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读过今日学堂张健柏校长写的关于儿童阅读的两篇文章,主要讲如何通过阅读来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和心理个性行为的。现将读文笔记整体分享给大家!
1.阅读按目的的分类及思维的分层
阅读按照目的分为三类:图消遣的娱乐性阅读,为提高能力的提高性阅读,培养良好思维模式和心理行为个性的教育性阅读。儿童阅读的最高境界就是培养儿童良好的思维模式和心理行为模式。其中,思维模式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一元思维、二元思维和多元思维。
2.不同思维的的有限培养时间及手段
但是,不用纠结于三种思维模式的区分。简单讲,小孩子在12岁之前的阅读主要是要培养一元思维,即要通过多看科学类和自然类的材料, 借助于对自然界一环扣一环因果链式的运行模式的解读,培养一条完整的、环环相扣的因果链思维模式,即线性的思维模式。12岁之后,可借助历史和文化典籍培养孩子的二元思维,即平面思维模式,它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孩子还小的话,知道这点就够了。
3.低年龄段孩子尽量少读文学作品的依据
根据孩子的天性,孩子小的时候尽量少读一些文学作品。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据道家“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思想。
简单地:顺则成人,逆则成仙。
详细地说:天道是追求平衡及和谐稳定的,认为“有余”和“不足”都是病态,都一样会造成不良结果。所以要“损有余以奉不足”。而人道恰恰相反,专门让“不足”的更加缺乏,让“有余”的更加多余,所以说人的习性就是放纵和沉沦的,“比而不周”的,专门自讨苦吃的。
通俗地说:拿老家种棉花来说,加上水施上肥之后,庄户人家是不会放任棉花自然而然的生长的,因为你若是不管它,它就会一直长个头,只长一些枝枝叶叶的。只有将这些枝枝叶叶在其刚刚萌生的时候把它掐掉,棉花才会开出花,结下果,长出你所想要的东西来。
总之,教育的含义,不是要顺人性逐流而下,而是要提高人性品质。所以往往要与日常的习性行为相反才行。
4.如何根据天道原则合理安排阅读,提升孩子的思维和心理行为水平?
儿童心理与个性有“动有余静不足、混乱有余有序不足、梦幻有余理性不足、行动有余思考不足”的特点,根据天道阅读“损有余”以“补不足”的理念,只有减掉儿童身上多余的习性,变得平衡,儿童才能够真正成长起来。如何借助孩子具备两点突出优势,促进儿童理性思维的成长:
(1)借助儿童对一切都好奇的心理、愿意学习的心理,拿自然科学百科读物,呈现这个世界本来的面目给他,他们会喜欢且愿意学。
(2)借助孩子喜欢模仿成人、可以在对成人的模仿中快速成长的特点,有意地提供孩子模仿和崇拜的成人形象和行为,也是让孩子迅速成长的一个手段。
如果看完上述答案,想必您大致明白根据天道教育的理念,怎样借助孩子的突出优势,通过提供孩子合适的阅读材料,弥补孩子理性、有序和思考不足了。
如想进一步了解,可在百度搜索《怎样阅读才能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心理行为能力?……天道阅读还是人道阅读》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