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怎么做研究,才是真正的“输在起跑线上”:国外学校是怎么教孩子从小学做 research的?

2009
2016-11-22 22:11 原创 · 图片23

我们常常听到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这些思考是有价值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的教育的确也是在进步着的。

比如,最近我收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辅导小孩完成学校要求的研究项目?这些项目一般都要孩子自己定义研究“课题”,自己去找信息,甚至做实验,还要做成富有吸引力的成果报告,比完成通常的作业、习题,难多了。

之前,我们一般要到大学本科后期,甚至在研究生阶段才会开始接触“研究”这回事儿。小时候没经历过这些,怎么指导孩子去完成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所谓研究能力,就是一个人通过科学的方法去深度探索一个知识领域,或者去解决一个问题的能力。在今天的世界,研究能力的培养,等到大学快毕业才开始,才是真正地“输在起跑线上”了。

国外小孩从幼儿园开始就练习做简单的 research;大家普遍认为,学会做research 特别重要,这会有效地锻炼孩子获取信息、研究史实、讨论协商、撰写文稿、实践动手等各方面的能力。而且,老师和家长会特别告诉孩子:书中的知识也不一定全对,我们通过自己做 research,才能让自己靠近真相。

那么,国外学校怎么教这么小的孩子学习怎么做 research 呢?

当然,老师会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 research 方法。简单来说,四步走:

针对幼儿园到小学3年级的低龄小朋友,教育专家们还推荐一个简化版的研究小步骤:Super 3

1、Plan 计划

我要达到什么目标?怎么完成?我期待的结果是什么?

2、Do 行动

我要找到材料,我要提问题、看资料、记笔记,我要创造出一些东西

3、Review 检查

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吗?我为自己的成果自豪么?还有哪些事我可以做?

好了,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国外学校例子来看看,幼儿园到小学的孩子,是怎么一步步学做 research 的?

1、 首先,选一个研究主题

老师会根据课堂内容布置一些研究主题,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自己特别“有感觉”,想要研究、探索的主题。

下面是一个教育网站给小学生列出来的参考“研究”主题,涉及的领域极其丰富,历史、科学、数学、地理、自然、社会、文化 ... 再小的孩子都能对这个世界的任何话题做研究。

当然,大多数孩子发现接近生活的话题更容易入手,最常见的就是自己遇见或听说的人,感兴趣的动物,社会热点事件等。

比如,做个小研究,收集整理一下海伦凯勒的信息,整理成一个海报,在班级里做一个presentation

比如,做一个动物小研究,列出研究提纲 ...

大一点的孩子,做的研究“课题”会丰富多彩的多。比如,研究植物生长和土壤营养的关系 ...

研究历史上一个印第安部落的风俗、文化、历史 ...

不管简单还是复杂,不管是小朋友,还是大孩子,选择研究主题最好符合三点:自己有强烈的兴趣,富有创意,话题精准不宽泛

2、收集信息、资料

任何研究项目,起点都是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网络化时代,孩子们面对大量信息,该如何取舍?这方面,老师会训练年级高一些的孩子去使用 Big 6 Research Model - Big 6 ,学会“专业”地搜索、整理和分析信息。

Big 6 体现了对学生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培养,特别注重让学生明白: “哪些信息是我需要的?”,“我怎样找到需要的信息?”“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可以获得这些信息?”

脉络挺简单,但实际做起来,但凡有些研究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多么复杂和难搞!

1. Task Definition - 定义你要探索、解决的问题

2. Information Seeking Strategies - 确定需要哪些信息、信息寻找策略

3. Location & Access - 想办法获取相关信息

4. Use of Information - 学会处理和使用信息

5. Synthesis - 综合分析这些信息,解决问题

6. Evaluation - 根据问题解决的满意度再去评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这个过程中是否有效

当然,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总可以从简单的方法开始。当我们希望知道某方面更多的知识的时候,可以问专家(老师、家长 ...),在iPad或电脑上搜索,或者去读书。

老师会特别强调孩子们要时刻注意信息来源是否可信任的问题 - Reliable Sources;比如看到一份资料,需要确认资料的发布方是否有利益冲突,最初来源;网站的权威性(域名是org还是com或cn),还要注意作者的身份,等等。学会甄别信息就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关键一环。

要考察信息的可靠性,这还用说?但实际生活中,我们每天都遭遇那么多道听途说,而且经常信以为真,说明这方面的习惯大多数人并没有养成。

收集资料过程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带着问题去查找信息。关于如何问出好问题,戳这里:问对问题才能做对事儿:国外孩子怎样从小学习提问题?

这是三年级孩子做的海洋生物研究项目,可以项目下每个研究主题下都有非常具体的问题。确立了要解决什么问题,是成功完成一个研究项目重要的开始。

3、梳理资料,进行研究

收集好信息后,根据自己的研究框架进行梳理。

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比如我们介绍过的思维导图anchor chart,都可以帮助孩子迅速理清问题的逻辑关系。

国外学校的孩子们会经常用一个KWL表,来“消化”查到的资料。KWL三个字母分别代表:

K——What I already know?我已经知道什么?

W——What I want to know?我想知道什么?

L——What I have learned?我学到了什么?

下面是一个国外二年级小孩研究苏斯博士的KWL表。

帮助理清时间顺序的 Timeline 也会经常用到。

还可以利用其他思维导图,比如用文氏图 Venn-diagram 来做比较和对比,用鱼骨图来分析复杂的因果关系等。

比如,用文氏图研究两种果蔬的不同:苹果 VS 南瓜。

这是一个三年级男孩做的鱼骨图,用来分析引起火山爆发的多种原因。

4、展示研究成果

最后的研究成果一般会写成research report,或者通过做海报、展板、模型等来展示,一般还会让孩子在班上做5-15分钟的presentation讲解。

比如,在 Social Study - 社会研究课上,孩子们查找了美洲原住民相关历史资料后,做成了这样的flip chart - 折页。

在学习美国各州的时候,每个学生负责研究一个州,把对这个州的总结和发现做成小册子,贴在教室展示,分享研究成果。

可以通过自己做的模型来展示研究成果。这个四年级的男孩,研究了美国密歇根州的方方面面,从地形到文化、经济、特产等。

科学课上的研究话题就更丰富了,孩子们大多会用 science board 来汇报研究成果。标准的 Science Board 模板是这样的:

包含这些元素:

Title - 标题,下面一般列学生和指导老师名字

Purpose -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目标是什么

Hypothesis - 在实验前根据已学的知识做出假设

Variables - 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变量是什么

Materials -需要哪些材料

Procedure - 按照什么步骤去做

Data & Results-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得到的实证结果

Conclusion -结论

Bibliography - 参考和引用资料

Diagrams and Photos - 说明图表和照片

这套方法,科学家、大学教授也是一样用。看来,无论是做一个小学科学实验,还是做通往诺贝尔奖的一项研究工作,道理和路径是差不多的呀!

这个小孩研究沙滩问题,从问题到假设、从过程到结论,可以简单,但科学的方法论一点不含糊。

小孩子做一个研究,像模像样,又要查资料,又要做手工,“折腾”自己,也“折腾”家长,但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能学到太多受用一生的技能,比如发现问题的能力、构架研究框架的能力、获取资料的能力、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撰写文稿的能力、创意制作的能力、演讲的能力、和同伴讨论协商的能力 ...

其实,让孩子学习做研究,其实并不是要求孩子们把一个问题研究到很深刻、很准确,而是通过这个过程让他们开始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

如果从小学会这样的做事思路和方法,长大后会非常有优势。就像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在谈到美国的通识教育时说过的:

思辨能力的训练在美国是自幼儿园开始就重视的强项。这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是课堂表述和辩论,自托儿所开始,老师就给小孩很多表述的机会,让他们针对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经历,或者跟别人辩论。

另一方面,就是科学研究方法这项最基本的训练,多数校区要求所有学生在小学四、五年级时都能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实质,这不仅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研究打好基础,而且为他们今后作为公民、作为选民做好思辨方法论准备.

我们别小看科学研究方法训练的重要性,因为即使到现在,我经常碰到国内的博士研究生,甚至是所谓的科学家,从他们做研究、思考问题、写论文的方法上,很难看出他们真的理解科学方法的本质和基本做法。

确实,这世界上很多时候,方法比智商要重要得多!

相关阅读:

为什么国外小孩能更早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因为学校把谷歌的Genius Hour搬入了课堂

这些小孩比别人早10年懂得了什么叫科学思考方法,因为他们在用Science Board

为什么国外孩子能把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得比较好?因为他们在做 Project Based Learning


回应8 举报
赞67
收藏377
9年前
如何收藏日志?
9年前
ZWTYY 如何收藏日志?
点击右上角的心❤,就可以在我的日志——收藏日志里查看了
9年前
It's very useful and helpful😀Thank u for sharing.
8年前
👍很受益,收藏了,谢谢小溪夜谈
5年前
太落后。我女儿四岁了。我才知道这个概念
5年前
4岁小朋友怎么落地呢?
5年前
您好 有系统的这方面的资源吗
发布

推荐阅读

檩子
檩子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