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
回头看
我家的学科类培训真算很省钱了
目前看
老大:初中数学第一轮第二轮7上
物理7年级8上半学期
老二:英语听说读拉到桥梁
现在遇见瓶颈了
果断送机构
在缴费的那一瞬间
老母亲明显觉得压力减小了
的确
我不是专业的
让我做规划选机构
泛读书和课后作业
我都能够
但是
新知识 成体系别找我
能力不够
下周全面开课了
我需要的也就是
搜集资料和明确方向
初中已定
经历了一学期的疯跑疯玩
我是对高铁飞机表示累了
暑假也出门玩
也就两三趟而已
做好最后的衔接是暑假工作
送机构不是扔机构
大把的银子不白花
我需要配合做什么
机构提前学️适用数学物理
1. 搞懂教材分布。比如整式加减法在7上期中;
因式分解在哪个学期,至今我没找到,似乎是7下
2. 配合专题刷本市名校期中期末真题。对应刷,两天一套,每次40分钟左右。目前刚做一套90以上。7年级还不难。
3. 机构例题有价值,但作业太简单。没有足够的练习和没学一样。每周数学补充新思维5-10题拔高。
4.机构配辅导老师,课后补充的题目使劲问,课内作业是最低标准,例题有时间要重做,课后补充练也等于有了辅导老师,一对一的钱花不起,网课的钱也别浪费,要把课程和课后服务最大化。
机构夯实基础+作文反复改️
语文也选择了机构,主攻阅读套路+作文反复改
关于作文:公立学校一个老师对一群学生,作文能写就不错了,直男跟机构别指望思想深度,文学素养,遣词造句等各种能力提高,我只要早日把中考必考话题文章改出来背诵默写一个学期大概4篇?一篇改3遍出成品,期中期末快人一步,不求语文涨分,只求不拉总排名。
关于阅读:模板套路不指望直男上课听懂并消化体会了,直接学套路用熟套路,少口水就是胜利。
关于基础:这东西大概就是学语基求个眼熟,做真题求个不陌生。一杆子捅到中考去。目标是语基绝对不扣分。扣分就是没练够。
英语和机构说再见了
三年级考完F就保温了,不求学啥,求中考满分;平日大概除了学校上课就不练了。寒暑假中考高考卷子一天一套的刷。
老二开始拥抱英语体系课
原计划9月送体系课,机缘巧合不等了,放弃自鸡,虽然老师还在坚持我带的很好不用花钱,但是精力有限,送机构吧。关键是和老大的启蒙老师再相遇,之前写过的特别勤奋的老师,全程拉着家长跑那种,比家长还上心太多。从她备孕到怀孕到生娃到如今娃一岁多,真的是年年求老师出山,老师年年拒绝,如今开个小缝,真的是赶紧钻。我甚至没问细节,买它!啥时候到ket程度,啥时候开第几单元不关心,我配合就好。我猜,老师比我着急,当年批评我不拉进度对孩子不负责的老师,我有啥不放心。现在就开始微信当当响,资料发来一堆,还让你有问题喊她,问一答十,还配送各种付费app和学习方法。我只想赶紧喊我缴费,别变卦不收学生了。
一个小插曲
关于名校逻辑
过来人都说学校太素质,但是名校逻辑就是3个指标。清北率,竞赛得奖率,藤校率。所以注定大部分娃都是被淘汰的。普娃不奔清北,至少奔重高。学校不考试搞素质培养全人都是可以的,但大考期中期末总是要选拔的。当然,理科为先。
和娃聊过,我说学校不是负责教的,是负责选拔的。娃不同意,他认为学校是教的,但不负责教会教好,想好就要积极跟老师和追老师。
其实,今年以来娃的状态一直不好,其中有青春期萌芽的原因,也有课业更难了,畏难情绪在里面。我也不懂正确的路是啥,就是放一放,再启程。比如新思维刷到瓶颈了,大哭大闹精神崩溃何必呢。就放下吧。大概刷了一个月小升初卷子,挺稳定的。现在跟着机构二刷,是循序渐进式的,比自己直接上新思维多了过渡的台阶。娃说,新思维难度大于真题和五三,见难题不怕也是一种胜利,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