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愁没玩具玩:回顾2024年陪娃玩实验的心得

2020
2025-1-3 17:43 原创 · 图片16

感谢小编邀请,来写一篇2024年陪娃玩实验的回忆和心得。

很喜欢这句话:教育不是灌输,是点燃火焰。

与其说是玩实验,更多的是跟着书一起,中文科普拉认知+陪玩、或英文Non-Fiction文章拉NF词汇量+陪玩,通过陪玩吸引孩子的兴趣,获得更多动手方面的回忆。一本书读下来,认知也提升了,亲子关系也提升了,小朋友满满的快乐回忆。

一、玩什么主题?

我个人比较不喜欢“在各个APP闲逛、这里收藏一个实验、那里又收藏一个”。过于零散的信息,既不成体系,又消耗家长的零碎时间,增加时间成本。

目前我主要是跟着一些经典套系书,成套成体系的陪玩。套系书大大节省了家长的决策成本,又能铺开广度,让知识点先铺网、再连线,最后挖掘出孩子的兴趣点。

套系书(中文/英文):水先生

5级1Mr. water's fantastic journey402人有 · 评价340Agostino Trainoscholastic

英文版水先生的兰斯400L-500L,AR范围2.5-2.8,没看到有人把它分类在“桥梁书单”,但在我眼里是我家继温妮女巫之后,第二套最喜欢的“英文桥梁书”了。字数篇幅拉上来了,没有科普生词。当时小朋友年龄在3岁6月-3岁8月左右,这套书的 两箱实验材料都买回来了,反反复复跟着实验包,边玩边看边重复读,喜欢了两三个月。从最初的英文吃力地听完一整本,到两三个月后轻松驾驭这个篇幅,大部分是因为对实验的期待,拉着他前进的。

水先生实验包陪玩

16本书,书后也有实验、配套实验礼盒也有实验,种类太多,以至于当时我还做了个记录表挨个打卡(下图后来没更新了,有些忘了打钩)。

实验打卡记录

套系书(中文/英文):OKIDO杂志

OKIDO 2024
共12本书 · 12本有推荐语

OKIDO是一套STEAM导向的月刊杂志,里面有科普、实验、手工、绘画。我订的是英文版的OKIDO杂志。也有看到过引进后翻译成中文版的套装。

春天,我们一起玩过水培胡萝卜头。OKIDO第128期还碰巧和小小牛顿STEAM套装书中植物篇的一本梦幻联动了,主题接近的可以一起联合阅读。

OKIDO实验陪玩:种水培胡萝卜头

夏天,我们一起玩水。一起体验沉浮,一起思考为什么“重物会沉下水,而重物放在小盘子、小船上,竟然不会沉”。

OKIDO实验陪玩:浮与沉

套系书(中文):小小牛顿STEAM

小小牛顿幼儿馆STEAM系列(全60册)1944人有 · 评价1436 · 书评3台湾牛顿出版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23年11月

套系书(英文):国外原版科学教材

4级Science Fusion: Student Edition Grade K 201523人有 · 评价19 · 书评1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Author)

原版科学教材很多,美国不同州用的教材也不一样,德州科学Science Fusion,加州科学Science A Close Look,等等,各有侧重点。

我对比过SAZ的GK-G2目录,和这本德州科学K的目录,在美国幼儿园阶段对自然科学的教学大纲要求,差不多都是这几个大方向。

划重点,幼儿园教材的干货精华,不在学生用书,在教师用书里。

例如这本Science Fusion K级,教师手册的画风长这样,适合幼儿园阶段的科普启蒙。

可以先备课,提前准备好陪玩思路,成体系的陪玩下来。废妈指数五颗星,我陪着玩了几课,后来没坚持下来。例如下图是我提前翻译好的第一章第三课的陪玩思路。存在手机里,玩一个打勾一个。

套系书:DK LOOK系列(英文)/DK奇妙的感官(中文)

6级DK Look I'm a Scientist105人有 · 评价36DKDK Children / 2017-06-06


DK奇妙的感官: 小小科学家232人有 · 评价82(英国)英国DK公司 编著,未读 出品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2018-11

DK LOOK系列4本,我买的英文版。同系列也有引进翻译成中文版。

刮风的时候,可以玩风的观察:

有一天我看天气预报发现台风快来了,于是紧急买了彩色丝带。等台风到的时候,趁着风呼呼的往家里刮,跟着书里制作Winder Catcher这一页,挂在窗前,观察风速。

制作Wind Catcher

盛夏酷暑的时候,可以玩冰块。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也引入了、撒盐融冰知识也引入了。

套系书(中文/英文):科一/科二

很经典的一套书了,中文版现在不好买到,英文版看的人比较多,好几本书都可以玩实验。

5,6级Let's Read and Find Out Science 系列 L1-28933人有 · 评价6754 · 书评16Dr. Franklyn M. Branley(作),Arthur Dorros(绘)HarperCollins

其他推荐

绘本别读完就收起来了,只要家长愿意发散思维,很多书都能玩起来。

一脚踏进物理世界: 省力的斜面1312人有 · 评价727[英]凯·巴汉姆 著;[英]迈克·戈登 绘;于水 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例如,《一脚踏进物理世界》套装。不是实验书,但是读到这一本的时候,我灵机一动,找出家里的乐高教育系列的斜面轨道,搭了高矮不同的两个斜面,玩了对比实验。

不同的斜面坡度,相同重量的车,从斜面滑下来到静止,哪个滑得更远?

相同的斜面坡度,不同重量的车,从斜面滑下来到静止,哪个滑得更远?

动手探索后,小朋友对这个现象又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小实验:对比车辆在不同斜面滑下来的惯性距离不同

最后推荐一本我家特别喜欢的一本绘本。这本书里的小朋友做实验反反复复失败了,非常逗。因为每一页都有实验步骤的思维框架在,读完后,发现小朋友不经意间也会有一些“实验思维”。

平时自主玩耍的时候,他会自己自言自语“设计实验”:“第一,试验内容是XX,第二,假设XX,第三,需要的材料是XX,第四,步骤1234,第五,试验结果是,实验失败!”有一天偶然看到,他想测试“手电筒的光线能否穿透过床底(落地箱体床,非高脚)”,在那嘀嘀咕咕的摆放手电筒,跑前跑后布置现场,然后大喊一声,实验失败!哈哈哈哈实在是非常逗。

5级11 Experiments That Failed15人有 · 评价8Jenny Offill(珍妮·奥菲尔) 著;Nancy Carpenter(南茜·卡朋特) 绘Schwartz & Wade / 2011-09

二、如何获取材料包?

1,跟着计划阅读的书+提前采购道具

上文提到的水培胡萝卜头、大葱,是从冰箱搜刮出来的,成本0元,本来它的归宿是厨余垃圾桶。

上文提到的彩色丝带,也是先翻了书,有了思路,在pdd搜丝带彩带,5块钱可以买到一堆。

还有家庭实验必备的食用色素,我试过不同实验盒赠送的色素,都不满意都扔了,都没有做糕点用的这种食用色素好清洗。可以直接去烘焙品牌里买几瓶基础色,足够玩一年的。

或者单独在淘宝搜索主题材料包。

例如,买过磁铁实验盒,跟着《小聪仔》一起感受磁性。

小聪仔科普版2023.6磁铁175人有 · 评价82


《小聪仔》磁铁实验

例如,买过造纸术材料包,跟着RAZ一起玩造纸。最后晒干了真的变成了厚厚的纸,小朋友高兴得连续玩了三天。

5级How to Make Paper (RAZ I)4745人有 · 评价3962 · 书评1


RAZ实验:造纸术

2,跟着套系书,买套装书的现成配套品

上文提到的水先生,有配套的实验礼盒,2个巨大的蓝色礼盒对应16本书的主题,32个试验,附带中文版16本书。我当时是单独买的英文版16本,实验礼盒只留下了材料包,里面带的中文版书籍就全新出二手了。

3,打开思路,从家里挖掘现有玩具。

像乐高、磁力片,都是开放式玩具,很多东西都能DIY出来。

例如,用机械乐高搭配绘本《电梯来了》,做电梯的对重与轿厢的上升下降的演示。

日本精选科学绘本: 电梯来了3771人有 · 评价2544 · 书评7(日)小轮濑护安 著·绘,荀颖 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04


陪玩:绘本《电梯来了》

例如,用乐高+磁力片,设计数感启蒙陪玩。当时小朋友刚3岁,玩HABA桌游“马蹄声声”时,对“筛子数字=前进步数”不太理解,我就用这个乐高低配版先玩玩“数与步数的对应”,之后再玩桌游就豁然开朗。

桌游 马蹄声声 HABA 432127人有 · 评价10


三、总结

孩子都喜欢新鲜,喜欢玩耍,天性都有求知欲,有好奇心。家长其实如果能做到下班后收起手机,全身心陪玩,就已经很棒了。观察孩子每阶段的兴趣点,追着兴趣走,追着孩子眼里有光的时刻走,各家孩子喜欢的实验都各有不同。

在小超市买个十元钱的声光电玩具,玩几天扔了,孩子也是一种开心。

准备一包十元的实验道具,一次性材料玩几天扔了,孩子也是一种开心。

孩子的快乐很单纯,不昂贵,哪种快乐更好呢?


回应6 举报
赞52
收藏146
19天前
喜欢这篇分享
18天前
你写的太赞了
18天前
小孩子三岁半,设计了实验好像都不按照引导走,比如颜色混合的实验,最后都是自己在玩倒水的游戏,根本不关注颜色变化😅不知道你们孩子是否会这样,还是说因为孩子年龄太小
17天前
川宝 小孩子三岁半,设计了实验好像都不按照引导走,比如颜色混合的实验,最后都是自己...
太正常啦,我们也是三岁出头玩这个,过去十来个月了,他前几天还嚷嚷着想玩色素实验。明明就是想玩水,和你们一样的😂
一,按孩子的节奏走,关注点在玩水就让他玩个够,等他开始好奇了,再一起思考,一起验证混色的结果。
二,实验不是一次结束的,可以多次玩,螺旋上升。也许第一次关注点在倒水,第二次关注到颜色变化,第三次关注到三原色搭配后的结果是固定的,好奇心来了,会想去验证结果。第五次也许会好奇,为什么玩到最后是一桶黑水。这也是一种螺旋上升。
三,我们主打一个陪伴的角色,不是教师,不用像上课一样按大人设计的步骤一二三来走
16天前
LouiseLu 太正常啦,我们也是三岁出头玩这个,过去十来个月了,他前几天还嚷嚷着想玩色素实...
很赞👍我们今天开始读了一下水先生的实验,小孩子还挺喜欢的哈哈,谢谢推荐
14天前
太棒了,收藏参考。
发布

推荐阅读

LouiseLu
LouiseLu
2020
作者热门日志
2024年终回顾  赞27 · 收藏54 · 评论6
3岁8月-月底总结  赞2 · 收藏8 · 评论12
3岁5月-月底总结  赞2 · 收藏4 · 评论4
3岁3月-月底总结  收藏3 · 评论3
本文目录
01/ 一、玩什么主题?
02/ 二、如何获取材料包?
03/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