英文慢慢来吧。 图表有50张,第一部分是阅读记录,然后是单词扩充,后面是各种阅读
笔记
。 Reading Log 阅读记录的模板有好几种,前面说明了可以让孩子自选一种最喜欢的,复印就可以,给小孩子用的话,最后再涂个颜色
128
574
45
小石榴麻麻
14岁
日志
原版阅读时这样做
笔记
,有效提高阅读理解力
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不少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觉:读的时候感觉自己收获不少,合上书又什么都忘了。 如何才能做到有效阅读,让自己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有扎实的收获?最好的办法就是做阅读
笔记
。我在wikiHow发现了一种专门针对原版章节书阅读的
记笔记
方法,对提高阅读能力非常有效,下面介绍给大家。 01 分成5部分
76
578
9
曼陀仙子
10岁
16岁
日志
天天的阅读成长
笔记
——我和1岁半儿子亲子共读的体会
在这方面有了一些自己的个人体会,同时也感念时光过得很快,孩子转眼会长大,而记录下他们的阅读成长,同步也是在记录他们的童年,于是决定从儿子这里补上,为儿子做一份亲子阅读的
笔记
。 这点上,我承认也是受了粲然的《骑鲸之旅》的影响,觉得这种记录是一种非常有爱又有意义的独特体验。好吧,我将根据儿子具体的
146
454
60
忆乐时光
12岁
日志
章节书《Magic Tree House》备课
笔记
汇总贴 -忆乐时光的学习
笔记
在娃启动《神奇树屋》的阅读之旅之前,我先进行了备课学习,主要任务是: --将第一季28本书都翻看了一遍; --查阅生词的释义; --准备每章节的阅读理解讨论题目; --略学一点背景知识; --找了些Activity或作业纸配合着玩。 以下是我的备课
笔记
,每篇都涵盖了以上的几方面内容。分享出来,希望
85
533
26
月影婆娑
15岁
日志
暑假作业——《海底两万里》读书
笔记
前两天,小朋友专门拿出一天时间来完成他的暑假作业——《海底两万里》的读书
笔记
,发到花生里,记录一下! 《海底两万里》读书
笔记
记得我是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开始接触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我读的第一部他的作品应该是《从地球到月球》,是和妈妈一起亲子共读的。当时我就被那奇妙的旅程、精彩的情节给深深地
93
453
43
马小可
13岁
日志
我们读完《三国演义》啦
诸葛亮舌战群儒 不一一列举了,他的学渣
笔记
还有很多,我没事就爱翻开看看,且不论
笔记
记得如何,
记笔记
过程中的思考就值得我点赞了。 最后,还是想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历史是有局限性的,娃也是在不断成长的,他每个阶段读书的收获肯定也是不一样的,然而,正是他一次次不一样的理解和收获塑造了他的世界观,如果没有现在
111
411
27
毛儿妈笔记
11岁
日志
2-6岁的英语习得亲历总结(毛小毛私家阅读
笔记
四)
”的好处是什么,大概就是: 1. 娃小时候,有大把时间随便“造”; 2. “无痛”养成学习习惯,以后老母亲能省点心,血压不飙升吧。 全文完 不管你是小童妈,还是大童妈,都可以从文中提到的步骤,方法,工具和选书里获得灵感。 更多英语习得的细节,请关注后续“毛小毛阅读
笔记
”哦!
61
412
25
花生君
9岁
日志
Listening and Notetaking Skills, Fourth Edition《听力和做
笔记
技能训练》第四版
帮我们抓住要点,理清细节。 比如,托福考试中听力每篇文章的长度都在600词以上,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显然不现实;没有
笔记
,孩子只能记住每篇材料的大致意思,但可能会记混一些重要细节,因此这里面就很讲究
记笔记
的技巧,而这本书就会教孩子这些技巧! 1、学习40项Notetaking Skills,教会孩子
29
438
11
穿山甲
17岁
日志
初中数学讲座
笔记
,应该怎么去保证自己的学习时间。这些都应该去训练,让孩子自己学会安排,做较优的选择,给他一些安排时间规划的建议。 6.
记笔记
的习惯。某优秀学生的,不仅平时做题书写工整和清晰,而且在习惯上,平常课上做练习随时去记。并不是记老师黑板上写的步骤,而是老师敲黑板的东西,比较重要的内容,或者这个题的技巧、思路
66
384
23
小可猫可咪
14岁
日志
康奈尔
笔记
法
template”,下载现成
笔记
模板即可。 A.区 记录学习内容 B.区 列关键词 C.区 提炼知识要点 第二步:记录
笔记
为了便于查找内容和索引,一般要在右上角写上当日
笔记
的标题和日期,在A区写下你愿意记录的内容,
记笔记
可以让你保持聚精会神,培养专注力。人脑对图像的记忆远远比文字有效的多,画个
45
381
25
mzhangad
12岁
15岁
日志
用bubble map做《夏洛的网》精读
笔记
——朋友与生命
不知不觉的,暑假已经过了近半,我家小书虫放假以来基本都在玩,被我逼着做的暑假计划被小花生的活动选中,小花生竟然还奖了一本书,好开心。 对照这份计划,暑假的重头戏旅游、运动和阅读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作业方面有些滞后,但我没太给小书虫太大压力,吃饭和睡觉之外的其他时间由他自己分配,我的任务只是帮他理清
71
304
42
A💝彭雅娟JOSIE
13岁
日志
转…高考学霸语文146分日常
笔记
学习啦 !!仰慕啊
老师在评讲试卷的时候针对某一道特定的题目总结出的对于一类题目的方法,不需要你额外画太多时间, 上课认真听讲
记笔记
!!! 这看起来也很像干货,但是并不是很系统,比较零散,因为是从每一张卷子上面来的,没有细细地像教辅一样分类。这个应该是习惯问题,我觉得这两种各有利弊吧。 2.文言实词的积累开始了 我们
37
368
5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