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 Y
2014
发布于 2023-12-22

控制比例,转换侧重点

刻意引导,逐渐过渡到纯文本阅读;优秀绘本少量购买,着重感知图文对照的意义,为后续的阅读和写作做铺垫。
回应 举报
收藏

推荐阅读

11岁
想法
经典的获奖绘本我还是会买的,一般的绘本多数是图书馆借阅的。我买的原版绘本较多,个人最喜欢的是Anna Ellenas的全系列绘本。作为心理治疗师,她的作品非常具有“治愈感”。对应的中文版国内都有卖,特别是“情绪小怪兽”和“我心里有个洞”。
9岁
想法
幼儿园中班之后就逐渐降低了绘本购入率,到今天为止,得有小四年没买过绘本了。那段时期的绘本主力军都来自借阅,记录显示借过一千多本。

幼升小暑假读了《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之后就基本告别了绘本。不过上小学后有绘本课,偶尔会翻一下。
10岁
想法
我们家现在三年级,幼儿园的时候买过一部分绘本,更多是借阅看绘本。从大班可以自主阅读后,绘本也会看,但是会找字数多一些,内容更复杂一点的绘本。随着孩子的认知,慢慢会觉得简单的绘本太幼稚,自己不愿意看了。
一年级借了一些桥梁书,不排斥纯文字的书。现在喜欢看神奇点心店系列,哈利波特全套,侦探系列等等。现在买书少了很多,不过碰到喜欢的名著之类的书也会买来。还有杂志和报纸也会根据年龄阶段和兴趣进行购买。
5岁
10岁
想法
小学后有阶段特别喜欢看国际获奖读物,尤其喜欢看金奖。喜欢看口水书笑猫系列。喜欢漫画《大中华寻宝记》。喜欢地理《老鼠记者》。喜欢探案《福尔摩斯》。喜欢罗尔德·达尔的作品…
5岁
6岁
想法
刻意减少购买 今年大班,现在已经在控制买书量了(急刹车好难哈哈哈),明年估计能够控制下来,是刻意的。
一是家里囤货确实多,打算先消化掉再说,其中最主要的两块:一部分是全新未看,一部分是隔段时间还值得拿出来再看的书;二是娃大了,阅读方面自主性越来越强,不再似低幼的时候,老母亲安排什么就“乐意”看什么了;三是老母亲想留时间给自己充充电,免得一心扑在孩子身上。
匿名花友
想法
大班开始好像就很少买绘本了,到了小学中文书籍都买的很少了,图书馆借阅,简直不要太香。大班开始好像就很少买绘本了,到了小学中文书籍都买的很少了,图书馆借阅,简直不要太香。大班开始好像就很少买绘本了,到了小学中文书籍都买的很少了,图书馆借阅,简直不要太香。
匿名花友
想法
绘本无关年龄大小,只要孩子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呢!你觉得阅读的意义在于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学知识,那也许绘本不合适,但是如果只是希望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喜欢阅读这件事情,就没什么不可以的。大人有时候看绘本,也会觉得有趣,就像大人也会看漫画一样。
喜欢的就买 有的时候绘本买来也不全是为了孩子,我自己喜欢的绘本很多,买来给自己看。我特别爱克里斯·范·奥尔斯伯格、陈志勇、大卫·威斯纳的作品。他们的绘本可不是只给孩子看,我觉得孩子是看不懂这些书的。没有一定的阅历陈志勇的文字和图画就是一头雾水。
10岁
想法
差不多幼儿园的时候就不买了,因为绘本并不像小时候以为的那么好。大部分绘本实际上的用处都不大。我觉得很多绘本儿吧,其实买之前也不知道内容到底是怎么样的。只是宣传书挺好的,所以就买了,实际上真的都没有说的那么好。所以很久都不会买了
6岁
10岁
想法
基本没有了,都是去图书馆借书来看,碰到实在是喜欢的,才会买下来,一是家里书多实在是搁不下,而且还有不少没看过,还有没开封的,二是各个娃兴趣爱好不同,看人家说的好看,买回来娃不喜欢,只能无奈在家吃灰,所以,基本是不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