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内卷化”,作为家长该如何破局?

2024-11-28 12:16 原创 · 图片1

这篇文章其实来自于粉丝群里,今天一个家长的提问。因为看到我不准备让MAX卷高考了,想问问我实际怎么想的,以及孩子初中、高中、大学的规划。

抛砖引玉,拿我们家的案例写下来给你,希望会给你一点点启发。

MAX不卷高考这件事,其实在很多年前,在我学习了,孩子教育规划,高考志愿填报、职业规划系列课程后。

在看到山东这个高考大省,赤裸裸的升学数据,985院校1.5%的录取率的时候;

在我已经看到可见的未来学历注定贬值,以及社会上赤裸裸的35岁失业现象,所谓迷茫的中年人

在我看到AI时代下,一批一批的工作注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现实下;

尤其在我看到,身边上了初中和高中的朋友的孩子,每天早上6点到校,10点回家,披星戴月每天学习16个小时,被习题和书海埋藏下的是魂不守舍的躯体下。

我心里其实,早就默默的,做了这个决定了。

前段时间,全网大火的林小英教授说:当你无力改变现状,做父母的唯一能帮助孩子的,就是脱嵌。太喜欢脱嵌这个词了,刚好有点经验可以给您分享。

一、不打算卷高考其实是有两个前提的

1、确保孩子不会在初中升高中阶段被分流

首先,初中升高中这件事情是确定会分流的,全国各省平均的比例大概是50%-60%之间,而环境确实能改造和影响人,中国职业教育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的。所以,如果不想拼了命的卷孩子学习,那么初高中50%的被分流率,对家长的第一个大坎儿。

要不,你孩子本身学习就不错(因为学习却是是有天赋存在的),要不就是你得用家庭的资源(学区或者金钱也好),帮你们家孩子找到一个初高中一体贯通培养的学校。没有升学的压力,初中阶段,大概率这样的学校不会为了疲于应对高中的分流,而让孩子用初二初三的两年去系统的刷题,消耗孩子的生命能量,以达到,就为了上一个好的高中的目的。

所以,第一步,你得在小学高年级给孩子找到一个,初高中的这个阶段可以一个贯通制培养的学校,这样他的生命状态不至于在初中阶段就过早消耗。

2、这样的学校往往是私立校,家里还是要有一定的经济支持的

每个地区和省份不一样,但是以二线城市的平均来看,如果你家庭一年有个5-6万的预算,其实孩子可以进入这个不用从初中就开始内卷的门槛。

或者,其实我有个可能会招致一些非议的观点:

资源越差的家庭,如果孩子学习也普通,越不能卷高考。只不过很多人,没意识到而已。或者意识到,没有能量去改变而已。

那不卷学习,孩子总要在这个社会上竞争,怎么立足呢?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不卷学习不代表,对孩子没有要求,相反,对家长和孩子的要求更高了,因为你相当于脱离一个主流体系,要去卷另一条赛道。

很喜欢郭德纲对郭麒麟说的一句话:你可以不上学,但是不能不读书。孩子可以不卷高考,但是不代表对孩子没有要求。就如郭麒麟,初中辍学,但是郭德纲把这个儿子教育的让人羡慕。

如果想成事,不可能是没有要求的,哪一个行业做到前20%,都要付出比一般人多的努力。

二、初高中是孩子职业探索的黄金期,而不是大学

那通过第一点,给孩子选择了一个没有初升高这个压力的环境的时候,或者你家庭资源不够好,孩子又不是那块学习的料,就彻底放弃卷学习这条路。

其实初中三年和高中一年级的这4年时间,是可以让孩子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和兴趣探索及职业尝试的。高中二年级和高三因为要不准备留学材料,要不准备一些高考的内容,各种证书以及这个备考过程还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我的计划是,在孩子初中阶段,利用寒暑假,就以各种名义让他去实习和进行社会实践,哪怕我去付费给他找工作。

不要觉得这个工作必须高端?不是的!!哪怕去牛肉面馆当个服务员,小区门口的小卖部当个售货员,英语好的孩子给其它小点的孩子做家教、门口当个保安都是社会化的锻炼。

意思就是把孩子扔到真实的世界,去谋生,让他自己去体悟,什么叫:

吃不了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因为这个世界赚钱的逻辑是:你的收入,与市场认为的你所产生的价值成正比!

让他自己真正通过付出自己的时间也好,体力也罢,了解这个社会的职业分工是怎样的?以及不同的分工对应的报酬不同。真正的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学习?

所以我为什么那么在乎MAX自理能力的培养?因为他的社会化的进程是计划从初中开始的,而不是大多数家庭所谓的从大学毕业再开始。

【推荐阅读】孩子在小学最重要的三件事,决定着孩子未来发展的上限!

三、谈谈出国那些事,出国一定要花大钱吗?

当孩子通过3~4年的职业探索和社会实践的时间,有一个对社会的初步的想法和去向之后,你的孩子才具备一些基础的判断力,我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这个阶段还远达不到,可以做职业选择的地步。但是至少孩子的某些职业特长和天赋是可以被发掘的。

我每次看到高考结束,很多家长和孩子才有时间考虑职业选择,而且这种选择,往往都是自己的臆想和空中楼阁。当然,我那个年代的自己也是。所以我受过伤,知道这是一条不能重复再走的老路。

我大学阶段是在国外读的计量经济学和运筹研究。当时选这个学校和这个专业就是因为:1、专业名字听着很酷;2、该专业,学校排名全欧洲第一;3、潜在的高薪。所以,直接选择了。

真正读起来,才发现,这个专业的本质是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那几年,我每次在做数学证明题的时候,在跑几万行编程代码的时候,都在感慨和怀疑人生。而我国外的朋友会很惊讶的问我:你不喜欢,为什么要选择啊?(跟国内不同,他们很早就会自己赚钱打工了,所以大多数的他们选择专业时基于兴趣)

是啊,这个直击心灵的问话,把我问懵了。在国人眼里,选个好学校,高薪的专业不是水到渠成吗?我们什么时候问过自己或者孩子,他是否喜欢以及擅长?

到我这个年龄,走过那么多坑和弯路,可以肯定的是,我就不是一个研究型、技术型人才,而当时盲目的选择一个所谓“好”专业,就是不了解自己,以及不那么了解专业带来的苦果。

好,跑偏了。回归正题;

如果你能帮孩子兜底可以上个高中,这个孩子你又同时非常注重英语能力的培养,或者再学一个第二外语。高中雅思考到7分,那去欧洲选一个学校,进一个QS前100的学校并不是件难的事儿。并且整体花费也不大,每年预计15万左右是可以的。而且欧洲很多国家是可以打工的,所需要的花费就更少了。

我当时在国外的几年,全部都是自己打工赚生活费的,回国还带了15万回来,付了个房子的首付。

很多人一听到出国,就觉得这不是一般家庭可以做的,但事实上,国外学校没有那么难考。我出国完全是自己申请走的。很多人只是自己觉得这个事很难,而没有付出行动而已。

四、如果MAX还算擅长学习你会让他卷高考吗?

其实这个问题,我仔细思考过,结论是,大概率还是不会。因为,我不想让他在高中三年去为了高考,陷入成吨的题海战术,为了学习而学习。我不想让他在高中,那么美好的年华,过得老气横秋,而眼里没有了光,也没有了生机。

到了大学,因为没有玩够,而报复性的打游戏,躺平,摆烂,挂科。而在我看来,大学这几年,是最重要的孩子进入社会化训练的关键时期。

我们小时候把孩子消耗的太狠,而大学了,进入社会了,反而该学习的时候不学习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可悲吗?

有很多全职儿子,女儿,会说:我听你们大人的了啊,高考考上了一个好学校啊,可事实是也没有一个好工作等着我;或者为了躲避就业,现在开始全民考研,考博。这其实都是一种社会的畸形态。

五、你是想让孩子留在国外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从未想过,孩子未来在哪?但是我相信开眼去看世界总没有错。

而对于文凭,我的态度是:文凭是为了你孩子服务的,而不是孩子为了文凭服务的。所以我对文凭其实是没有执念的,如果孩子能养活自己,高中不毕业,在我看来也是无所谓的。

我的思考角度也从来,不是让孩子去找一个好工作,教育目标是让孩子感觉他的人生有价值,所以他创业也好,工作也好,是他的选择。

而,学习只是实现他人生价值得工具,而不是目的。所以当目的不一样,选择路径就天然不同了。

六、最近和MAX的对话

就像今天中午,MAX说:妈妈,我请假吧?我能不上学了吗?

我抱着Max说:当然可以了,学习只是为了让你具备能赚钱的能力,如果不想上学,你现在想干点儿什么呢?

他说:还没想好!

我说:当你不上学的那一刻起,妈妈就没有资助你的义务了。所以,如果你不想上学,妈妈可以给你开个小水果店儿,或者什么别的营生也行,你需要自力更生。

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只要你能自己养活自己。

很多家长可能也经常这么对孩子说,你不学习就去捡垃圾。但是往往这是威胁。而不是出于真的这么想。所以孩子是可以识破的。

但,我说这话,却是真心的。MAX或者我家Aiden如果真想开水果店,我会全力支持他,而给他办休学的。如果把学习这件事当成终身的事情的话,在人生长河里,短暂的一两年放弃学业,而学习创业,未尝不是好的选择。只是很多家长,没有勇气这么做而已。

而且,我是真的相信,只要他出于,他自己愿意开水果店,这件事,有一天,他也一定比大多数人干得好。因为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他愿意,而不是你愿意。

把孩子不要当孩子,而是真正的当个人,以及人本来就是社会化的动物。生存能力是基础能力。这两点想通了,就知道怎么办了。

对了,还要想明白,学习的主体是谁?是学校为主体?还是学习应该以你自己孩子为主体?

主体性明白了,学习的目的明白了。怎么办也就清晰了。

写在最后,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对这个教育体制无奈,愤慨。但是,愤慨过后,还是有一万种不可以和无可奈何,美其名曰自己被裹挟着踏入了洪流。

事实上,大多数父母只停留在想这个阶段了,但,想和做之间其实有一个巨大的鸿沟。这个鸿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很喜欢的一句话,写在结尾: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回应 举报
赞1
收藏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