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
2015 2011
发布于 2023-04-24

让孩子成年又成人

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 
育儿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成年又成人,幼鸟终将要离巣。
所以,除了文化学习,一定要让孩子做家务!做家务!做家务!
家长不能大包大揽,和家人一起分担家务是第一要务。
参考扎克伯格家俩娃从小练习家务能力。
值得我们学习。
提到的图书
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
321人有 · 62人读过 · 书评2
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 )Julie Lythcott-Haims) 著;彭小华 译 / 四川人民出版社
回应4 举报
赞3
收藏
2年前
记得北京有一个专家,育儿就两条,第一
2年前
第一条是爬山,每周末爬山
2年前
第二条就是家务。孩子叽歪就让他做家务
2年前
孩子不睡觉就让他拖地!
发布

推荐阅读

16岁
17岁
想法
心理疾病和鸡娃的关系 心理疾病和鸡娃的关系?按照我们学校心理老师开的几堂讲座来说,鸡娃和心理疾病是,没有关系的。
有过激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小朋友,大部分是因为亲子关系出了问题,而不是鸡娃这个本身。
毕竟很多家长啥也不管的,甚至是留守儿童依然有心理问题,这些孩子是什么原因呢?
最关键不是学习(鸡娃)这个动作,而是你的家庭氛围怎么样,你让孩子学习的时候,你采取的手段和行动是什么?
但是不管心理专家怎么说?还是市面上的心灵鸡汤怎么讲?要想让猪长的快,又想让猪吃的少,不可能。。
12岁
想法
可以用用质量高一些,有趣的国际教育资源 英语启蒙,可以用国际知名的口碑比较好的软件,比如Lexia,kissabc, raz plus, tynker, ixl, reading eggs, teach your monster,myon, epic这些都是美国学校和家庭常用的自主学习软件,孩子爱学,不费爹妈,还效果好。

我是国际爱学习社区创始人大学季老师,以上回答来自于我们免费社群的经验,仅供参考哈,我的专栏会有更多国际教育资源,有更多有进一步问题,欢迎交流,保证有问必答。
匿名花友
想法
保持同理心和共情力

区别于春夏的青绿,秋色的食物往往饱腹而治愈,它们带着被宇宙咬碎的晕黄,决计在冷冽的冬天来临前,收拾掉感叹的悲伤。区别于春夏的青绿,秋色的食物往往饱腹而治愈,它们带着被宇宙咬碎的晕黄,决计在冷冽的冬天来临前,收拾掉感叹的悲伤。
11岁
想法
我是来推荐一本书,《家庭的觉醒》
当自己内核不稳定,不建议拼命鸡娃
日子很长,生命的重点不是如何提前学小学那点东西
6岁
想法
产后抑郁重在自我恢复,也就是说找到自我价值,寻找自我,鸡娃短期看似找到目标有效,但是并不利于个人心理健康恢复。把自己和孩子区分清非常重要。因为鸡娃很容易变成控制型家长,度不好把握。我个人认为佛系鸡娃比可能更好,也就是说有各大模块的启蒙,大方向的目标,至于计划什么的,差不多得了,最好的就是娃自己主动学,而不是家长去催去说服。可以参考亲子共读坚持下来的方法,把学习变成一种亲子陪伴的方式,游戏的方式。以上为过来人经验,我自己受严重疾病(产后抑郁只是我共病之一)影响,娃3岁前只坚持了...
13岁
想法
鸡娃也可以是亲子游戏,不然俩人整天干嘛,对坐?大眼瞪小眼?😂
亲子阅读,读中文读英文,亲子听国学,听英文儿歌,这些不就愉快的把中英文搞起来了?
一边玩玩具,玩积木,一边数,玩各种各样的数数游戏,数学不就启蒙起来了?
谁说鸡娃上来就是刷题刷书的?
不同年龄不同策略,开始就刷题刷书的是大娃,错过启蒙年龄没办法!
大好启蒙时光,好好珍惜吧!
只要孩子喜欢玩,玩什么不是玩,玩什么都开心高兴!😂
话说我们错过数学启蒙,听信学前零基础,妥妥的害了孩子,如今这么大了,数学还在费力追赶,...
7岁
8岁
想法
鸡娃就是鸡娃,哪来的合理啊?只要鸡了,就还存在合理可言。我们想要的是让孩子自己有动力去学习,有内驱力,即快乐的学习。因为学习给他带来成就感,让他心里有肌力量往前冲。而也正因如此,他学得越来越轻松。
而鸡娃,是家长带着孩子往前走,他慢下来就往前推几步。这样家长累,孩子累,或许暂时看到一点成绩,觉得确实是鸡娃有了成效,但长久来说,还真是不可取的。
5岁
想法
我希望我的孩子健康快乐善良有同理心,也时常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的想法,提醒自己不要过多的把我希望的带给孩子,努力挖掘孩子擅长的东西加以引导,不太擅长又必须掌握的领域,尽量增加趣味性和她引起共鸣。先学会做一个体魄精神健康的人而后才是成才。
10岁
想法
早期就是不要过早的接触学科类知识啊,可以通过玩游戏,听儿歌,唱唱跳跳等方式,可以从英语开始,多听听多唱唱多跳跳,还可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宝妈全职带娃的话,最主要是你自己的情绪,放松要求,放低要求,自己心情好才能更好地鸡娃。
5岁
想法
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我家属于佛系启蒙,即使佛系,有时候还是焦虑。如果真的要开始鸡娃,势必面临更多压力和迷惘,此时自己的情绪稳定就很重要。

娃的心理问题来源不是鸡娃,而是鸡娃过程中被不恰当目标要求破坏掉的亲子关系。所以,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情绪稳定,娃有一个稳定的亲子关系,才能健康成长。
舍得~
舍得~
2015
2011
作者热门分享
一位普通麻麻的自我修炼  赞311 · 收藏731 · 评论154
蜗牛出门:我们的一年级  赞92 · 收藏443 · 评论50
聊聊数学启蒙及自🐔奥数  赞35 · 收藏385 · 评论27
阅读vs.成绩  赞59 · 收藏266 · 评论32
刻意练习  赞32 · 收藏162 · 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