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漫兮。今天继续更新,之前的两篇请看:
干货 | 6岁读高章,懒人妈妈的英语启蒙方法论(一)——前言
干货 | 6岁读高章,懒人妈妈的英语启蒙方法论(二)——0-4岁
公众号:Cecilia漫兮,此系列同步更新。
那么,继续上一篇0-4岁做了什么,这篇主要说说我们在小班(4-5岁)阶段的英语启蒙都做了什么。(原来想把4-6岁拼在一起写,后来发现光4-5岁就篇幅很长了,那么还是分开吧)
英语母语的启蒙路线
还是先介绍下基本逻辑吧,很多妈妈应该都已经非常了解这个启蒙路线了,这也是英语母语的孩子学习英语的基本路线,在这里给新手妈妈再浅显地科普一下:
英语的听说读写其实是环环相扣的。我们之所以在孩子0-4岁的时候要听歌听绘本磨耳朵,归根结底目的是打通孩子的听力关,伴随着有效听力输入量的增加,孩子的听力词汇量也会随之爆发式增长。
只要出现某个词汇的次数足够,语境够多样,对这个词汇的记忆和理解就逐渐开始加深,被动词汇(能听懂的词汇)也就渐渐成为了主动词汇(能运用的词汇)。这时,孩子也就慢慢打破沉默期,说(自我表达)也就开始了。
当然,表达能力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还需要在输入和不断亲身实践中慢慢完善自己说的能力。
到以上这一步,其实还和中文的启蒙没有本质区别。
之后就是听说过渡到阅读的阶段。学习中文的孩子这一步往往是和听说割裂开的。汉字的读音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律,需要用很长时间逐个学习汉字音型的结合,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中文其实是非常难学的一门语言。
但是在英语中,存在着一条打通两者的捷径。因为英语的发音和拼写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只要学会发音规则,就可以无缝将之前积累的听力词汇大批量地转化为阅读词汇,实现阅读上的快速进阶。而这个发音规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Phonics(自然拼读)。
和我们小时候学习的国际音标不同的是。我们学习国际音标,常常先从音素出发。学习某一个音素之后,再学习相应的字母组合。
而自然拼读则只要通过直接记忆字母和字母组合对应的发音就可以了,对于英语语音基础已经比较好的孩子来说,是更为直观和简易的方法。
那么有些妈妈还会问,除了Phonics,我还经常听到有人提起Sight Word,又是什么呢?
Sight Word直译是英语中的视觉词。我们最常用的Sight Word是美国学者E.W. Dolch经过分析和统计后整理出来的词汇表,涵盖了220个高频词和另外97个常用名词,大约占了生活读物中孩子会遇到的60-85%的单词。
为什么会叫视觉词呢,一是因为这些高频词会包括一些不符合拼读规则的词,如one,were等,需要整体认读;二是希望孩子们能在看到高频词的第一瞬间反映出来,才能提升阅读的熟练度。
Dolch 220 Sight Words List
Dolch 95 Nouns list
阅读中,Sight word和Phonics是相辅相成的。Sight word解决的是英语阅读文本中的主干,而Phonics则解决的是句子中另外一些具体的单词。通过拼读法拼读出单词,在听力词汇库里找到这个发音,将音型结合,理解眼前这个单词的意义,然后通过Sight word将单词和句子连接,即可以实现对于文本的理解。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写作了,在有牢固听说读的基础的情况下,写作几乎是顺理成章的。只要孩子有说的能力,有自然拼读能力,剩下的功课只是需要会写字母,然后用自然拼读的方法把自己脑海中的发音以字母组合的方式记录下来。
当然,最初期的写作一定是粗糙的,同样的发音可能有不同的字母组合方式,所以孩子对于单词的拼写必然是错误百出的。另外,语法的运用也不一定准确。但不用担心,这点会在之后的正规学习和大量的阅读下不断修正。
那么回到正题,前面一篇说到,在0-4岁的结尾,哥哥已经有了一定的听说能力。但因为前期启蒙偏重词汇,对复杂句子的理解能力尚有匮乏。所以在4-5岁和5-6岁两年,我们的英语学习侧重点也不同,后面会详述。
幼儿园的选择和英语启蒙
这个年纪的孩子往往面临着择园。双语园还是普通园,这是一个问题。
其实在哥哥入园之前,倒没有想过一定要让孩子去上双语园。只是因为搬家,家附近没有特别好的学校,所以才选择了目前就读的双语学校。
三年幼儿园时光匆匆而逝,不得不给学校打个广告,真的是老师非常耐心有爱,活动丰富,性价比奇高的一家学校了(想知道什么学校可以私聊我,哎呀,我怎么偏题了)
那么这时候有妈妈会问了,如果我的孩子也想进双语幼儿园,是不是我在0-4岁所做的一切都白做了,到那时候等着幼儿园教就可以了?
或者是,我准备让孩子进普通公立幼儿园,那么孩子后续的英语是不是永远比不上双语园的孩子了?
情况并非如此。
先说第一个问题,其实排除0-2岁保持孩子语音区分能力的重要性来说,就国内环境而言,即便是外教全天带班的幼儿园,双语园的孩子也大多数都是母语中文的孩子,同学间的交流中文为主。
再加上幼儿们本来吃喝玩户外互动午睡就要花费大量时间,每天还会有中文课程,真正有效的英文输入时间满打满算应该也就2-3个小时。
如果按照1000小时定律的话,一个完全没有基础的孩子,可能需要一年到两年的在园时间才能够真正达到听力基本通关,可以基本会话的效果。
另外,同样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即便在同一个学校,有大量听力基础的孩子和没有听力基础的孩子的吸收效率也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我有非常切身的体会,想列举两个例子说明。
第一个例子发生在孩子小班。
有一天,哥哥回家问我:妈妈,你知道pterodactyl(翼龙)是什么吗?(他经常拿一些自己新学的单词回来考我)
之后又问了我triceratops(三角龙)和brachiosaurus(蜿龙)这两个单词。
我凭借我浅薄的英语知识和强大的猜词能力,只能猜出triceratops是三角龙。
在被孩子强大的单词学习能力震惊之余,我也在想,学校的教学大纲应该是不会出现这么复杂的单词,那么应该就是偶然遇到的,就问了哥哥是哪里学到的。孩子回答是老师播放的一首dinosaur song。
当时我发了一个朋友圈,有同班同学的妈妈回复说问了自家孩子,不记得有学过这几个单词。
那么,是我的孩子极其有语言天赋吗?非也。
那么答案是什么呢?我觉得那就在于,哥哥有了一定的听力基础后,再听到这首歌,他的关注点不会一直在自己能搞明白的一些单词和句子上。
并且,在有一定语感的情况下,他能够区分出这些从来没听过的发音组合是同一个单词,且它就是动画里出现的这个生物。那么,当他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这些词汇上时,他也就更容易有深刻的印象了。
第二个案例是发生在哥哥中班寒假,妹妹还没入园时,当时带他们去了泰国的英法双语幼儿园插班一个半月。
至今仍然非常怀念的插班时光,漂亮的森系蒙氏&瑞吉欧园,主要是老父亲老母亲可以在孩子上课时间到处浪啊(偷笑~)
对于孩子的法语启蒙,没有特意提前进行。所以,在他们插班之前,只是听过几本不知所云的法语绘本,教会了他们你好再见,以及我要上厕所等基本的句子。
他们所插班的幼儿园学生基本上都是一些欧洲孩子,英语法语老师也分别是母语老师,语言环境应该是相对纯正的。但一个半月的插班以后,还是可以感受到很明显的不同。
在英语方面,因为两个孩子都接受过启蒙,即便插班在了泰国的大班,哥哥也是能无缝适应并且被老师表扬的。妹妹则直接从插班初期的基本不能输出英文进步到了可以输出词汇和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
而法语方面,两个孩子在插班结束后仅仅学会了一些非常基础的单词,比如数字,颜色,简单动物,并且表示听不太明白老师在说什么。到了学校说法语的日子,哥哥还会有“怎么今天又是说法语,好无聊啊“的微词。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想说明的是,即便是准备进入国际幼儿园的孩子,一些基础的英语启蒙也可以给孩子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则建立自信,增加兴趣;二则更好地完全利用双语园所创设的语言环境。
那么,针对第二个问题,读公立园的孩子怎么办呢?
对于一个听力基本达标,刚开始输出却没有很好语言环境的孩子来说。如果父母没有英文对话时间或能力,我的建议是,保持日常听力输入,使用最经济实惠且有效的方式锻炼口语能力——在线和外国人直接free talk。
注意,不是有教材的在线外教英语课,不是有外教的蹦跳机构,是free talk。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我们疫情停课期间使用过的App:伴鱼英语(不是在做广告,就是单纯觉得很实用想推荐给大家)
不知道在双减的影响下,它还能坚持多久。但是不用担心,国际上可以替代它的App其实很多,大家可以自己查一下。
伴鱼英语的特点就是极其便宜,25分钟30元(和钟点工差不多了要什么自行车),而且约课非常灵活,充值之后一次一约(最少充值金额可以是50元,不像某些机构看似单价很便宜,实际上有半年一年的课时数要求,起码充值几千上万,一暴雷人去楼空),可以自己挑选老师,只要你想,就可以约到英美国家母语人士。
中国欧美英国东南亚南非老师应有尽有
每次课后还可以回放课堂录音,并且老师也会给出评价,不懂英文的家长还可以一键翻译评价
这个App的缺点主要就是,里面的老师大概率就是个兼职老师的普通人,所以很少有相关教学资质,而且,大多数老师也不会有固定体系化的课程提供。
但是,没有关系,记住你的目的,纯练口语输出,输入的问题完全可以在生活中自己解决。
Free talk主要目的就是让老师陪孩子聊天,天南海北随意聊,话题越广泛越好。如果你担心孩子可能会不知道说些什么,家长可以事先和老师沟通一下今天希望的聊天主题,或者让孩子拿一本家里喜欢的书和老师聊一聊。
那么,为什么有教材的外教英语课和蹦跳英语机构不建议选呢?当然是为了你的钱包着想(土豪请随意)。
往往这种课程上,一节课孩子也就只会学个位数的单词,甚至很多机构为了拉长进度,可能只教一两个单词。而且大半时间都是老师在讲解,其实孩子发言的机会不会特别多。就算有发言机会,往往也是圈定在课本范围内的,很难发散出去。
有人可能还会想,这些课程不是和双语幼儿园课程差不多吗?为什么幼儿园可以上课外就不能上?
主要还是因为幼儿园的课程是每天这样循序渐进不断推进,虽然节奏不快但胜在每天进步一点。
而蹦跳课外班的话,可能一周也就1-2小时的课程,这样算下来,达到相同的效果岂不是要花5-10倍时间?
所以我觉得,如果想把钱和时间花在刀刃上,free talk为首选。当然,这是建立在听力词汇量很大(1000-1500个),已经开始输出的基础上。如果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先不要着急开始外教课哦,还是先练习听力吧!
那么结束了这两个问题后,就回到原题啦。4-5岁的小班一年,我们都做了什么。
前面的0-4岁篇提到,开始幼儿园之前,哥哥的英文大概在可以输出简单句子,但是复杂句子不论是听和说都不太行的水平。
所以,小班的第一步我们的策略还是继续扩大听力词汇,增强听力能力。
一方面,我们希望他在学校可以更多地吸收外教的语言。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在家中播放语言句式更为复杂的动画片。
动画片的选择因人而异,主要宗旨就是:将孩子感兴趣的动画片收集起来,然后按难度排序。
怎么判断是不是适合孩子的动画片呢?很简单,打开电视放几分钟,如果孩子沉浸进去不可自拔,看完一集嚷着还要看下一集,那么就是对的动画片。不然,就过吧,水平到了兴趣没到的输入也是很低效的。
另外,如果孩子喜欢看的中文动画片有英文版也可以一试。虽然孩子的语言水平或许不足以理解英文,但是看过中文版了解故事大概之后再看英文版的,会有很显著的拔高作用。
我们这段时期看过的动画片有:
Peppa Pig
小猪佩奇
人尽皆知的一部经典动画片啦。因为从小就是小猪佩奇的迷弟,所以无缝接受了英文版的小猪佩奇。基本上每天都在循环播放,玩玩具的时候也不舍得关掉电视。
Ben&Holly's Little Kingdom
本和霍利的小王国
和小猪佩奇同样的画风,原班人马配音,喜欢佩奇的孩子一般也都喜欢这部。语言上会比佩奇更难一点,11分钟一集,也比佩奇长。
Peep and the Big Wide World
小鸟趣事多
一只没看到有翅膀的小鸟的故事,画风很简单。因为没有跟着孩子们一起看,所以不太明白他们喜欢的点在哪里。不过应该是很戳他们的,因为每次看起来他们都仿佛很能get这部动画片的笑点,一直嘎嘎嘎嘎狂笑。
Paw Patrol & Super Wings
汪汪队和超级飞侠
这两部放在一起讲,因为都是英雄小队帮助小朋友或者小伙伴解决问题的动画片。中文版都是哥哥小时候喜欢看的动画片,但是英文版语言难度相对会高一点,相对前面几部动画片语速也会更快一点,但因为有了中文版的基础,所以哥哥也没什么压力地接受了。
Sid, the Scicence Kid
科学小子希德
因为这段时期,已经很明显发现哥哥的兴趣在科学了。所以也给哥哥选择了这部动画片。同样也是先看的中文版,看了几遍之后换成了英文版。虽然语言难度更大,专业词汇更多,但是了解一些科学原理以后,很多词汇对他来说也就慢慢构不成问题了
在说的部分,哥哥会说英语,可以基本交流以后,我们一方面希望学校的双语环境能给他一些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平时放学回家有事也会用英语和他沟通一会。
这时,因为提问有了回应,不再是自言自语,所以对家长来说其实并不会那么困难。
自己的语法发音也不用特别在意,因为你对孩子的影响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你说英语的目的只是为了引出孩子的回答,给孩子更多思考和说话的机会。
如果说家长还是不知道该和孩子说什么,那么除了可以找上文我说的外教Free talk之外,还有一个App推荐给大家:《英语趣配音》
在小班快要结束的时候,和班级里的家长跟风玩了一阵子,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可以挑选喜欢的动画片,大人孩子各自挑选一个角色配音。下面是分享一个当时的配音作品:
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大多还没有开始学习阅读,无法按照字幕配音,所以都是听了原音后再模仿配音,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模仿能力,只要勤加练习,也可以提高主动输出能力。
谈到读的部分,在小班一开始,我并没有很快地引入Phonics和Sight Word,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孩子的还没有有意识地克服视觉恒常性的能力,可能会带来一些阅读障碍。
所谓视觉恒常性,指的是:物体的物理特性(大小、形状、颜色)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但我们对物体的直觉经验却保持其固有的特征而不随之改变。简而言之,就是不论我们从何角度看苹果,对于我们,它总是一个苹果。
中文汉字的阅读基本不会受到视觉恒常的影响,因为每个字基本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互为镜像翻转的字,如“人”和“入”,其实比较少,阅读的时候也不会经常遇到,所以对阅读影响不大。
字母文字中,如“b”和“d”,“p“和“q”这类互为镜像的字母出现的频率则比较高,影响阅读的概率更大。除了阅读,写作中,这个年纪的孩子也很有可能会有镜像书写的现象。
哥哥小班上自己试着写单词Cake,四个字母有两个左右颠倒;妹妹目前这个年纪,也经常问我某个字母到底该往左勾还是往右勾
而能很清晰区分镜像字母的能力,一般在孩子5-6岁左右才会具备。
2、孩子对于单词的拼读还没有任何概念。
举个例子,banana这个词,在当时哥哥的眼里就是一个整体。他没有把“banana”拆成“ba””na““na”三个音节的能力,也没有把“ba”这个音节拆成“b”音和“a”音进行拼读的意识。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有意识的音素感知练习。
基于以上两点,我一直觉得,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是非常重要的。
我想大部分妈妈应该都听说过双生子爬梯实验(美国心理学家赛格尔的一个实验,同卵双胞胎A和B学习爬梯,A比B早训练7周,训练时间超出3倍,却被B后来赶上,两人最后爬梯速度相似)。
提前或者延后学习某项知识并不重要,只有当孩子的大脑,心理和生理都有成熟准备的时候,对他们而言才是最有效率的。而这个成熟的时刻,可能需要家长通过细微的观察得出结论。
差不多在小班结束以后的暑假,我感觉孩子这两项能力都有很大的进步了,可以开始Sight Word和Phonics的学习。这两个部分基本是同时进行,不分先后的。
先说Sight Word,这部分,我们使用的资料有:
The Complete Book of Sight Words
4级常见词完整练习册 The Complete Book of Sight Words3447人有 · 评价1519 · 书评83
一共包括220个单词,每课的练习主要是熟悉拼写和识别单词,比较单一,需要另外配合简单的读物边应用边巩固。
Smart Start Sight Words & High Frequency Words
3级Sight words pk-k509人有 · 评价326 · 书评3
3,5级smart start sight words G1-2352人有 · 评价133 · 书评2
这套主要包括两本,每本200个单词,2本共400个常用词,加上每课还会拓展几个常用名词,估计总单词量在500左右。
这两套书我们后面用的比较多的是这一套,原因是练习形式比较多样,而且和中文的四五快读这套教材形式有些相像,每课后面都会附上运用到这课词汇的小短文,加强应用能力,也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可以阅读的成就感。
每课配有相应小短文
这两本书比起来,我认为年龄比较小的孩子适合Complete Book,年龄比较大的孩子相对适合Smart Start。
Endless Reader
这是个App,主要是平时出门孩子无聊了就会看一看玩一玩,内容也是220个常用词。
每个单词都有很神经质的小怪兽动画,小朋友经常一边狂笑不止,可以作为日常巩固使用。
除了这个App,也有非常多非常优秀的App可以选择,比如Learn Sight Words, Sight Words Flash Cards, Princesses Learn Sight Words等,大家可以酌情选择。
因为哥哥在之前的英语启蒙里已经有一些日常词汇的积累,所以大概花了1.5-2个月完成了所有Sight Words的认读(不要求他会拼写),每天5-10个,第二天复习旧的再学习新的,每周一个小复习,再配合分级读物日常巩固。
再说Phonics部分,在进入在家正式学习拼读单词以前,哥哥在小班的学习中学会了26个字母的写法和发音。所以我们的自然拼读学习跳过了最初的这一部分。
我们使用的资料是:
Alphablocks
Leap Frog
这两部是平时动画时间会拿出来看的拼读动画片。不知道是不是我找到的Leap Frog集数不全,Alphablocks更为完整,会包括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也会教孩子辅音和元音音节如何拼读,我觉得可以用作引入教材前期的铺垫,给孩子一些基本的记忆和概念。
Oxford Phonics World
2级牛津自然拼读世界 L1 Oxford Phonics World Level 16128人有 · 评价3687 · 书评37
2级牛津自然拼读世界 L2 Oxford Phonics World Level 24460人有 · 评价2591 · 书评18
2,3级牛津自然拼读世界 L3 Oxford Phonics World Level 33895人有 · 评价1909 · 书评11
3级牛津自然拼读世界 L4 Oxford Phonics World Level 43350人有 · 评价1298 · 书评6
3,4级牛津自然拼读世界 L5 Oxford Phonics World Level 53153人有 · 评价932 · 书评2
这套教材非常推荐,如果只买一套教材的话,一定要买这一套。一共有5本教材+配套练习。
配套App
会字母发音的孩子可以直接跳过第一本,从第二本开始。这套教材有配套动画和App,我们主要靠App巩固,没有使用练习册。发音规则非常完全且每课都会教孩子一些常用的词语,也可以拓展词汇量。
Phonics阶段我们也差不多是花了1.5-2个月的时间完成。
总体而言,Sight Words和Phonics可能是孩子英语学习之路上家长唯一需要花点力气的地方了。
付出一点点努力,花一点点时间帮助孩子打通两个关卡也是非常值得的,可以带领孩子走上自主英语学习的快车道。
除了这两大英语学习的主题,再来介绍一下我们在小班一年里的阅读情况。
哥哥因为已经实现了中文的自主阅读,所以在这一年里阅读了大量的中文绘本。他尤其喜欢的亲亲科学图书馆的科学小册子,配合Usborne的揭秘系列,大概给他埋下了科学的种子,让他之后可以对英文的non-fiction较快领悟。
英文方面,除了学校借回来的绘本,还会阅读一些上一篇提到的初阶分级读物,主要还是以亲子阅读或者点读笔阅读为主。直到小班末开始Phonics和Sight Words后,才开始让他试着自主阅读RAZ的A级和牛津树第一级作为巩固练习。这两套分级在后续一个章节会详细介绍。
对于阅读的方式,很多人觉得亲子阅读多多益善,我非常认同。但是,家长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也受不了一遍又一遍口干舌燥地给孩子读同一个故事。所以,大多数时间,孩子是一边听音频一边看书或者用点读笔点读,孩子有要求的时候我也会陪他阅读。
我认为,父母在阅读中的作用,绝不仅仅是个点读机,而是一个领路人,可以在孩子阅读过程中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和孩子进行讨论,尽量更为高效运用时间。同时,孩子有疑问的时候,也可以带领他一起查阅一些资料,让他逐渐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小班的孩子,我对于“写“是持顺其自然态度的。哥哥在小班这一年主要是在学校学会了字母的写法,也会试着拼写一些简单的单词,几乎没有在家练习过。
在我的心目中,四五岁的孩子只要能够通过写写画画,剪贴手工锻炼手部肌肉的灵巧性就已经达到目的啦。
一晃发现又写了不少啦。那么,下一期我们就来聊聊5-6岁,开启自主阅读之路后英语启蒙之路。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收藏、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