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谢谢小溪的邀请。我侄女儿蕴蕴是我弟弟的孩子,因为家里是做生意的,弟弟和弟妹一年有半年都在外地,平时蕴蕴是爷爷奶奶在带、学习是我这个姑姑远程遥控指导。蕴蕴的英语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小花生上典型的反面教材,一路走来踩了很多坑,最近才算稍微走入正轨。上次看到有花友提问《五年级娃英语只有53分,各种方法都试了,该怎么办?》,看到他们比蕴蕴的英语学习情况还痛苦,就分享了一下我们近期的学习方法和取得的效果。希望对他们有一点启发、借鉴作用。
蕴蕴的第一次英语启蒙:没有合适的家长在身边陪伴和鼓励
其实,我们给蕴蕴的英语启蒙开始得并不晚,2016年5月,侄女儿蕴蕴3岁半就开始了英语启蒙。2016年亲戚家的闺女萱萱8岁上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了。萱萱在幼儿园是时的中文识字量就非常大,那时候已经开始读没有拼音的、有难度的中文中长篇小说了,出口成章,文采很好。但是学英语时总想看中文翻译,极强势的中文成了英文学习的巨大障碍。
2016年5月份,3岁多的蕴蕴快要上幼儿园了,受萱萱英语启蒙较晚的教训,我赶紧上网找了很多小童英语启蒙的资料。在网上找到一整套建议好、资料完整、分类清晰的英语启蒙到提升的资料,从儿歌、动画到自然拼读、非虚构、桥梁、章节书等资料都有,我下载整理好了发给了弟弟。让弟弟他们把动画视频在电视上放给侄女儿看,音频拷贝到手机里放给侄女儿听,多磨耳朵。孩子喜欢看书,还给她买了廖彩杏第一季的几十本绘本。我心想万事俱备,只需要静待花开!
然后……就是没有然后了。让毫无英语启蒙意识的弟弟弟妹给侄女儿做英语启蒙就是隔靴搔痒,太难了!我弟弟业余时间不愿意“费爹”做英语启蒙、弟妹不自信不敢带着学英语。经过这次,廖彩杏一度成为我觉得最大的坑。她的方法需要家长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全身心的投入,根本不适合我们蕴蕴的境况。
第一次启蒙以惨败告终!
给蕴蕴买的廖彩杏系列
蕴蕴喜欢看书,我以为我可以静待花开......
蕴蕴的第二次英语启蒙:没有合适的家长陪伴和鼓励
试水廖彩杏路线的英语启蒙,难到几乎让我放弃了给侄女儿做英语启蒙,直到3年后的2019年,侄女儿上一年级开始识字,才开始第二次英语启蒙。城里面的孩子都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晚点的小学一年级也都开始了。侄女儿在农村,要三年级才有英语课,担心侄女儿被城里娃甩出几个海的距离,我们又开始了第二次英语启蒙。 吸取第一次失败的教训,我想这次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是不是会好一点?侄女儿所在的乡下小镇没有英语课外班,就买了《美国少儿英语分级阅读》、用了叽里呱啦、斑马少儿英语等在家学习。可因为弟妹觉得自己英语基础差、发音不标准,不敢下场鸡娃的英语。因为没有家长的额外辅导,侄女儿上网络英语启蒙效率极低,很长时间只学会了英语字母和零星几个单词,如apple、monkey、dog等。
语言需要时间积累,家长做甩手掌柜,只靠app的网课的时间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次启蒙也失败了!
蕴蕴的第三次英语启蒙:违背了语言学习“听-说-读-写”的规律
2020年1、2月份我又看在外国的一位朋友说“自然拼读”是学习好英语的“神器”。她的儿子正好和侄女儿同岁,小学一年级就可以用英文写长篇小说了。就给侄女儿报了一个自然拼读网课,梦想着侄女儿学会自然拼读后,就可以去读英文分级和绘本。忽略了自然拼读和汉语拼音,都同样需要以“能听会说”的语言基础来学习。我忽略了朋友的娃在加拿大和英国是在纯英文环境下生活了3年多,英语水平都已经高出他的中文水平了。英语零基础根本不适合学自然拼读!侄女儿这次又以学会几个英文单词后宣告失败!
蕴蕴的第四次英语启蒙:方法、材料都对了,但是没有长期坚持!
2020年8月份, 蕴蕴上完小学二年级,马上就三年级了,我想着之前的失败是因为家里没人领着她学英语,三年级她马上就有英语课了,想着跟着小花生上大童英语启蒙成功花友的经验,完全可以借着学校开英语课这个机会把英语拉起来,就给她买了牛津树全套和点读笔、磨耳朵的播放器里安装了动画片音频、电子书音频。刚开始她还能有点新鲜感,兴致勃勃的点读牛津树和听一听音频。后来她英语成绩还可以,总是名列前茅,因为有点读牛津树的加持,她的英语成绩常常都在90-100分。慢慢蕴蕴开始觉得自己成绩挺好、中文强势后觉得牛津树太枯燥,开始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完全放弃。到了四、五年级,试题更难了,老本也吃得差不多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更加抗拒听读英语了,英语成绩开始在80-90分之间徘徊。没想到曾经的优势科目,成了拖后腿的科目。于是开始让她必须每天点读五本牛津树,可是因为我在城里,她在乡下没陪伴在身边无法时时刻刻监督和鼓励。因此英语学习一直是这样断断续续的搞着。
这几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对语言习得/学得的认知不够,盲目跟风又没有跟着坚持到底。
2024年10月,对蕴蕴的英语学习方案进行第五次调整
但是最后一次的学习方案,虽然执行得断断续续的,但一直没有彻底放弃。再后来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家里就在城里买了房子。她的成绩在乡镇小学谁名列前茅的,可是她八九十分的英语成绩,拿到城里的初中就是中下水平。蕴蕴也很希望到城里上学,借着这股劲,从2024年10月份开始了第五次尝试。
由于前面四次的失败,让我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老祖宗做事情都喜欢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其实孩子的英语启蒙想成功也一样,需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家长、用正确的方法去陪伴,最重要的还要去坚持才能学好,四者缺一不可。
其实从蕴蕴的第四次英语学习开始,我们的学习方法、理念都没问题了,但还是没能好好坚持。最大的拦路虎不是别的,而是孩子的抗拒心理。如何减轻孩子的抗拒心理、坚持下去?这是我们需要考虑和解决的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
这次根据孩子心态、孩子的学习习惯、孩子的学习情况、家庭环境等做了全方位的考量。这次我们仍然需要遵循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听-说-读-写”的顺序,但现在走纯原版路线,对于马上升入初中的蕴蕴来说,在应试方面是有风险的,但是,要说完全放弃,又还是舍不得,毕竟放弃原版就等于放弃了建立英语思维的可能性,走上纯应试英语的老路,对于生活在当今全球互联网世界村的孩子们来说,实在是有点遗憾。于是,我们这次选定了应试和原版并行的路线,原本我们选择的英语朗读材料是有4个备选的:英语课本、新概念英语、牛津树、RAZ。后来,执行了一个多星期后考虑到,学校已经有英语早读,英语课本内容又很简单、琐碎,就没必要再占用家里的朗读时间,而牛津树内容对于蕴蕴来说偏幼稚和无趣,就把这两种材料去掉了。家里的朗读只留下了的新概念英语和RAZ两种材料同步进行。
二、为什么选择新概念和RAZ?
选择的新概念英语是应试的经典教材,可以精准:“结构化输入”:
1、每课聚焦1-2个语法点,新概念强化语法深度,经典句型永不过时,对应试很有帮助。
2、每课都是经典句型高度场景化的可理解输入。
而我们对于建立英语思维的可能性并没有放弃,而RAZ的海量、浸润式输入无疑是最好的材料。
1、RAZ覆盖2000+主题,包含各种种文本体裁,非虚构为主,RAZ海量阅读,可以打开认知新维度、培养语感直觉。而侄女儿又一直对科普内容很感兴趣,RAZ可以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拓展知识面。
2、通过螺旋上升的复现机制,实现词汇自然内化,不需要死记硬背也可以增加词汇量。
新概念是骨骼:用严谨的语法体系支撑精准表达。
RAZ是血肉:用鲜活的语言材料构建真实的英语思维。
同步学习是在“游泳中学游泳”的同时,获得“动作分解指导”,避免盲目试错消耗大童宝贵时间。这种策略特别适合需要兼顾应试提分与真实能力提升的高年级学生。
三、为什么针对这个情况,要用跟读方式解决?
对于高年级大童学习英语来说,最最重要的就是鼓励他们坚持。首先是降低他们的抗拒心理,让她认知到,英语必须学习,没有什么可商量的余地。这个认知过程既有家长强制理念的输入,也要有良好亲子关系去缓和,又通过坚持带来的效果进一步减轻孩子的抗拒心理。
另外,还可以想办法降低英语的学习难度。帮助他们找到简单、可执行的学习方式和工具。大童抗拒学习英语无非就是英语听力不好、词汇量少,造成的心理感受很差。这时候找个合适的英语学习工具就很有必要,英语APP可以跟读,可以把阅读难度降到最低,不认识的词还可以直接点击查询读音和释义,还可以添加生词本。跟读不仅仅降低了阅读难度,更重要的是想要跟着读首先得听,听清楚了才能读正确。所以,跟读是做了“听+读”两件事。
英语和中文的朗读,需要熟悉到背诵的内容,我们采用的是经典的337朗读法,朗读流利起来后就换新内容。337朗读法简单容易操作,比起艾兵浩斯记复杂的忆曲线的记录表可执行度高很多。
我对她的跟读也没有做任何要求,只要每天的早晚英语朗读各10分钟。只要是读了,并且每天把朗读的录音音频发给我,就算完成任务了。哪怕她在录音中用各种奇怪声音、语调的朗读,她经常能读得把她自己给笑喷了,我有时候在吃饭的时候播放她的朗读录音,我的家人们听了也会笑得很开心。
我听了之后,有时间的话就会给她做一下纠正,前期通常为了让她意识到我在认真的听她读,听之后我就会很详细和频繁的纠正她。而后期她养成朗读习惯后,跟着APP会自己慢慢纠正朗读之后,我就降低了纠正频率。再到后来我就慢慢放手,每天收取录音后略微听一部分,然后打卡记录了。
一般蕴蕴前三天需要先在英语学习APP上跟读,跟读得生词、节奏都比较熟悉后,第4-7天就是自己朗读。 早上朗读比较枯燥的新概念英语10分钟一般每次可以朗读三四课内容。晚上朗读RAZ10分钟,原本是没让她用337朗读法的,可是蕴蕴的词汇量偏低,不认识的单词多,所以她把RAZ也用了337朗读法,我也就随她了。
经过这几个月的朗读,蕴蕴说她的英语听力辨音能力明显提升,听力基本上全都能听懂了。而词汇量、语法能力在做填空题和仿写小作文时,都感觉又明显的提升,这些方面的试题都几乎不再出错。有时候英语阅读理解也会遇到需要转弯的问题,偶尔会错一两个题,考试大多都是在95-100之间徘徊,她自己对这很满足,可是英语老师对她的英语要求是每次都满分,哈哈。
我们不再强求听力先行,退而求其次的“听读同步”,这虽然不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方案,但却是目前最适合蕴蕴的学习方式。这次不求快、不求好,但求长期坚持、细水长流,让她把朗读、阅读养成一个固定的小习惯之后,再说其他。目前的英语学习对蕴蕴来说,谈不上有多大兴趣,但是已经养成习惯,不再抗拒,每天都能坚持得很好,这就已经很好了。周末跟蕴蕴聊到这次的分享,她说:“想学好英语,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说简单,是因为坚持听和读就行了。说难,是因为很多时候不想去听读,那想学好英语就很难。”其实她对正确的学习方法,心如明镜。难在坚持,不少孩子在我管理能力都比较弱,养成习惯之前都是离不开家长的协助和支持的。
蕴蕴学习英语的过程踩过无数的坑,每次的方法单看都是正确的,但是却都不太适合那时候的蕴蕴所处的境况,所以每个家庭在做英语启蒙方案的时候,一定要在遵循语言学习“听-说-读-写”的客观规律的同时,也别忘了用适合自家孩子的方法。别人家的方法再好都只是参考,一定要做适当的调整,制作适合自家孩子的方案。
当然,对于未来,我们期待的改变不是简单的分数提升,而是从根本上重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让英语从“学习对象”变成“思考工具”。用英语获取最新科技资讯、理解全球热点、参与国际交流时,语言便真正成为了打开世界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