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6-28

成语启蒙

1.讲成语故事
2.玩成语接龙游戏
3.看图猜成语。
现在上学以后就跟着书本学了。
回应 举报
赞1
收藏

推荐阅读

9岁
想法
我儿子也需要学成语。已经影响他考试成绩了。其他人都说了很多的方法。我想说一个另外的方法。我想时候看动画片熊猫博士的成语动画片。我通过这个认识了很多成语。因为很多成语都是有典故的。所以你也可以给他看动画片。有一个央视做的,365成语故事挺好的。一集就2-3分钟。因为很多成语书说的都是春秋战国的背景,看书不如看动画片容易懂。
5 10 2
9岁
14岁
想法
多重途径 六岁左右刚识字的时候,买过一套米小圈成语,娃很喜欢,因为故事逗乐
后来,给娃听钱儿爸APP的成语故事,她自己也会反复听,
在给娃讲完《写给儿童的成语故事》和《最美最美中国童话》之后,给娃读了《写给儿童的成语故事》
并且我把十本书上的成语按照发生的年代顺序重新排序,按照历史顺序讲成语,相当于把历史又撸了一遍
10岁
想法
看书之后多多练习起来,玩成语卡片,成语接龙游戏。
推荐一下我家买过的成语书:
1.成语故事第一辑、成语故事第二辑成语故事第一辑(全20册) 成语故事第二辑(全20册)
2.成语接龙成语接龙(套装上下册)
3.成语笑话(6册)成语笑话1
4.一读就会用的分类成语故事一读就会用的分类成语故事(全10册)
5.中国老故事 成语故事亲近母语 中国老故事 成语故事(套装1-6卷)

2 4 1
2岁
10岁
想法
成语接龙游戏 单位跳蚤市场偶然买到一盒卡片,是成语接龙游戏,里面大概一百多个成语,跟娃一起玩,娃很感兴趣。平时坐车,散步的时候娃也总提出要玩词语接龙或成语接龙的游戏,感觉还挺有进步的。但我觉得前提是娃读了很多书后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成语,或者说出来成语基本能猜出来什么意思,不知道的父母一解释就明白了。
有时候全家人一起坐车,娃就爱拉着爷爷奶奶也一起玩,有时候大人聊天不配合她,最后变成了独角戏😂😂
13岁
想法
成语看几本成语故事书打底就够了。其他的在日常阅读中慢慢积累。语言的积累是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之内完成的。语文不是数学,不适合模块化学习。
10岁
14岁
想法
关于成语
据说王勃写《滕王阁序》,七百多字,里面有40个成语。
有些寓言故事,本身是成语,比如自相矛盾,拔苗助长。
有些诗词,里面也有一些成语,比如心有灵犀,万紫千红。
对孩子的文字启蒙,语言启蒙,可以从单纯的字开始,也可以从中国的寓言故事开始。
庄子寓言故事,讲猴子的故事,朝三暮四,讲混沌的故事,混沌之死,讲夏虫语冰,虽然这些故事不一定都有成语,但是是传统文化可以拿来打底的内容。
都很适合一二年级的孩子。
10岁
想法
不要这么纠结,而且对于马上要上小学的孩子,成语并不是最关键的。现在双减了,一年级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基本上用不上。现在要补的一个是大量阅读,阅读无论怎么做都不算多,再就是古文,古诗的积累。还有书写习惯也是要靠一年级培养的
14岁
想法
历史故事就是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需要专门启蒙吗?很多成语故事来自历史典故,可以先给孩子听历史故事,或者成语故事,大概了解来历和含义。不需要多在意成语,以后多看历史书,看各种文学作品书,耳濡目染,时间久了,就能理解和活学活用。
2岁
8岁
想法
成语主要靠日常积累 我家最早正式接触成语是在小鸡叫叫app里。但里面涉及的成语还是比较少的,算是启蒙。更多的成语积累主要是日常积累,比如给她讲历史时,会涉及很多成语故事,即便她不会即刻活学活用,但再次遇到时也会留有印象;还有一本学校老师推荐的成语故事书,寒假读完又把各个成语写了一遍,多少加深了印象;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在她自己读书或者听我们读书时,成语的多次使用会加深印象,也会让她知道这个成语原来是这样用的,类似于Raz 生单词的重复出现,会无痛认知/使用一样。阅读之所以重要,大概也有这方面潜移默...
我家娃喜欢听“少年得到”的《历史成语故事》,既听了故事、学了成语,还顺便了解了历史。
这个栏目的特点是,按照历史顺序来讲述与历史人物事件相关的成语故事,娃从一年级开始听,现在已经六年级了,还很喜欢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