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量阅读这件事,很多家长纠结的问题,我都曾经有过:
读了很多书,到底读懂没读懂?
读的书到底对不对,有没有营养?
阅读理解和作文成绩能不能实质提高?
我自己是一个大量阅读的推崇者。小学阶段的学习,截止目前,英文因为课内简单,确实阅读理解和写作都是能轻松应对,这个绝对归功于坚持阅读。中文阅读对语文成绩的帮助就没有太明显了,甚至是有些副作用。
- 阅读理解,感受力和理解力还行,但是常常会因为用自己的理解和自有词汇答题,扣分!
- 课内作文改几稿、写很久也不是个案。
- 考试作文因为偏题、跑题、错别字扣个五分八分的也时有发生。
我也曾经想给孩子指定阅读书目,经典名著、小四门启蒙、学校指定、甚至每周定时定量刷点阅读理解题目。
我的这种担忧在有一次和小朋友一起刷B站的时候被治愈了。那天,他要求找一下埃舍尔三角形和克莱因瓶相关的视频看一下,还给我演示了一下什么叫拓扑三角形。老实讲,我并不知道这些是啥。我问他:“你哪里了解到的这些知识啊?”他告诉我“xxx书上啊,还有自然老师有一次上课也讲到了”。
我就忽然有点理解了阅读的意义,似乎不应该只是为了做语文的阅读理解题和写作文得高分。阅读本身就是孩子在学习和认识、思考、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会找到问题的答案,可能还能找到以后会让他有价值感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