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辨别善恶,不轻易被怂恿,我们可以这样做(附思维训练题)

2020-7-14 09:10 原创 · 图片5

六六是一个很善良的孩子。 
 

即便是编一个故事,故事里的坏人也是会变成好人的,大灰狼会和小红帽成为朋友,恶龙最终带着公主飞翔。

故事天真,美好,没有恶。

直到有一天,在她编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后,我很认真地看向她: 宝贝,你不能真的认为所有人都是好人,因为坏人真的存在,他们就是会去伤害别人,而我们要过得快乐幸福,不应该指望坏人会变好,而且应该让自己变得更有智慧,更能认出坏人,更能打败坏人。

我从来都很小心翼翼地对待孩子这份纯真,尽量呵护,尽量认同。

即便是这次和孩子说了这句话以后,我也常常在想,我是否太过于击破孩子的想象,过早将她丢置于生活的真相中。

后来,看到了关于蓝衣女孩的新闻,我忽然释然,我没有错。

与其将孩子放在玻璃罩里,还不如提前练习,如何面对这个社会。

这个社会美好,有爱护我们的人,有我们为之努力的欣欣然的未来。

孩子遇到的老师,孩子的朋友的父母,都让我们时刻感谢命运的恩赐。

但,硬币永远有两面,太阳也永远有照射不到的地方,何况人心。

我们曾争辩人性到底是本恶还是本善,但真正认真严肃地思考,还是在有了孩子以后。

你放心让孩子面对这个世界吗?

又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告诉孩子这些真相?

一、善与恶同样存在,概率相等。

在《隐秘的角落》里,男主一直以善的姿态出现,彬彬有礼,爱岗敬业,照顾家庭,直到他认为作恶是必须且唯一手段后,恶才真正展现出来,而即便作恶后,男主也曾为他人付出过善意。

我们该如何判断他的善与恶?

这次蓝衣女孩的事情,更是让我心惊。被人怂恿,被人挑唆,大概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遭遇过的事情,而那时的我们,大多年幼无知,无从判断这件事情是否正确,是否危险,而只是在一时的语言刺激下便采取了幼稚且危险的行动。

这个世界不是甜甜圈,不是糖果塔。

我们要告诉孩子,坦然地,真诚地告诉他们,这世界有美好,同样也有邪恶。

有美丽的公主,也有并不善良的公主,有英俊的王子,同样也有并不善良的王子,决定一个人是否善良,不在于身份和地位,而在于他的智慧和选择。

我们选择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孩子,也就不会害怕丑恶。

我们选择变得更加智慧应对人生,孩子,也就不会变得愚钝。

二、价值观的引导。

培养孩子的价值观,人总会因为自己的选择得到一些东西,同时也失去一些东西。但重要的是,我们更重视什么。

有一次,六六听了武则天用诗歌选拔人才的故事后问我: 如果有坏人想要做官,他就努力地学习作诗,那他能当官吗?

我便给她讲了唐朝诗人宋之问和杜甫的故事。宋之问,这个 写下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诗人,他确实靠自己的诗获得了很多荣耀,可他留下来的,除了一些诗篇,还有他响当当的臭名声,他投机取巧,卖友求荣,最后被皇帝赐死。反观杜甫,他的一生连锦衣玉食的边都没沾到,颠沛流离,晚年更是贫病交加,他最后死的也很凄惨,饿了五天五夜,有人给他送来牛肉和酒食,结果他一下子吃太多,撑死了…可他的才华和人格,一直被人纪念。他的小茅屋被风给吹破了,他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还是惦记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因为这份心胸,他足够伟大。

我和六六说了自己的结论:坏人只要做了坏事,就一定会被人发现,只不过是迟和早的问题,他也许能获得一时的成功,但最后,还是会惨败。

我们应当不断学习,培养自己的智慧,成为更有才华的人,但首先,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 做一个善良的人,应该是我们的追求。

而这样的价值观,是将陪伴我们一生的根基。当我们颓颓老矣,不会因为一些事情而悔恨,也许我们平凡,但我们活的很踏实。

《奇迹男孩》里校长有句话:在善良和正确之间,选择善良。


我认同他。 
 

三、建立原则——不伤害他人,也没有人可以伤害你。

我们让孩子选择善良,但是,不代表需要孩子包容一切,而是,学会思考,学会选择。

学会基本的安全常识。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对于生活中的危墙,我们可以陪着孩子去理解和判断。

看得到的危墙——暴雨台风天的室外,快要倾颓的房子,没有护栏的高楼平地……

以及那些看不到的危墙——与成年异性处在同一个封闭空间,习惯抱怨和打击他人的朋友,一个不学习不思考的大脑……

学会判断一个人的善恶。

首先学着判断他的语言,他说的话是对的还是错的,是否会让你陷入危险。

再判断他的行为,是真的为了你好,还是经过装饰后的为了自己好。

学会判断是否提供帮助。

是否需要提供帮助,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不是一味的拒绝,当然也不会是一味的接受。

在授人以渔和授人以鱼之间,人们往往赞美后者,所以,我们更需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建立行为原则。我们的行为,并不是为了获得他人的称赞,而是因为,这件事对于你自己来说,是对的。

当然,也要学会合理的求助。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是否需要他人帮助,知道找谁求助,如何求助。

学会基本的安全常识,知道父母的电话,能够辨别危险场合,并知道如何处理,这绝对不是靠一时的聪明就能做到,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意识和习惯。

我会和六六讨论,为什么不可以接受陌生人的食物,而作为妈妈,我也不会随便给一个孩子食物,即便是身边朋友的孩子,我也会问过大人意见再提供食物。让孩子学会思考,了解深层次的原因,父母以身作则,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建立原则的前提。

善良是好的,但善良,绝不意味着成为别人懒惰、贪婪甚至是凶残的垫脚石,反而应该去正视这些事情, 帮助别人是好的,尊重自己同样重要,当两者发生冲突时,选择后者。

善良是需要智慧的。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善良的人。

比起全世界都变成美丽的花园,我更愿意听到孩子创造一个即便花园出现恶龙,也敢于斗智斗勇的故事。

当然,除了父母以身作则和日常需要和孩子聊天沟通培养孩子的善恶判断能力,我给孩子设计了一个“谁说的是对的”思维训练题,这些题目并不完整,也不完美,但我们应该尝试,让孩子学会对语言进行判断和思考,这是善恶的第一步。

这是其中的几页。



如果需要,请在系统育儿研究所公众号首页搜索“谁说的对”,即可获得下载链接。

系统育儿研究所 公众号介绍:

六妈:哲学硕士,喜欢透过现象看本质,系统地思考问题,最近沉迷于给孩子出思维训练题。

女儿六六,今年六岁,爱好:看书,交友,问问题。

此公众号主要记录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和六六的学习阅读经历以及一个孩子成长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六妈给六六出的各种各样的思维训练题。如有兴趣,欢迎关注。


回应3 举报
赞9
收藏34
5年前
谢谢分享(*°∀°)=3
5年前
谢谢分享学习了哈
5年前
谢谢学习分享了哈
发布

推荐阅读

夏林Shining
夏林Shining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