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11 · 图片1
作为大学应用数学系的老师,分享一下我的拙见。可惜学艺不精,水平只够教本科生,也站不到科研最前端,如有纰漏还请大拿们指正。

先夸一下:这张卷子的逻辑,更接近真正的数学。

大部分数学研究(尤其是应用数学),不是证明“1+1=2”,而是把现实问题转换成数学表达,解决问题,再把解决方法应用回生活。而完成整个流程,很大一部分比重是在阅读:了解问题的具体set up,了解前人已经做过的尝试,了解相似问题的解决方法…做研究,读paper的时间比真正干活时间长,是再常见不过的情况了。而一般学生卡住了,老师第一句话一般都是“XXX的paper你读懂了吗?再去看一遍”,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这张卷子,有点像是展现数学研究的尝试。我个人认为算比较有水平的。但是!这种卷子不适合作为期末试卷要求孩子掌握,更不应该成为考试的选拔标准。

第一,没必要
不是所有孩子都会成为科研工作者。“理解问题并数字化”的能力,虽有益,但并不是人均必备技能,在非科研领域实用性并不强。有相同的时间精力,孩子可以做其他对自己收益更高的事情,比如拓展优势学科和兴趣,或是社会化情商的培养。

第二,不公平
对阅读能力弱的孩子不公平。已经有语文这个科目来评估阅读能力了,把数学也变成阅读评估显然是重复且多余的。

对数学好的孩子不公平。这样出题降低了最后几道大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另外,读题造成的时间紧张,也造成孩子在数学方面的思考时间大大减少。


对资源匮乏的孩子不公平。这类题目,如果孩子对类似题材有过涉猎,相对是比较“作弊”的。他们不需要真正读懂题目,只要凭借自己的“常识”就能算。但生活在经济匮乏,视野匮乏,或者信息资源匮乏环境里的孩子,他们是有天然劣势的。这种不公平性,我个人认为国家层面上是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简单总结就是,此类练习很好,但此类练习作为考试问题很大。至于很多公众号说的,这次考试是改革的“风向标”,我觉得就有点臆断了。

退一步说吧,万一未来真向这方面改革了,我的建议是:
1. 多阅读非虚构类书籍与杂志
这个能力其实和总阅读量没太大关系,我的学生中不乏有热爱文学和阅读,但读paper吃力的孩子。对这类孩子我一般的建议都是:无聊时去看看CNS(三大顶刊),再想放松去看看国家地理。科学阅读能力,要靠读科学文章去补。

2. 限时的阅读理解训练
除了读“准”,读“快”在这种考试尤为重要。阅读时间短了,留给数学的时间就越多。

3. 多看多读新闻
新闻题目是最不容易“撞题”的,而且即时的新闻信息,可以减弱由于经济水平不同造成的积累差距(毕竟刚发生的事,即使有资源也没法积累很多)。站在出题老师的角度,这种题是相对公平的,就更有可能出现在试卷上。

以上



回应4 举报
赞40
收藏12
3月前
说得真好!
3月前
数学学得好,某方面来说确实有思维方面的额内容。内容很好,点赞!
3月前
认同你的观点!
2月前
看到关于试卷最客观最理性的评价
发布

推荐阅读

10岁
想法
娃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了这套深圳南山的期末卷 老实讲,一开始看到这张卷,我说惨了,太难了,不禁为孩子们捏把汗。娃昨天回家,我打印出来,问她愿不愿意挑战一下?她说:可以试试。

第一页,基本上,几分钟就做出来了,正确率也可以,我问了问,她基本上知道每道题是考的哪个知识点。比如第一道题四万万,其实是第一章“大数的认识”,这个她已经很熟悉了。第三题怎么植树,也是考察的两点构成直线。其他几道题虽然没有直接知识点,但是基本上也不算难题,只是阅读起来有点意思。娃是喜欢这种题,觉得比平常做的有意思。

第二页乘法分配率这种,属于超纲题...
11 2 3
8岁
10岁
想法
孩子们在新课标下到底怎么学? 我觉得南山区的期末试卷已经非常明确了教育走向多元化和跨学科的趋势!以后孩子要还是靠着刷题的老模式来学习,只会越来越难了!

自从新课程标准颁布,咱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命题方向和重点变化可不小。义务教育阶段就是想让学生慢慢学会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现实世界,去思考问题。

面对这新的课改,咱们家长就得做足准备支持孩子,这样才能帮他们迎接今后的挑战。

首先,要重视数学思维的培养。
别光盯着题海战术了,数学可不只是记公式和解题技巧,关键得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多鼓励孩子做些思维...
匿名花友
想法
这次考试考察了学生快速阅读理解的能力,揭示了教学实践与考试思路脱节的现实,体现了大语文的重要性,让“得语文者得天下”不再是一句空话。
建议出题者继续在学科融合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大胆实践,争取一张卷考完小学所有学科,开创双减新方向,让小学期末考试半天结束。
10岁
想法
其实这样的数学题,真的不能算难,只是改变了学习的思路。考察不再直白地寻求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学会自己寻找答案
但是数学学习还是需要夯实基础知识:
理解概念:确保孩子对数学概念有清晰的理解,特别是四年级的基本运算、分数、几何等内容。
多做练习:通过做练习题来巩固知识,建议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难度。培养数学思维:
逻辑推理:鼓励孩子在解决问题时进行逻辑推理,帮助他们理解问题的本质。
应用实际: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引导孩子理解数学,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折扣等。
12岁
想法
这个试卷火了,怎么火的?真的是因为太难火的?不一定。大部分可能家长炒火的。
常常听到家长说一看这试卷好难,有时候这位家长其实并不辅导孩子课业,现在校内是什么难度,他根本不晓得。自己可能学业水平也不高,于是就说这试卷太难了。每年试卷这波家长都说难。碰巧这回试卷长文字多,学校又延时,又强化了这个心理。
基础还是那句话,阅读特别特别重要。买一堆教辅不如买几本非技能性的书。教辅教你这样答那样答,基本的理解能力不建立起来,阅读速度不提上来,知道这么答也没时间组织语言。
保持客观,保持理...
匿名花友
想法
我只能庆幸离开小学很多年 我只能庆幸离开小学很多年,我庆幸的是离开高考很多年,数学到底能给我带来什么,不知道有没有数学真的到了高中只会写解的,估计现在小学都不能及格。没这个数学脑子影响到我生活了吗,没有,我知道直线距离线段最短,打车是直线吗,买个菜去菜场是直线吗?

我用的最多的就是加法,减法,乘除都没有出现过几次。但是现在的卷子呢,是知道加法减法 乘除就解决问题了?
并没有,必须各种大量阅读理解,还是有逻辑结构,有思维的理解,会学习并且解决实际问题,
好想知道全国语文老师做数学题,能满分吗?
语文...
12岁
想法
实际家长的问题 娃考完试,我家从不问娃成绩,也从不管试卷,因不管你问成绩,还是看试卷,都改变不了考试结果:成绩就那儿。
这份试卷看了下,感觉还行,把学生该掌握的知识点生活化,但又不超纲,让许多靠刷题与靠培训考试术出来的学生不适应而已。许多题,实际孩子幼儿时玩游戏就用到了。以前在公园闲逛,一块草地上有许多间隔放着的长石条(防践踏草地),就和孩子玩一块一步,二块一步,三块一步的游戏,加、减、乘、除及余数、奇偶都有了。
这份试卷,实际对孩子的思维转变能力要求稍高,但以小花生里孩子们百万字(不记得是...
10岁
想法
这个题目怎样出?我觉得这几年都不算稀奇,还能延长20分钟,这个有点儿太不严肃了吧?要说将来高考也会这样吗?延长20分钟对普娃来说特别友好,对学霸来说可能就有点多余了。对学渣来说毫无作用,但是对高考的公平性有没有影响呢?所以估计在高考的时候是不会延长的,那既然高考不会延长,小学延长的意义在哪里呢?
匿名花友
想法
网上看了公众号几篇文章,大号一边倒地骂,我瞄了一小眼,不由地回忆起自己家的情况。感觉我读书时,在根号内没有乱七八糟的数字,现在搞这些干什么呢,我一度还觉得自己初中数学还行,现在孩子看我的水平就是傻~时代卷成什么样了?
刚看一个脱口秀,说不希望科技发展了😀太快了,老了,赶不上了
匿名花友
想法
我们也遇到临时增加20分钟的情况。但是讲真,如果一套卷子整体增加1个梯度的难度系数,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大概率多给20分钟也不够用。没有思路和做的慢要区分,尤其是高年级,书写速度不再是问题。但是思路清晰的孩子,或题型见得多常练难题的孩子,也会做的快又好。
红豆大红豆
红豆大红豆
2020
作者热门分享
关于学龄前数学练习册的一点拙见  赞34 · 收藏141 · 评论4
育儿路上交过哪些智商税  赞40 · 收藏67 · 评论5
关于学龄前数学启蒙教具的看法  赞25 · 收藏77 · 评论3
“开口”究竟是什么标准呢?  赞27 · 收藏66 · 评论3
分情况  赞30 · 收藏41 · 评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