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Zoe Mom。
前言
孩子英语教育是一门儿童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自然科学,时间管理,成人情绪管理的综合学科。
------Zoe妈妈
第一章 缘起
2019年6月,Zoe6岁多,双语幼儿园大班即将毕业。我当时还是“佛系”妈妈,因为我知道将来孩子会不可救药的走上高强度竞争的赛道,我尽量让她在幼儿阶段有个相对轻松的童年。因此对于文化课的学习我一点都没有要求,Zoe放学只有一个小时的钢琴学习。偶尔跟着super simple song唱唱儿歌。
转变发生在幼儿园英语风采大赛。预赛阶段,Zoe凭借天天跟着中文动画片小马宝莉唱英文插曲《true true friend》拿下第二名进入决赛。之后她非常自满,觉得稳拿前三,于是疏于练习。她在决赛滑到第六。迎头赶上的孩子比赛内容大部分是演讲。然后我们进行了关于英语教育的第一次谈话,内容言简意赅。
Zoe:“妈妈,为什么他们的英语那么厉害?”
我:“因为他们有更多的学习。不仅在学校认真学习,回家后也在外面的机构继续学习。”
Zoe:“妈妈,你为什么不给我报班呢?”
我:“如果你想学,我可以亲自教你。”
Zoe:“那妈妈你教我吧。”
至此,我开始反思,刻意的减负是否真的正好契合孩子学习的需求?孩子天生是好学的。
第二章 开局
首先是确定目标1.0版。对于孩子英语,究竟需要她掌握什么?在2019年6月,理工科出生的我的认识是希望她将来能把英语当成工具。具体表现是能通过英文文献获得知识,能写英语论文,能在国际会议上英语与人交流。
然后我开始检查孩子手里的牌。听力和口语词汇大概有几百个。能听得懂简单3、4个词的句子,能说一些特别简单句子。自然拼读知道每个字母短音的发音。阅读水平,几乎没有。幼儿园里教的每月读一本绘本,非常流利,实际上是看着图片背下来的,也不会灵活运用这些句子。三年的30人大班Brown教材双语教育,每天半天中文,半天英文(其中一小时是美国外教)。即使是这样的英语水平,我也觉得上个双语幼儿园也值了,算是启蒙了。幼儿园老师带着孩子又喊又跳的教学强度着实不小。从零到一也着实不易。
接下来是规划线路1.0版。英语是听说先行,虽然孩子还没达到裸听动画片水平,但是要进一步学习,没有阅读,似乎无从下手,更别说什么教材体系了。于是,首先买了一套sight word的练习单,我用自然拼读的方式教孩子认最常见的她已经听得懂的词汇。因为幼儿园学过拼音(孩子会混音了),孩子又知道26个字母的基本发音,这个方法行的通。我们每天学5个词,不停循环。家里有本亲戚给的剑桥儿童英语启蒙级Pre-starters教材,每页图片上两三个短句子(见下图)。孩子知道这些句子意思,就是不会认。每天学认一课的句子,第二天复习同时学一课新的。一共30课,一个月的时间过了一遍。家里的书主要是绘本Maisy,Pete the cat之类,分级读物有第一个图书馆。之前我把这些绘本作为睡前故事给孩子读过,孩子不能完全听懂。一边读一遍讲,孩子还是喜欢。只是听过一遍后就不乐意听,更喜欢听中文故事。现在翻出来,睡前每天一起读一个。孩子认字速度很慢,读起来不连贯,还是喜欢我读,而且还得进行讲解。在磕磕绊绊中勉强读这些绘本,所幸孩子的兴趣并没有消失。幼儿园阶段没有作业,这些学习内容加上一个小时的钢琴,晚上还能带孩子去散步。
第三章 隆重登场
一个月后,完成基本扫盲,孩子回老家过完暑假回来,升入一年级。我开始考虑用什么教材体系。
目前比较流行的有三两种少儿英语学习理念:
1.当做外语来学。主要是剑桥少儿、牛津、新概念之类的给非母语学生编写的教材,主要通过场景应用来学习词汇、句型、语法。应试能力较强,可对应考级。
2.使用美国本土教材,相当于美国孩子的语文课,如Reach,Wonders等。
3.二语自然习得,大量音频听力启蒙,然后是海量原版阅读,分级读物-桥梁书-初章-高章等。(我最近才了解到的)
由于我们学习目标不是应试,所以最先考虑的机构是线上名气最大的某机构和线下孩子学钢琴旁边的贝乐。该线上机构测级测级是level3第一单元。试听了一节课,觉得进度太慢。而且孩子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地方讲的时间都一样,不管孩子掌没有掌握,每节课固定的时间完成固定的环节。当时我还没有线上机构用的教材体系也不一样的概念,觉得就是价格和用的外教国籍不同的区别。但是不妨碍我得出重要结论,要达到让我满意的进度和深度,只能自己教。因为只有我最了解毛毛水平,知道哪里重点学,怎么学毛毛最容易掌握,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当时对少儿英语的教材毫无研究又不逛论坛,觉得剑桥考试名声大,就接着买了剑桥儿童英语(当时调研不够,买了一个非常古老的版本教材,跟现在流行的kid's box比起来,内容枯燥)。由于一级和启蒙级大部分重复,决定试下直接从二级movers开始学。正好绘本店老板给我推荐了reach,看了介绍说是美国小学教材,同时有机构出了非常好的外教录的教学视频。于是有了学习计划2.0版:每天学半小时剑桥,半小时reach视频,睡前共读。
剑桥少儿英语教材每天能学一页,第二天复习。主要是给孩子讲讲单词意思,孩子自己跟着音频读熟练,然后跟我对话。一个单元一个星期学完,要求每个新单词口头造句。一共30个单元,预计一年学完。二级的句子比较长,出现了状语。一开始让孩子掌握这种状语在后面的语序,还是非常困难的。我只能把句子都剪成语块,让毛毛来组句子,进行的异常艰难。语法方面对于初中开始学英语的我,觉得非常容易理解的规则,孩子就是理解不了。理解不了什么是“be/是动词”,什么是我你他三个人称。名词性物主代词什么的通通对她来说都太过抽象。单复数讲起来特明白,练起来也明白,就是用起来不考虑。但是娃凭语感知道I后面用am,You后面用are。我也有怀疑过,是否要降到一级再加固一下再上来。后来觉得对于语法抽象的概念,孩子还没有ready。我就大概讲一遍,孩子主要靠读课文来内化句子。在后续学习中,语法影响到理解的时候,再不断的给孩子重复。
Reach视频教学也不顺利,孩子不能完全听懂,只有反复的放,半个小时只能学1/3个视频,教得我火大。后来发现,不完全是孩子英语水平的原因,还有孩子的语文理解水平和认知水平的问题。比如Reach一年级第一单元就讲家庭。但是学习的角度是什么构成了家庭。这当然不是简单的爸爸妈妈就是一个家庭,而是家庭成员们会在一起做什么,相互情感依靠才构成一个家庭。同时家庭还有它的多样性,核心家庭、两地家庭和大家庭等。如果关心一个群体,也是个大家庭,整个世界都是一个大家庭。Reach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教材,这种社会学的问题,分一个月的教程拆解了让一年级的小学生来理解,确实有些困难,但同时也是Reach魅力所在。同时Reach重视思维导图,T-chart等阅读技巧,文体分类比较。而写作跟阅读同步进行。这些内容给了我深深的震撼,觉得这些都是将来语文必不可少的能力,用图表的方法来拆解阅读和写作这些抽象的技能。而目前孩子的语文教育还主要是认汉字和写字。只能说英语这种拼音文字在这点上占了先机,在中国孩子还在努力认字的阶段,让孩子能提前两年进入技能训练。同时,外教特别喜欢问问题。孩子一开始只能回答一些yes/No的问题,和一些简单的3、4个词的句子表述。但是这个老师语言动作非常有热情,孩子特别喜欢回答。
通过两个月的学习,从剑桥积累了词汇、句型和语法,从Reach积累的听力和口语以及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当孩子对我说:“Mom, I very very very like you.”“why?”“You teach me English”的时候,我强忍着没纠正“I like you very much!”。让我静静的享受这幸福时光吧。
第四章 时间、时间、时间
两个月后的语文期中测试暴露了我们佛系幼儿教育的短板,从此晚上就有了语文的认字练字复习和课外阅读。加上钢琴,英语1个小时的时间都排不出来了。在剑桥和Reach之间,我选择了剑桥。因为确实从语言学习的速度,目前阶段剑桥的词汇积累和句型积累对孩子的阅读进步影响更大。由于Reach单次学习需要更长时间,因此把Reach的学习挪到了周末,同时把Reach的学习进度目标调为争取一年半学完level B。学校英语老师要求记录每日自主阅读书单,并推荐了牛津树。我们第一个图书馆的自主阅读一直提不上来。我看了一下牛津树的一级,非常简单。我想孩子或许从比她能力低的书开始,可能慢慢能养成自主阅读习惯。为了快速升级,我买了牛津树的家庭版1-6级,书比较少些。每天读一本,回答后面的4个问题。第二天再读一遍,然后再读一个新故事。于是开始了学习规划3.0版,每天半小时剑桥+牛津树1本自主阅读,周末两次Reach视频课。
随着孩子综合能力的提高,剑桥少儿英语的学习已经能逐渐适应二级的学习,学习进度也能保证。词汇量每周扩大20个左右,状语和从句都能应用,造句也越来越有想象力。
Reach课程学习也在缓慢中进步。孩子越来越能回答一些复杂问题了,表述也丰富起来。虽然没有特意背过单词拼写,会有错误,但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写出小作文了。在惊叹了美式教育阅读的可视化技能后,不得不感叹一下写作教学。每课都有一两个句子的小写作,而每个单元有一次总结性写作。在Reach的教材上,把每单元一次的写作称为project,用做项目的思维方式来教写作。先根据命题要求设定RAFT(角色、听众、形式、主题),做list选题,然后画思维导图,再是本单元前面单课写作积累的句式套用,写草稿,然后编辑。每一步的都有详细的套路。一年级的孩子也能写出自己的文章,完全不像我小时候抄范文。
牛津树的阅读,使孩子非常自信的建立了自主阅读。很意外的是,对语法很难理解的毛毛,对过去式接受的非常快。牛津树的故事贴近生活,内容让Zoe觉得很搞笑,非常喜欢读,自主阅读到4阶毫无压力。而且通过回答牛津树书后问题,也逐渐培养孩子到原文中找证据来回答问题的习惯。另外牛津树的配图的画风看起来简单,其实非常注意人物表情等细节。对于6岁多的孩子,更喜欢通过配图来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在6级故事《Secret of Sand》里,我还在关注文本用的时态的时候。Zoe说:“妈妈,Floppy不想去冒险,你看它的眉毛是这样的”。好吧,连狗狗的眉毛都是戏。后来突然冒出两个强盗,Zoe说:“妈妈,他俩早就跟着他们了。”“你怎么知道,没说过呀?”Zoe翻到前面的图,指着山后面给我看。“藏在这里呢!”这么有意思的书,真不希望孩子只是急忙读过。Zoe说:“妈妈,我去年还不喜欢读书。现在非常喜欢读书了。”我看着娃,仿佛我中了奖。
第五章 疫情
寒假期间,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新冠大疫情。由于学校一直不开学,老家的疫情控制的又非常好,没有发现一例确诊,活动限制少,孩子就一直在老家呆着。先是自学,把剑少二上册的15单元课文每天背一课,第二天做配套练习册,算是把这半年的学习复习巩固一下。然后侄女、表妹或者七大姑教娃学了下册的4个单元。真的是没有条件也只能创造条件学习,能学多少算多少了。人生很长,身体最重要。
4月,娃回北京开始居家学习。由于艺术类培训机构全部停课,有了大量学习英语的时间。首先是14天的全家隔离。这14天的贴身陪伴,主要是一起学习reach视频,把超长假掉的进度补一些回来。这时明显感到再学视频,需要重复的地方已经非常少了,孩子课堂的参与度非常高,接近于面授了。
对于缺乏口语实战练习的环境,雅思大神闺蜜推荐我到淘宝上找个外教口语陪练,费用非常灵活。在试了美教、菲教的自由谈话,kid's box,Wonders之后。发现就算是练口语,也得有个教材,才能进行深度交流。最后选择了一个教Wonders的菲教小机构,比普通菲教贵一点。试听的老师非常善于问问题,口音不错,课堂比较靠近教师用书,采用讨论的方式授课,孩子也喜欢,开口比老师多。由于还在学Reach,就决定每周一次wonders的课,半小时,从G1U4开始。语文教材没有问题,但是配套read aloud的听力练习对孩子还是有难度。由于选自原版文章,词汇量较大,文章篇幅较长。毛毛还没有记笔记的训练,听完后不能很好回答问题。我提前帮孩子预习好,上课孩子可以很好的跟老师交流,练习口语表述能力。
孩子剑少前4单元学得还不错,文章能流利朗读,单词能理解,能流利对话。就继续按部就班从20单元开始一周学一单元。
绘本开始要求毛毛复述,锻炼口语能力。5阶的牛津树文章篇幅变长了,我又把第一个图书馆翻出来Zoe自主选择交叉阅读。第一个图书馆前22本是自然拼读。Zoe之前一直对组合元音不能掌握,这次再读,感觉终于上道了,学的毫无违和感。而且大小字部分自己都能读了。文章短小也方便复述。
至此,惊人的学习计划4.0版出炉,涵盖教材之广也突破了我的认知。每天白天朗读剑少课文和做教材上的小练习,晚上我回家对话或讲第二天要读的课文。每天白天读一本以上分级读物,我晚上回家精讲,讲完孩子复述。周三和六日学习Reach,每次一个视频,练习思考和写作。每周复习和预习wonders以满足和老师交流的要求。晚上睡觉前听一个分级故事。这个计划中已经包含孩子白天在家自学的部分内容。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非常重要,总有一天,她会独自走上学习的路,现在是时候打下基础了。
这个时期,孩子出现了惊人的语言学习爆发现象。剑少已经学的没有压力,新课文的长句子和词汇稍微讲解都能轻松掌握。Reach也能跟上进度,能够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概念了,并且写作也开始使用从句了。对于非虚构类的课程内容也越来越觉得有意思了,能够通过思考去获取知识了。毛毛已经变成了话痨,老师课堂反馈她“eager to”用英语跟老师讨论。虽然语法依然有问题,但是已经能够用英语问明白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随着wonders的学习,我也逐渐了解了这套教材。Wonders机构主要用的教材分为阅读/写作workshop(俗称语文或者精读),文学(或称泛读)以及read aloud(用于听力)。一个单元围绕一个大主题有5个week。每个week有一篇精读,2篇文学,一个听力。一个单元20篇文章,阅读理解量非常大。Wonders的出版社另外还有专门的社科,自然科学,数学课程,所以学习量非常大。文学故事的篇幅很长,对孩子的阅读耐力也是一个挑战。Wonders的每篇文章通过因果关系、顺序图、主题细节图等阅读技巧对文章的深度理解探索更多。配套的教参非常详细,每篇文章要在什么位置问什么问题都写的清清楚楚。这是一套启发性思维很强的教材。对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相比而言,Reach每个单元只有4篇文章,非常精炼。从文章选材来讲Reach的非虚构文章和体裁更丰富,注重知识面的广,分析工具也是应用思维导图、T-chart、3柱表、时序图等工具较多,对于培养科学研究思维很有帮助。
在写作方面,Wonders和Reach两个课程每节课都有写作。wonders通过分析性写作来理解课文与单元主题的联系,每篇精读后面都有范文需要分析。然后还有独立写作一个相关的故事。这跟中国语文的教育方式很不一样。
图书馆这套书非常有文学性,主题丰富,改编至伊索寓言、民间传说等名著。她的用词范围广,乐律感强,单词重复性也强,作为扩展阅读,很不错。虽然我的学习规划还在低阶的分级读物上复述,但是由于居家学习,白天有大量时间,毛毛会主动的去读一些自己喜欢的高阶的分级读物。毛毛一直不愿意读没有配图的章节书。我一开始觉得她不求提高,后来发现图片对于孩子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非常重要,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包括Wonders这样的教材也大量使用精美的配图,而且很多问题的信息是在图片中传达的。在这个阶段,讲究细节的配图非常重要。
第六章 未来的路
疫情过后,随着孩子的校内作业增加,英语学习的时间不会再有这么多。剑少之后会选择wonders体系辅以原版阅读作为小学到初中的学习计划。按照Wonders的建议,一个weeks需要6个小时的学习,一个年级30个weeks。计划1年半学一个grade。每周3小时的学习时间希望能够保证。高中以后希望孩子独立制定学习计划,并坚持终身学习。
通过一年多来跟孩子的一起学习,我开始了解到,原版的学习资料,不仅要把英语当成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训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也希望通过这些教材的学习,让孩子能够更加理解英语国家人民的思维逻辑,将来“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和逻辑,讲好自己的故事”。
我不能代替孩子学习,只能尊重孩子的发展周期,悉心浇灌,静待花开。
关于剑桥少儿、wonders和reach的详细资源总结详见我另外一篇文章。
Reach视频的购买和观看途径,关注公众号:Zoe Mom,回复:reach视频
原创,禁止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