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填欠了很久的杂志的坑。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杂志季了。我知道你们早就等不及了。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发现了,这几个月我一直在准备杂志测评的事儿。
本来这篇杂志的测评文想等双十一的时候再发,到时很多杂志会打折,力度还不小,比如万物去年就打了五折。
但后台一直有同学在催,所以我就赶紧先推出来,给你们的杂志订阅一个参考。
这次推荐的杂志涵盖0-18岁,推荐的也都是我在几百本杂志里精挑细选出来最值得订阅的杂志。
这一次的测评就从0岁开始,一直到初高中阶段。文学和科普都会涉及。
说是测评文,其实有些杂志确实是劝退文。
0-2岁组
《卜卜》
发行:江苏《东方娃娃》期刊有限公司
全年12期,每月两期,包括科学刊和故事绘本刊。
推荐理由:0-2岁最好的中文儿童刊物
《卜卜》每月虽然只有两本,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做的很用心。
科学刊包括了0-2岁幼儿发育的方方面面。动物,地理,生活,逻辑,游戏,创意,等等都有涉及。
故事刊精选了国内外优秀绘本作家的作品,每一篇都暖萌动心。
纸板书的设计,很适合0-2岁小宝宝翻阅。
推荐指数:五颗星
订阅建议:0-2岁小宝宝,如果家里没有适合的杂志,《卜卜》是不错的选择,够适龄。3岁的小朋友有些低幼了。
2-6岁组
《东方娃娃》
发行:江苏《东方娃娃》期刊有限公司
四刊,智力刊、创意美术刊、绘本刊、幼儿大科学刊各一刊
推荐理由:前沿科普+经典故事,内容全面适龄
关于东方娃娃的详细细节,大家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推文,写的还是蛮用心的(戳蓝色字体):
这次《东方娃娃》因为赠品问题出了一些乌龙,是我工作的失误,在这里跟大家道个歉。
如果对赠品有疑惑的亲们,一定记得要私信我。
订阅建议:东方娃娃绘本刊文字量不多,每页一到两行,适合3岁以上有一定阅读基础的孩子自主阅读,或者2岁以上亲子阅读。
《东方娃娃》很适合培养小朋友自主阅读的能力。现在赖赖看娃娃的速度可快了。
赖赖和我都超喜欢幼儿大科学刊里的小实验,3岁的小朋友需要大人的帮助,5岁小朋友应该可以自己动手。
老母亲被逼在台灯微弱的光下做太阳能发热实验……
创意美术刊稍微难一些,赖赖还不能独自完成,不过不妨碍她超爱美术。
(对了,我这里有一些编辑老师寄给我的过刊,如果对《东方娃娃》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留言,我给你寄一些,数量有限大家先到先得哈哈)
《故事飞船》
发行:《看天下》杂志社
刊本:每月两期(过年只有一期)
推荐理由:神奇校车式科普+法式高颜值
《故事飞船》最大的优势除了高颜值(法国的杂志和绘本颜值都不错的),还有就是科普做的很棒。
《故事飞船》的科普跟《东方娃娃》不同。
娃娃的科普更多的集中在自然,博物馆,动物植物等。
飞船的科普更像是神奇校车的风格,更偏向科学。适合再大一些的孩子。
《故事飞船》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随刊赠送的APP年卡简直超值:
订阅建议:东方娃娃适合刚开始识字阶段的小朋友自主阅读或者亲子阅读。
如果阅读量和识字量已经有一定基础了,推荐故事飞船,内容会更丰富一些。
飞船详细的介绍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推文(戳蓝色字体):
【故事飞船团购】太美了,这份杂志,100万欧洲妈妈的选择,配得上这个时代的审美
放一张对比图你们就一目了然了(上面是娃娃,下面是飞船):
可以看到,飞船的阅读要求比娃娃高一些。
《环球少年地理幼儿版》
跟《东方娃娃》和《故事飞船》不同,《环球少年地理幼儿版》是一本纯科普杂志。
《环球少年地理幼儿版》是《环球少年地理》的低幼版,适合3-6岁孩子科普启蒙。
每月一期,每期两本,包括《环球少年地理幼儿版》和《动物总动员》互动游戏书,里面有很多涂色,贴纸,迷宫等游戏。
《环球少年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版的中文版。
每期70%为美国国家地理KID全球同步发行的原版内容,30%为中国科普专家撰写的中国原创内容。
内容涵盖自然,动物,地质,科技,人文历史,流行文化等领域。
推荐指数:五颗星
订阅建议:4岁+自主阅读或者,3岁+亲子阅读
6-12岁组
6-12岁,强推多看科普杂志。
现在的小朋友读故事类书都没什么问题,但科普这块儿都还蛮缺的。
不过好消息是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开始慢慢重视起来。
但重视不代表盲目,科普杂志比故事书要难选择很多,一不小心买回来就会积灰。
关于科普杂志,更需要一些实用的建议。
《环球少年地理》
这是我强推的一份很适合6岁+小朋友的杂志。
《环球少年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以自然和科学为主题。很适合6岁以上小朋友阅读。
文字量有一些,但是文字不难读,配上美国《国家地理》的配图,整体增色不少。
选题上,也都是小朋友喜欢的角度。
推荐指数:五颗星
订阅指南:有一些科普底子,阅读习惯比较好的小朋友可以从5岁开始,也很适合亲子阅读。
具体可以参考我之前的科普书单(戳蓝色字体):618没发挥好,都是因为这份0-12岁科普书单来得太晚了!,难度跟《小牛顿》差不多。
《万物》/(How it works中文版)
每月一期,一年12期
推荐理由:定位于8-15岁的纯科普杂志
这是我吐槽比较多的一份杂志。去年风很大,几乎人手一本。
《万物》的官方推荐订阅人群是8-15岁的中小学生。但好多4岁孩子订阅的。你们真的太着急了……
《万物》的定位:讲述万物背后运转的科学原理,横跨七大学科,涵盖环境生态、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太空探索、自然科学、历史人文、生物医学等各领域。
它瞄准的是国际上最热门的一些科普知识和现象,比如嫦娥五号探测器,核反应堆,放射性物质,机械人,切尔诺贝利等。
这些话题确实很火爆。国内这个年龄段的科普确实比较空缺。
但我很难定位《万物》的阅读人群。
虽然它涉及的题材都很高精尖,但很多问题又只是点到为止。完美的诠释了“只告诉你有什么,但不告诉你为什么”。
读《万物》的感觉,不像是在读杂志,更像是在读报纸的一则小简讯,不会涉及前因后果。
年龄稍小的孩子会觉得没有背景知识读不懂,年龄稍大的孩子又觉得不过瘾,说的不够透。
《万物》的图很精彩,但是文字配不上图片。翻译实在是太晦涩了,浓浓的谷歌味儿。
我随便摘抄一份你们看看:
“在今年4约美国物理学会的会议上,事件视界望远镜团队在报告中表示,更精细的图像,以及正在制作的黑洞影片,都将有助于解释黑洞是如何吞噬周围旋转的热气体环的,以及黑洞是如何产生具有星系尺度的高速明亮物质喷流的。”
坦率说,我读了好几遍都没看懂这段话具体说的是什么。
好的科普不是这样的。好的科普不光内容要好,文字也要通俗易懂(我们老母亲的要求就是这么高)。
同样是黑洞吃胖的问题,《平博士密码》有一集专门讲宇宙变胖,真的很通俗易懂。
这类问题还蛮多的。感觉好好一份杂志,败给了翻译。
我仔细研究过《万物》的作者署名,发现所有文章只有作者,没有译者。
同样是英文刊的中文版,《好奇号》就好很多。
最新一期《好奇号》的《muse》的很多篇译者是大萝卜,《face》的很多篇译者是是扣肉和青菜。
虽然听起来像是在报菜谱,但《好奇号》在可读性上甩《万物》好几条马路。
科普杂志毕竟不是专业文献,杂志最大的价值是传递信息,尤其是给小朋友看的杂志,要小朋友能看懂。
当然如果作为泛读杂志,随便翻翻倒也无妨,不过我不建议大家盲目跟风。
而且《万物》还蛮常做活动的,去年双十一就是五折优惠,今年应该也会有大的折扣力度,不妨等双十一再看。
我更建议大家直接看原版的《How it works》(原版的缺点就是字体太小)
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推文(戳蓝色字体):开团| 这个暑假有了它,手里的其他书都不香了!
《好奇号》/《蟋蟀杂志》中文引进版
发行:少年先锋报
每月一期。一年12期。
推荐理由:《好奇号》全书128页,涉及科学、历史、文化、文学等多个领域,很扎实。
《好奇号》摘取《Muse》,《ASK》,《Faces》,《Dig》,《Cricket》5本杂志的精华。
少儿科学类的《Muse》(聚焦前沿科学)
科普+艺术的《ASK》
世界文化类的《Faces》(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然风景和民俗文化)
少儿文学类的《Cricket》
《万物》和《好奇号》都是国外原版杂志的中文版。从不同程度上来说,都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缺。
相对《万物》,我更喜欢《好奇号》一些,《好奇号》探讨问题更深一些。
比如《好奇号》9月刊《Muse》话题围绕“钱”展开,连着好几篇都是相关话题:
可读性比《万物》更强。
《万物》和《好奇号》比较:
定位不同:《万物》定位是纯科普,聚焦全球顶尖科学问题。
《好奇号》涉及面更广,人文自然科学地理文学都有涉及。
深度:对一个问题的探究,《好奇号》更深一些,我个人更喜欢《好奇号》。
适合人群:《万物》和《好奇号》都适合小学生以上。
更推荐《好奇号》。
推荐指数:五颗星
订阅建议:8岁+以上有一定阅读基础的小朋友。
《儿童文学》
发行: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推荐理由:《儿童文学》是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于1963年共同创办的杂志,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一面旗帜”。
以短篇文学故事为主。
《儿童文学》分少年和童年。
少年包括经典版+选萃版,适合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读者。
注意,《儿童文学》以文字为主,不是绘本,不适合低龄小朋友。
经典版包含全国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小说、童话、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
选萃版精选古今中外精品力作,包括很多名家作品,比如丰子恺,鲁迅,曹文轩等。
丰子恺作品
鲁迅作品
童年包含时尚版+美绘版,适合小学低年级阶段小朋友。
童年虽然是绘本刊,但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绘本,文字比较多,阅读难度跟小学课本差不多。
适合阅读力强,6岁+的小朋友,或者小学低中年级的孩子。
6岁以内的小朋友不建议订阅。
订阅建议:6岁-8岁建议订阅《儿童文学》童年。
8岁+建议订阅《儿童文学》少年。
《小读者》
发行:中国报道杂志社
每期精选约50篇故事,分8个版块。文章500-2000字的篇幅。
《小读者》收录了很多小读者自己的作品,配上名师讲解,让杂志更像是一节作文课。
我觉得可以作为《儿童文学》的补充,《十月少年》的衔接。
可以引导小朋友给《小读者》投稿,提高小朋友的写作积极性。
每一篇投稿都有专业的老师指导,这是《小读者》跟其他杂志的不同。
推荐指数:四颗星
《十月少年》
推荐理由:纯文学刊物,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先生担任主编,面向8至13岁的儿童读者。
是十月杂志的儿童刊,也叫小十月。
和《儿童文学》主打短篇文学故事不同,十月少年主打长篇文学故事。
长篇有多长,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
2020年8月刊的长篇《风山的狼》有58页,内容几乎占了全刊的一半。
作者格日勒其木格·黑鹤2017年获得第二届“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
格日勒其木格的风格跟沈石溪相似,都是以写动物小说见长。
作品经常发表在《十月少年》《儿童文学》等杂志。
实际阅读年龄建议10岁+。篇幅确实蛮长的。
不要被精美的图画迷惑了,图画只占了很小很小一部分内容
杂志每期文字量约十万字,包括中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童话,诗歌等。
单期定价25元/本,相对于他的内容,还是挺值的。
推荐指数:五颗星
订阅建议:很多公众号在宣传的时候突出《十月少年》的文字美和图画美。
但《十月少年》的图画只占很小一部分,本身是纯文字杂志。即使是短篇,也在万字以上。
所以不建议低幼小朋友订阅。
适合10岁+以上有长篇故事阅读基础的小朋友。
《少年时》
少年时最后推荐,是因为少年时无论是难度,还是重量级别,都在这些所有之上。
硬核科普。刚开始读的时候蛮难的,但是认真读进去后,收获绝对不是普通科普所能比的。
关于少年时,我之前有过介绍(戳蓝色字体):
订阅建议:还是同样的建议:不太建议10岁以下小朋友订阅!
推荐10岁+以上有科普基础的小朋友。
除了文章介绍的杂志,像《中国国家地理》,《博物》,《孤独星球》都不错。
最近看了不少杂志,最终留下来的是这些我觉得很值得订阅的。
福利时间
依然是不白看时间!转发本文到朋友圈,说出你喜欢的杂志。
会收到我独家赠送的期刊,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