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党了,我只能说说自家的情况。
我们后来小学三年级,就几乎停滞了英语,阅读英文书籍越来越少,保温越来越累,老母亲越来越不想投入时间精力鸡,就渐渐地停滞了。
可惜吗?那肯定可惜的。但是也可以说不算可惜。
因为,我们选择不继续鸡,是因为“鸡娃”这个概念,底层逻辑是什么?是喂鸡饲料?让孩子吃饱饱的?养得肥肥的?有可能孩子在吃的过程觉得很痛苦也无所谓吗?当然,普通家庭的孩子确实没有资格叫嚷学习痛苦,而学习也不一定是痛苦的,但是,确实很多家长是没有注重孩子心理健康的。我认为,鸡娃的目的,本身还是希望把吃东西的方法教给孩子,把鸡养成爱吃东西的鸡,保护这只鸡天然的爱吃东西的天性,引导它如何爱上吃东西。甚至,什么都不需要做,吃东西、生存本来就是鸡的本能,只要在鸡发神经变得跑去吃毒药、或者不吃不喝,告诉它这个不能吃,还有不吃东西的后果,家长的作用,在于致力营造一种环境影响力,让鸡成为鸡。
总之,鸡英语的过程,鸡着鸡着,我就觉得自己的精力也不够用了,孩子的人格塑造、性格培养、内驱力、学习力等才是家长更应该关注的。
其实这二者并不冲突,能继续鸡的家长,我双手赞同。但是人生就是这样只有一次,就我们家的情况来说,我精力有限,还有二胎,二胎英文启蒙都几次放弃,至今没有开展。
孩子二年级上学期结束的寒假,我们还在学习wonders G3,还能写出英文练习册G3难度的各种小作文,写得还挺好,老母亲发了好多朋友圈羡煞众人,也开始学习re,还买了ket及pet相关鸡娃全套资料准备大干一场,其实fce也不见得没希望,也就一两年的事,外教课也已上了三年,口语666,虽说不知道说得如何,但是和外教每天聊一小时不在话下,能交流继续养着不怕他没环境。听力听哈利波特是可以看得懂电影的,只不过他不是很喜欢。总之,按理来说以我的能力,不说三年级要过fce,五年级过fce肯定没问题了。
目前,孩子五年级下学期了,感慨万千。今天和群友交流,特写此篇。
很多人说,怎么我转变那么大,以前那么鸡。我说,我从来鸡娃理念就没有变过。还记得有一次,群里有个妈妈不经过我允许发了广告,我很生气,群里说了她,顺道diss说,你在一个幼儿园群体家长群发初中的学习广告?而且,如果孩子已经初中了,还要家长去操心,去寻找各种辅导课,也太失败了,不符合我的鸡娃理念,我也不希望群里的麻麻是这样的鸡娃下场。早早鸡娃,是希望以后能脱手,不需要父母操心。我记得我自己,初中肯定已经能自己主动寻求辅导资料并且自觉学习了。
对方只说,不是每个孩子都这么聪明,做家长的也确实看不得孩子前途被影响,操心是必然的,发广告的动机是万一可以帮助到其它家长呢?也道了歉。
鸡娃,确实各家不一样,没办法改变他人,每个人基于他自己的经历和家庭背景,已经塑造成了那个他,他价值观背后有太深的根基。只能说各鸡各娃,我也并不指望改变任何人。
之于我,我是从来就没觉得鸡娃是致力于研究鸡饲料,以及贯彻喂鸡。
那一年,我热衷于学习各类心理学课程,听了很多心理学的音频课,也付费学习了好几个班(正面管教、学习力、拖延症)。学习的过程,有思想的顿悟,有思想的转变,也有思想的更深刻认识,也有一些觉得很难改变自己的体验,因为想改变自己,我有报了课(鼓励咨询)来改变自己。直到现在,还看很多这方面的书籍。
这里只谈谈学习方面。学习力的课程,最后都会指向一点,就是榜样和环境的力量。
当年鸡娃的时候,我自己也想考个雅思看看,当时剑桥已经取消,很多家长安排娃考小托福,于是我也萌生了,我先去考的想法,以后可以鸡娃也考。我发现,想通过雅思,也就奋战三个月就能搞定。其实只要主观能动性强,这种科目还不是特别难的。所以我就花时间去研究孩子的其它品质方面的教育去了,就是心理学,学习力等。再然后发现学习力最重要的是家长的带动,所以就鸡自己了。
昨天他问我今天能不能早点回家,我说我有兴趣班。我可不像你们,我是很爱兴趣班的,你们不想上给我上。
今晚让他俩吃外卖,我去上课。而且我现在他爸要是有空就他爸带孩子我就去图书馆看书备考,他们都知道妈妈要学习。然后他爸没空我就去带孩子,就会抱怨说,你看我不得学习了,挨带你们[捂脸]潜移默化之下他们不会认为学习是一种家长和学校的要求。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他们还是比较喜欢玩,但是我看得到他们的进步,比同龄人肯定自觉很多,虽然成绩暂时还不是最好的,但是我也知道,想赶上去并不难,我随时可以出手鸡。但是底层的学习力才是最难得的。
比如阅读的课,我从不催他。他经常一个暑假都没学习,我会偶尔提起,你都不学。他现在会说,妈妈我今天没有作业,我要不要看洪老师(阅读课)。我说那借手机给你看。然后还要催他,赶紧还我,我也要用手机上课。他就说好的我快看完了,我接过手机果然我如饥似渴地听课啊,他看得到的,这也不是装的。反正让他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我可以提供资源,但是并不是我得求着你。
群友听了很佩服,说:
这就是我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