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次发表于 爸妈三人行 公众号。欢迎大家加我微信:18955109452,一起探讨大语文启蒙!
老大上一年级,偶尔会布置背古诗的作业;
刚做上小学生家长的娃爸娃妈那是轮番上阵,忙的不亦乐乎呀。
娃爸说背景:杜甫,诗圣,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孩子一脸懵逼的听着。
娃妈逐字逐句解释,带娃跟读。描述场景,……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
娃继续平静的听着,跟妈妈反复的跟读,也能逐渐会背那么一两句。娃妈鸡血满满,决定明天继续突破,让娃背诵整首诗。
然而第二天,发现昨天会背的,今天已然忘记,又得所有重新来过。
No.1 让孩子不讨厌诗歌
我们自己小时候学古诗词,很多人可能都有不好的记忆。从小学起,诗词就和考试联系在一起,不但要逼着自己会背,还有去分析、理解那些难懂的词汇。
所以我们当了父母后,下意识地就会觉得学古诗词是个苦差事,但它真的是本身就“苦”吗?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多么美妙的诗句,可是我们却是让孩子死记硬背,然后忘记。我们大人一开始就把这件事情推向了反面。
诗词,最可贵的不在于知识和道理,而在于性情,在于原生的感动。这种美好体验的获得,一定是自然而然的,万万不能逼迫。
可是对于小孩子来说,一开始就让他喜欢上古诗,感受到诗歌的美妙,确实是件很难完成的事情。所以我们能不能先定个初步目标,让孩子不讨厌。我相信,只要不讨厌,它就会有魅力让孩子喜欢上,从而滋养孩子的一生。
学古诗词,父母最重要的引导,就是让孩子不讨厌它。认为古诗词陌生难懂,这是大人的事,孩子根本就没有这种疏离感。
No.2 夸张幽默的动画来感受诗境
经过了几个晚上的背诵,老大还是背了忘,忘了背的状态,要她说一下诗的背景更是漏洞百出。娃爸娃妈意识到要改变方式了。
事件真的有转机了,我们看到了思泉大语文古诗系列视频:
诙谐搞笑的画风,夸张幽默的文章,让即使是四岁的老二,都看上瘾了。
比如,贬官事件,杜甫吐舌头,唐肃宗飞踢等夸张的动作,孩子看了立马哈哈大笑,怎么能排斥。
再比如,“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你解释的再多,也许都顶不上这么一个动画场景。
需要视频资源的,请加微信联系我哈!
当然,家长也千万不要视频一丢就完了,请和孩子一起看视频,然后和孩子互动。孩子有疑问以后立马解答,引入孩子看更多相关的视频,关注相关的历史。你会发现,你自己都能学到很多,当然孩子也会进步神速。
教育子女,没有一定之规,但是却不能不尽心。任何简单粗暴的方式,都不会是好方式。所有的资源都只是你教育孩子的辅助工具,你更应该努力的融入到孩子的世界,和孩子互动,你会发现,我家孩子怎么这么聪明呢!
老大反复看了几遍,一天问道,杜甫是谁呀?娃爸娃妈立马找到相关资料,给孩子补了唐朝的历史(方法也有技巧,后继历史篇文章会着重说)。现在老大中国历史大概脉络已经都清楚了,典型的以点扩大到面的案例。
No.3 生活中与诗共舞
“我们之所以要多读书多受教育,就是因为当看到湖面上有一群鸟飞过的时候,我们能吟诵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而不是:我去,好多鸟呀!
当我们去戈壁旅游骑着骏马奔腾时,心中默念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而不是在那喊,唉呀妈呀都是沙子!
诗歌带给人最美妙的体验,大概是,在一个特殊的场景,你突然生出了特殊的感动,而心里能找到那么美好的语言,恰好能把这种感动吐露出来。
同样的,我们教孩子古诗词,是不是也可以不单单只停留在书本上,而让孩子在生活中、自然中与诗共情。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那是因为有了亲身的感受和经验,才会对知识有更深刻地理解。
被古诗词滋养长大的孩子,多的不仅仅是一份才情和气度,更可以让平凡的世俗生活变得多那么一点色彩,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多一些遨游的天地。
作者简介果爸
外企IT码农
华中科技大学工科硕士
俩娃父亲、热衷鸡娃;
英语、大语文、数学等鸡娃经验,
期待与你交流
本文首次发表于 爸妈三人行 公众号。欢迎大家加我微信:18955109452,一起探讨大语文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