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升入初三后,越来越感觉到学好数学的四个关键点。
一是基础知识。
掌握好基础知识,就能拿到80%的分数,有3个途径:
1.基础内容学习。
途径主要是上课认真听讲,老师对数学课本的讲解和分析,这是基础中的基础。课堂效率低基本上就是不会听课、没有重点,不跟着老师思路走。
2.教材自我回顾。
途径主要是预习、复习。预习是为了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听课效率,反哺第一步。复习是为了巩固、强化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所有的公式、定理,只是一个结果,结果背后更重要的是过程(划重点,强调100遍),你要熟练掌握、推导公式,知道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它的前世今生,你才能熟练应用、解决问题,才能构筑数学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
3.教材例题课后题。
教材上的例题是“母题”,是“源头”,是“原型”,一定要高度重视。中高考所有的题目,解题中的每一步,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和例子,都是母题的变形和综合。以不变应万变,把例题和课后题吃透,它的来龙去脉、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都要反复琢磨。
二是题型训练。
理科学习,当然离不开题型训练。学校老师的讲课内容,绝大部分是侧重对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就是要保证绝大部分同学听得懂、学得会、跟得上,在题型的归纳、总结、训练方面是不够的。所以,娃在课外的数学学习,基本上是放在了题型的总结归纳和训练上。要想脱颖而出,这步必不可少(前提是基础知识扎实)。
1.作业题型总结。
每天老师留的作业、同步教辅上的作业,都可以进行题型总结归纳,主要总结的基础题。
2.基础母题吃透。
课本上的例题和课后题要吃透。一些教辅书会有题型总结,比如几何模型、函数模型等等。
3.适量刷题训练。
刷题,表面上看刷的不是题,本质上刷的是思维、是方法、是能力、是熟练度。例题必刷、错题必刷、真题必刷。
三是课后总结。
理科的课后总结,主要是错题的总结整理。不要手抄错题,太浪费时间,打印错题贴到本子上,或是直接剪下来,贴到本子上。错题本要买活页本,方便日后按照题目类型进行总结归纳。错题要进行定期复习和总结归纳,没有这两步,就是白做。
四是考试训练
考试,是你在单位时间内做题速度和准确率的综合,也就是要又快又好。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要把每一次作业都当成考试,从思想上重视,认真对待,一定要计时作业、计时做题。专题训练+套卷训练。
以上,物理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