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久了,各种各种的人和理论也就见多了——
有的妈妈永远在焦虑地求助,但是不行动;
有的妈妈痴迷买绘本,家里堆几万块的绘本,把细节走到极致,就变成了主次不分;
有的妈妈暗搓搓的打压炫耀——因为她有钱,因为她有国外亲戚,因为她娃读了双语幼儿园,因为她国外留学,因为她是大学老师,因为她是拆迁户有几套房,所以你和孩子怎么可能超过她家呢?可是这是学习的逻辑和本质吗?一个人如果分不清相关和因果,也没把《论语》里的道理想一想,要用一些不是本质的事情去帮自己树立信心,我很替她孩子高中思维习惯、思考能力和心态担心。
还有的人痴迷盖兆泉、raz,不多看几本二语习得的书,也不明白尽信书不如无书,更不观察自己孩子因材施教,教条主义且迷信。
也有的人完全不信规则,鸡娃不惊世骇俗就心慌,五岁就读《奥德赛》几岁又把奥数得了什么奖……看多了麻木了。
其中天才有,不能比;
伪天才更多,坑娃来满足当爹妈的虚荣心。
所以,自己家该干嘛就干嘛,能干嘛就干嘛,管好自己,干就完事。
每天坚持大量可理解输入两小时以上,英语怎么可能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