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英语=高中水平【亲子口语】手把手保姆级攻略

2022
2024-9-23 11:48 原创 · 图片29

“如果你没开始,还在犹豫,

那么我的实操就会让你以最简单的方式开始;

如果你已经开始,我会让你以后的路走的更高效。

图片

经常关注短指妈(四级两次才过)的朋友,基本都知道,暖暖从10月龄就开启了日常亲子口语,很高兴地告诉大家,上面的问题早已不是问题。

这个过程我也走了不少弯路,回头发现,原来家长高中英语,就能完全

无障碍开启亲子口语

短指妈基于语言习得理论,从原理和底层逻辑出发,结合自己的实操,从以下几个角度分享

  • 亲子口语路线的正确开启;
  • 幼儿记忆在亲子口语中的应用
  • 亲子口语的高效延展,丰富 ;
  • 分级的错误用法;

我还会举实际例子,一步步讲,怎么才是“高效的亲子口语”

图片

家长的英语水平不是最重要的亲子口语启蒙因素

本篇只限于打造全英口语环境,获得无障碍英文交流能力

阅读和写作需要系统学习,不是亲子口语可以解决的)

一、路线+原理

1.口语范围

想想我们的汉语启蒙,你考虑过

  • 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吗?
  • 能理解的先说,不能理解的后说吗?

NO!因为母语的环境,我们张口就来,输入量

量大到,宝宝可以,忽略听不懂的,只吸收能懂的,效率就已经很高了!
 

但是!对吧?但是!

对于我们非母语国家的家长,如果也是这样说,那对家长的口语基础要求

根本,不!现!实!

那怎么办?就要分批次,分主题,按顺序引入英文口语!

减法,少就是多

那做减法的原则是什么?

认知范围内的事物=实用+熟悉

图片

2.口语实操

你这个时候,是不是想到拿出《万用亲子英文》开始背了?错!

因为背了上句忘下句,家长的启动太难,后面容易放弃,那如何正确开始呢?

  • 一次只开启1个主题,例如每天的洗脸,
  • 在洗脸位置贴上要说的英文,每天边洗边照着念(记住,此处是不是,因为念着念着你就能背了,而且是小朋友先比家长背下来
  • 这个主题小朋友接受还好,就可以再增加一个主题了。

3.深入口语交流

以上内容还是前辈们指的方向,实施起来也是完全正确的!轻轻松松搞定

  • 实物名词
  • 动作指令
  • 基本的场景

但经过一段时间,短指妈陷入瓶颈,短指妈之前会的(舒适区),都教的七七八八了,目前进入了恐惧区

图片
舒适区三圈理论

【恐惧区+学习区跨不过去

II

【英语亲子口语

下面怎么接着深入拓展

以下就是短指妈实操后得到的,绝对会颠覆你认知。

4. 引入顺序

根据【儿童理解能力】的发育规律,0基础引入时要遵循以下顺序,

  • 从大到小

(桌子->桌面、桌腿->材质、颜色、图案)

桌子、椅子宝宝都听懂了,再讲什么?

把桌子拆分成桌面,桌腿

图片
  • 从近到远(家庭物品->小区设施

按接触频率分,高频在前,学会了再讲低频场景的词,降低家长难度。

图片
  • 从具体到抽象(桌子n-> 硬adj)

主要是顾及幼儿的理解能力,知道实物后再启性质的形容词,理解更容易

下面以【水杯为例,依据4种记忆法,短指妈分享

亲子口语实操路线

  • 形象记忆:可视化名词
  • 动作记忆:指令动词
  • 程序记忆:场景句子
  • 意义记忆:细节类形容词

一、形象记忆

图片

把家庭实物(从大到小,从近到远)

用英语写成纸条,贴在真实的物体上(有条件的就用点读笔录个点读贴)

和宝宝经过的时候,用this is XXX说一遍即可。
 

  • 宝宝听没听到没关系,宝宝有没有反应没关系 ,只需要路过时再说一遍。你担心的所有问题,都会自然的消失。
  • 小纸条上可以标音标,可以标谐音读出来。读不出来的话,就把句子放在手机里,做什么事,同时就让手机重复播放这句话,家长在播放时,也根着复读(小心手机掉水里就行)。
  • 当后期场景多了后,用百度翻译APP里面的生词本,替换掉小纸条,外出比较方便。

二、动作记忆
 

图片

家长不用学会,只需要在做【喝水】这件事的时候,说出纸条上【have a drink】这个发音。让宝宝能把指令和动作联系起来就可以(宝宝根本不在意,家长是念出来的,还是背出来的)。

图片

每个动作都有很多环节,那么怎么取舍呢?要都讲出来吗?

如果每天都【用毛巾擦手】,就写纸条贴出来

如果贪多,想着【吹干机吹干】要不要教宝宝呢?

对于家长来说,肯定想着,

“哇,这个动作以后也能用到,一起教”

千!万!不!要!

短期内生活中用不到,就算背下来,无论背几遍,都处于记忆中的浅层,会忘记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种自认为有用的词上。我们只做

高效启蒙

三、程序记忆

图片

宝宝即使听不懂我们具体的词汇含义,但每天都在

【相同位置重复【相同的动作和发音

他再去这个地方,就会跟着指令模仿之前的动作。

无意识间,就理解了句意。

提升句型的丰富度

  • 第一次 This is a 杯子
  • 第二次What is this ?It is a 杯子
  • 第三次Where is the 杯子? Yes it is a 杯子
  • 第四次Show me how to 喝水?

不是只说一次就换下一句,而是说了几次后,感觉宝宝对一句话有反应,有理解,似乎是掌握后再换下一句。

四、意义记忆

图片

前面三种记忆,对宝宝来说比较形象,很容易掌握。最后一项,细节类【形容词,是比较抽象的。
 

所以,加入形容词的前提和技巧

宝宝对这个事物非常熟悉

在不熟悉的名词上加入形容词,效率是最低的!这是符合宝宝理解能力的。

也就是宝宝在口语学习时,词性的学习顺序是,

  • 第一:名词
  • 第二:动词
  • 第三:形容词

切记!当宝宝和家长的英语水平都不太好时,尽量不要用语言解释,

抽象的东西  用  抽象的语言  解释

糊!

那怎么才能让宝宝增强理解呢?对,动用全身

  • 感官参与:看听闻尝摸(软硬,酸甜,老嫩,油腻 清爽);
  • 夸张元素:声音、表情、肢体动作(开心的,难过的)
  • 反义词(冷热,亮暗)
  • 归类(石头硬,砖头也硬/种子是小的,蚂蚁也是小的)

我们以【口感类形容词】中“软和硬的学习为例,这是儿歌、动画片、绘本,都是很难教的。他看到的是二维视觉,没办法情景迁移到自身上,转变为触觉体验

  • 第1步:放一起让宝宝摸,然后不停的在触觉产生的时候,重复单词。感觉宝宝理解后,
  • 第2步,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找软的东西,let's find some thing soft
  • 第3步,拿个没摸过的东西,让宝宝感受,看他是什么反应,能理解的话他会直接说出这个单词的

二、辅助工具

纸条+百度翻译APP

按上面的路线,制作四级目录,将重点词句写成纸条在相应的位置上;

如果是室外,利用百度翻译APP,将已准备好的资料按主题存入APP,将没准备过的话题,用百度翻译现场查或者记录下来,回家查了再存入APP

错误工具1-单词大书

图片

一页20-30个图,塞的满满的!因为出版社是商业机构,要赚钱,要迎合消费者,而只有内容多,消费者才买单!这的确是好的商业模式

但不是好的教授方式!

每个图片都没办法准确的表达出意思来。什么意思,下面的图,文字用手挡住,你看图片传递的是什么信息?你猜对了吗?

图片

孩子肯定是不会读文字的,那为了让宝宝理解图片意思,大人要附加补充,说很多内容来帮助孩子理解对家长表达能力要求很高

而孩子呢,他有耐心等待你解释那么多吗?

基本是你支支吾吾,抓破头想词汇时,他的心都飞到别的图上啦!根本没办法集中注意力。

而这种词汇的教授,最简单的方式是什么

家长伸出手肘直接说

  • this is elbw 这个是手肘
  • my elbw hurt 我的手肘疼
  • wash my elbw 洗下手肘

错误2.分级读物

RAZ AA在15月龄引入,目前20月龄,看到图片基本就会发出单词的音了,但如果生活中遇到同款物体,她第一反应是:顿一下,在接下来的几次重复中,才会脱口而出

也就是,

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好!

尤其是那些,她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事物,因为是根据音效(动物叫声,车水马龙声)和图片二维),才记住的。

图片

RAZ aa 级别野外宿营内页,暖暖没经历过,只看图是理解不了的

也就是说,RAZ AA 当单词闪卡,完全没有问题,但可能要剔除一些认知不够的(3岁以后没有这个问题)
 

有些家长说,那挺好的呀,没见过的都认识,这才是教呀!(暂且不考虑这种图片认知是不是浅层记忆,会容易忘,因为生活中没法见到)

好好想想,我们亲子口语,要教的是知识吗?如果是知识,那为什么不用母语教我们要收获的是宝宝的不用任何转换

脱口而出的英语思维

宝宝看到老虎这张图,教她tiger,等到动物园,见到真的,她要把平面图转化为立体的,而不是脑海里,第一出现的,就是tiger。而动物园不是天天去,是几个月去一次,这就是“情景迁移没做好。更不要说RAZ AA里面,有很多根本都不是实拍。

还不如买一大袋动物模型,拿过来教孩子,发音不好记大人记不住的,直接贴点读贴(点读笔都有配),孩子当玩具玩着学。
 

图片

我们一直被灌输刷分级的概念,好像你不刷分级,就被认为:

认知不够,走的不算原版路线!

那么我们回头再看看分级是什么
 

RAZ全称Reading A-Z,按难度分为27个级别,在美国有1万多所公立学校正在配合教学使用,布置在孩子每天的作业中。

图片

什么意思?美国的孩子,

  • 是在生活中学会了爷爷奶奶?
  • 还是从分级读物中学到的爷爷奶奶?

当然是生活!

物和词直接对应的,这就是英语思维

是要学习什么呢?

书是要用来学习---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

技能,技术,技巧

美国孩子为什么上学后,还要看关于“爷爷奶奶”的分级呢?

那是因为要练认读,拼读,解码,做阅读理解(Quiz)的。

分级是用来练阅读

不是词汇积累用的

这就是我们对分级全完理解错误但如果你只想做分级,不想做亲子口语,那当我没讲,你走的偏应试,而不是偏原版)。

那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下网上推荐的分级阅读步骤:

  • 上来直接刷分级,
  • 刷不过,还要2刷3刷的,
  • 如果遇到认知上不去了,实在推不动,就再找更多的平行分级换着刷,
  • 还推不动,那就先用高一级别磨耳朵,然后降级刷!

你有没有太耳熟??孩子提前进入知识的灌入。那这种知识灌输好不好呢?

想想我们是怎么给宝宝音乐和美术启蒙的?
 

是不是先让宝宝根着音乐动起来先,再跳一跳,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不是一上来就教乐器,重复的练习,提高熟练度好拿等级证书?

是不是先让宝宝乱画,按自己的想象来,而不是一上来就教技法,教透视法画素描?

那刷这些科普类分级是不是有相同的问题?

提前告诉孩子,世界是什么样的?

确定的、肯定的,就是这个样子。

那孩子的想象力呢?虚构类才正符合这个年龄的生长发育,对吧?

分级具有明显的难易阶梯,易于教学而已。

但这类书籍并不适合低幼小朋友,这是由生理发育特点决定的(英语启蒙的年龄越来越低,造成了英语文化中“科普尽早提前介入,已经越来越被家长采纳了。你看过短指妈的【国学系列】你就知道了,中国和国外的启蒙方式完全不同!)

就连《国家地理,也可以选离生活远一点(例如世界上千奇百怪的眼睛)你根本不知道,没见过的,最好!

给宝宝的想象留一点点空间(这里就体现了绘本的优势

正确绘本和书籍

  • 公文式教育《Kumon儿童英文贴纸书》,全英文的教剪纸,涂色,运笔
  • 韩国的《婴儿英语玩具书》,一页一张图,一本一个主题。互动特别强。
  • 《I spy 》互动书 (可惜祖国版没有点读)
  • 单词卡-大白卡海报(不买有点没精力自制,买了感觉又不够全,再找找别的吧,找到在下面留评告诉我一声)

选择单词卡的标准

高清+实物+美+图

主题词,海报,最好带点读,可以纠音,增加趣味性
 

图片
抽象、没有背景环境


图片
没有功用场景,老旧款,没有实际的联系


图片
图片片面,信息不完整-没有身型,没有生活场景,没有动态

自己做书

做书的方式有两种,

  • 一种是打印成照片,用打孔机打孔,用开口圈按主题整理;
  • 另外一种就是照片打印成书,像影集一样成册
图片

第1阶段-名词实物类:

不要自己做书/卡,生活中的实物,直接指着说效果最好(宝宝在家根本看不到的实物,也不用拓展)

图片记忆短期记忆,和宝宝没有互动,看不到!摸不着!记忆效果不好。(不要母爱泛滥,全部都做成书,丢了西瓜捡芝麻!

等到宝宝活动范围变大后,

  • 可能是从家出去到楼下游乐区,
  • 可能是去公园或者动物园,

去过不同的地方,遇到少见的事物(比如绣球花),尤其是第一次遇到的,当时可以

  • 引导宝宝注意(看,多漂亮的花)
  • 能互动的最好(让宝宝靠近点闻,用手摸)
  • 并拍照下来(把宝宝和实物拍在同一张)
     

第2阶段-动作指令类:

宝宝天天做的事情可以做成TPR指令图片,

1.大宝宝可以使用大白卡(购买的,能买还是买,要不太费妈)不用做书

2.小宝宝可以拍照做成相片册(洗脸,刷牙,换尿不湿,玩每个玩具等等)

  • 一个是为了纪念;
  • 另外一个,对小宝宝比较重要,就是宝宝翻这个册子的频率,要远远多于其他触摸书,翻翻书暖暖1岁前的,根本就不喜欢书,她就是从这种自己的照片,做成的小册子,才开始喜欢书的)

认知增长后,可以按照主题做一本,过生日一本,去动物园一本,就是从出发到结束,每个阶段选一张情节清晰的照片,拼成一本后像一本故事书一样。

图片

不要把思维只停留在“留念上,

  • 低幼的宝宝(暖暖10-16月龄期间)可以用来认识实物动作指令【认知】; 
  • 大一点(暖暖19月龄开始)就可以用整个过生日流程排序;【思维】 
  • 在大一点,应该可以用这个材料让孩子复述【表达】,她亲身经历的,每次还会流露出不同的小细节【记忆力】; 

市面上是有绘本,做的比我们专业的,画面和情节都更好,那暖暖更喜欢哪个呢?

告诉你,

宝宝更喜欢,主角是她自己的

三、记忆方法助攻

如何正确开启英语口语,效率最高?

那就是遵循宝宝的

记忆特点、身体发育特点

原理1.选择性记忆

尤其是低幼宝宝,熟悉的事物记忆效果更好,就是重复次数越多记忆时间越久,这就决定学龄前宝宝学习英语的最佳环境就是家庭

图片

我们再回头看一下,DK出版的《1000 words》单词大书的目录(虽然短指妈买了,也不推荐直接给宝宝看,但家长看是完全OK的)

全部是围绕着孩子周边展开,离生活远的,或者需要一定认知的内容,排版都比较少。

图片

原理2.感官记忆

如何理解“非实物”生词(形容词居多)的意思?

图片

短指妈找到的方法就是感官记忆,效果奇好!举实例说明

  • 当推开一扇门/开窗(从里往外)场景切换时,就可以提高音量,用夸张表情:

哇!XXX

激起宝宝愉快/不愉快的情绪,或惊讶,或好奇,这就是情绪记忆; 

  • 进入室内(从外往里),降低音量,或者说悄悄话,以吸引宝宝注意力,这就是听觉记忆

记忆数量

当记忆材料较大时(看啥都想学),但自己没有那么多储备量(半吊子),很容易造成,东学一句西学一句,下次遇到,家长又忘记了。这样效果非常差!很容易放弃,坚持不下来,那需要怎么做?

还记不记得短指妈之前那个【小学数学】系列,

提前学=拉“进度”

小奥=拉“深度”

按主题切割成小单元,深度、广度交替进行,螺旋上升。

深度学【书包】【拉链、背带】链牙、拉头】【工艺、材质、设计理念、功用】

图片

广度学:从最开始的【以家为中心】,到走出去【到动物园、植物园】,再到【外太空】

图片

家长有目标的准备,利用辅助工具(纸条和百度翻译APP),一段时间只攻克一个主题

家长坚持so easy

宝宝吸收so good
 

最重要的是拆分主题细节的过程中,训练了宝宝的思维

无意识记忆

宝宝的注意力专注力的发展需要时间,在我们启蒙时,宝宝这两项能力很弱。

学校那种中规中矩的传授方法效果很差,所以为不教而教(周长生都是的教学理念)不记而记是适应低幼宝宝的最佳方式

宝宝经常会在自己说英文时跑开了(短指妈经常说的别扭,不连续,不流利),然后呢,要怎么办?

要把宝宝抓回来吗?NO!

宝宝的注意力已经转移了,不在这了!那为什么还要按住他,强制他听和学呢?这时的效果是最差的

那怎么做才是合适的呢?

那就是:

  • 说中文什么样,说英文就什么样,不能特意,
  • 不用故意让宝宝回应,不能强迫宝宝重点关注,
  • 家长只需要像中文一样,自言自语。

四、实操

【摘草莓为例,介绍家长的备课工作程序

图片

刚开始教,排好优先级

  • 名词为先形容词靠后
  • 整体性名词教完后,再拆分成具体配件
  • 形容类词汇需要宝宝一定的认知

四级目录:场景句子

本次新知识点全部集中在【摘草莓】上,只备课这一个环节(一般【坐车】和【吃草莓】这两个环节之前应该已经学过了,但如果是刚启蒙,那就只教名词动词就好了,句子放后,要不对大人的压力比较大)即可,不用一次性做到完美,因为场景在以后还会不断地重复。

图片

最后的话

这里你是不是惊呼!太夸张了吧?搞这么细?

  • 这也太累了吧,平时遇到了就说下,遇不到就算了,反正生活中这样的机会大把。
  • 走个路,细化到【抬左脚,然后向前伸,落下,再抬右脚】,中文我都不愿意这么详细地说,别说还是英文,太费妈了!

那我想问,你的目标是教会几个词吗?那OK!不用这么细,没问题!

但你静下来想一想,我们怎么着,都是从0开启一个新项目(宝宝是家长一生中最大的一个项目),那为什么不尽力做的更好一些呢?

《父母的语言》大家都看过吧?

家长的词汇量,就是幼童的天花板(这么说有点太赤裸裸)!

图片

我们把孩子

  • 送到思维机构去,是不是,想锻炼孩子从视觉到听觉全方位的思考方式
  • 送到语言小主持人课,是不是学习物体的描述增加词汇量表达的完整度
  • 送到绘画班,是不是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

但这些能力,我们在平时带娃,就可以顺带着教了,那为什么不呢?

只是我们没有系统去做

亲子口语是最大目标,是从心理学,语言发展,训练孩子的

思维(事物拆分)

逻辑(前因后果)

表达(准确、完整)

我们需要回归到,语言只是工具,而已!

求其上者得其中

求其中者得其下

共勉


回应 举报
赞3
收藏25

推荐阅读

短指妈
短指妈
2022
本文目录
01/ 一、路线+原理
02/ 二、辅助工具
03/ 三、记忆方法助攻
04/ 四、实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