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部可以启发孩子气场的纪录片

2018-12-18 15:51 原创 · 图片6

前一段时间花编在征集影评,正好也马上就要放寒假了,就整理一下之前推荐给学生的一些国外纪录片,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气场”的纪录片。

相信正在带孩子学习英语的家庭中,一定有一部分是计划让孩子将来出国留学的,出国留学一定少不了申请的环节,其中领导力(Leadership)被越来越看重。

同时,也经常有一些家长反映,自家的孩子胆子太小、做事情总是爱磨磨蹭蹭、有爱哭的毛病……这些小问题等到长大后都会影响孩子的气场。

建议家长们有时间可以在家带着孩子看一下以下几个纪录片。

1、“目标感”

《马拉松精神》

Spirit of the Marathon

豆瓣评分:9.0

 

豆瓣网友“左宥”:“顶尖马拉松选手,伤病复出的昔日女冠军,普通人,通过挑战马拉松,突破自己,获得力量!”

本片讲述一群狂热跑者与马拉松结缘的经典故事。六位跑手的不同人生却展示出运动的根本意义——从不在于跑多长、跑多久,而在于参与跑步的人,为了冲向唯一的终点,究竟有多拼。

为什么要跑?

一位叫做Jerry Meyers的业余选手, 2005年已超过70岁。很多人问他:为什么还要继续跑?这是因为,他的女儿在去年看到父亲的跑步身影,觉得很感动,一起决定再跑一次。于是,Jerry和女儿一起练习、参赛,最后手牵手过了终点,画面非常感人。

再如Deena Kastor,04奥运女子马拉松铜牌选手,她状态神勇,屡破多项美国纪录,但美中不足,在2005年Chicago Marathon之前,从未赢过一个大马拉松比赛。Chicago冠军成为她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但比赛前却意外受伤,使她两个月无法跑步……

本片想告诉每一个仍在路上摸爬滚打的人:你树立过的目标,一定会带你去到想去的终点。有些人快,有些人慢,不要紧,只要最终能到达就好。

观看地址:

http://video.tudou.com/v/XMTc4NzA0NjQ4NA==.html

2、“热忱”

《巴西足球的灵魂 》

Ginga

豆瓣评分:9.2

 

豆瓣网友“突然的自我”:不仅仅是技巧,这是一种爱,一种灵魂。

说起巴西,你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词语是什么?相信很多人会说,是足球,是热情。没错,巴西人的生活贫穷得捉襟见肘,可恰恰是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却走出过罗纳尔多、里瓦尔多、小罗、卡洛斯等多位耀眼的足球巨星。

本纪录片由巴西经典电影《上帝之城》的原创人员拍摄。在纪实镜头下,这块土地上的足球无关胜负,只关乎于技巧、快乐、感情和荣耀。7个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的巴西少年,他们始终对足球有矢志不渝的追求和热情。而如果你问为什么,他们也许还是用两个词回答:是足球,是热情。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叫做保罗·凯撒的球员,他曾说:“我敢与罗纳尔多对脚。”参加葡萄牙人队的选拔的他,名单中并没有他的名字。保罗家很穷,有时候只吃晚饭不吃午饭。如果吃了午饭,晚上就要饿肚子了。说话的时候,他正在停车场指挥车辆停靠,赚钱贴补家用。
 

但这种贫困,却没有夺取他对足球的热情:他始终坚信,总有一天,自己真的能和罗纳尔多对脚。

这样的坚持,值得吗?也许这是他们自己也无法回答的,因为在这些少年眼中,屡败屡战也是一种爱的方式,只要勤劳地爱下去,就不枉一生,终会被记住。
 

观看地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599970/

3、“毅力”

《攀登梅鲁峰》

Meru

豆瓣评分:9.1分

 

豆瓣网友“噗呲噗呲好多鱼”:“喜欢这部片子,对自然的敬意,对信仰的追逐,随着镜头感受登山者的每一步,还有吉米看似平淡的讲述,遗憾的失败,突然的灾难,登顶的喜悦……”

在片中,三位对攀登上瘾的主人公——Conrad Anker、Renan Orzturk、Jimmy Chin参与了几乎不可能的登山计划:攀登梅鲁雪峰的鲨鱼鳍(Shark’s Fin),这可以说是喜马拉雅山区最难的技术攀登路线。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恣意地生活却又尊重生命的本能,我们大部分人,也许此生都无法企及这样的高度,但看到他们站到山顶时,内心依然充满了感动。他们就像人类的挑战使者,要代替我们去看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不是要证明我们可以征服大自然,而是要证明人类的毅力永无上限。

很多人以为,登山的人只在那生命开玩笑,可这三位登山者在片中传递的却是——他们是行走在生死边缘,但从不越界,不会因为膨胀的自信心就把生命抛之脑后。这种极强的控制力和时刻保持冷静的心理素质,才是孩子们要学的。

观看地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095426/

4、“团队合作”

《走钢丝的人》

Man on Wire

豆瓣评分:8.2

 

豆瓣网友“肥皂侠”:“戏谑中的崇高和勇气 以及巅峰后的失落与厌恶。”

本片曾获第8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不过要注意,此片讲述的故事虽然很壮美,但却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1974年8月7日,法国杂技名人菲利普·珀蒂在纽约世贸大厦和双子塔、两座高达110层(412米)的大楼之间,完成了一次令人叹为观止、心惊肉跳的壮举——他搭起了一条横跨天穹的钢索,毫无保护地恣意行走。但是,虽然突破了层层关卡,完成了疯狂而危险的举动,但是他却让所有朋友走向了绝望与他决裂。

走钢丝,是这个25岁男孩的终极梦想。当然,能做成这件轰动的“艺术犯罪”,自己不行。为了帮助菲利普实现梦想,其中一个朋友,甚至因为在世贸帮菲利普走钢丝而被美国政府驱除出境。然而,菲利普面对这群朋友,根本毫不动容,他甚至觉得,这只是一堆工具而已。

我们要学这如何树立自己的目标,但是也要懂得: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梦想。有价值的团队合作,才能让人不断超越自我,反之,也不过是一场虚假的繁华。

观看地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415303/

5、“改变世界”

《学习的理由》

 If there is a reason to study

介绍本片之前,先与大家分享一组数据:在中国台湾,三成中学生没有人生方向,近半数大学生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好像说,何止是台湾,大陆难道不是这样吗?

一名叫做杨逸帆的少年,在14岁时就决定扛起摄像机,以身边的台湾少年为主角,拍摄一部以“学习的理由”为主题的纪录片。

初二的时候,杨逸帆提出了一份“台湾教改企划案”,是台湾“反基测”的标杆人物。“基测”相当于大陆的中考,是台湾学生升高中的必经之路。有一天,他听到一位女同学对轻描淡写地说“能考上什么学校就上什么学校呗,考不上就去混社会”,他才惊觉:我们的教育正让孩子变得优秀而茫然,就像一群随大流的“绵羊”。

于是,他开始拷问自己,也拷问台湾的教育:我们如此拼命地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成功、优秀的定义又是什么?

这位少年的小小举动,未必能改变世界,但它起码会引发人们的思考,让同龄人明白到:在拼命奋斗的同时,记得看看脚下的路,以及自己的选择。

观看地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n4Owtz9ZWA

6、“谦虚”

《就是这样》

This Is It

豆瓣评分:8.7

 

豆瓣网友“正刚”:“对MJ和所有的参与者感到敬佩,这是一种谦逊隐忍而又精彩迸发的状态。这太迷人了。”

在很多人眼里,迈克尔·杰克逊离经叛道,一生都处于不断的流言蜚语中,似乎很难相处、恃才傲物,正如他说过的一句话:“印刷成文不能代表它们就是真理。”

2009年6月25日,一代流行巨星遗憾陨落,原本计划在2009年夏天举行的名为“This is it”演唱会无法如期举行。此前,杰克逊已为此次演唱会进行了大量彩排工作,整个过程都被记录了下来。本片通过这些片段,把舞台后他不为人知的一面重新展现出来。

在片中,杰克逊能为键盘一个节拍的渐变跟键盘手掐老半天,直到恢复到他想要的“唱片中的样子”;他在彩排时说的最多的话是“这里可以更好一点”和“再来一次”,其对待音乐的痴狂和热情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程度。

而与对待工作的严苛相对应的,是他对待工作人员的谦和——他在要求改动或重来时一定会说“all for love”和“god bless you”,语气温和而虔诚,这种懂得感恩的心实在弥足珍贵。也许,正因为这种充满魅力的性格,让他成为永远的传说吧。

观看网址:

http://www.iqiyi.com/v_19rrifvn7j.html

7、“遵从内心”

《身份的焦虑》

Status Anxiety

豆瓣评分:8.2

 

豆瓣网友Renzolla:“讲述人们对于自我价值的判断以及外界如何影响我们对于自己的判断,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很有启发性。”

英国鬼才作家阿兰·德波顿的著作,一直畅销全球。他擅长用有趣、睿智的语言讨论深刻的问题,这部纪录片,就是根据他的一本书《身份的焦虑》而改编,里面探讨的问题,都是孩子们会思考、大人也未必能回答的问题: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赚钱能让我们更快乐吗?

真正的成功是什么?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非常值得我们去反思。在片中,阿兰采访了不同阶层的人,比如,波西米亚人就特别超凡脱俗,他们不追求物质,只在乎内心的安宁。

事实上,阿兰·德波顿从未打算为我们提供答案。在他看来,遵从内心才是一个人最应该做的事情。那些看起来伟大的人,除了能力卓越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很少被外界干扰,而是反求诸己,去发现内心最渴望的东西。只有当你敢于遵从内心、对自己诚恳时,才会体验到幸福的滋味。


回应8 举报
已赞78
收藏901
7年前
好文!👍👍👍👍
7年前
淘淘夏奇拉 好文!👍👍👍👍
谢谢喜欢😄
7年前
求马拉松精神的链接,文中给出的没有了
6年前
第四部有对应的绘本:高空走索人,可推荐同步阅读
6年前
谢谢分享,收藏了
5年前
太棒了
5年前
脚步好快哦,跟不上节奏,每次看你,收获都很多。感谢分享。
3年前
感谢分享,周末和孩子一起看。
发布

推荐阅读

Amanda 老师
Amanda 老师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