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海外出生的中国娃,九岁,目前就读于新西兰公立小学。孩子在学校用英文上课,在家用中文与家人交流。孩子的中文基本是妈妈利用各种资源教的,识字量和理解力基文学习越来越深入,且其他活动越来越多,妈妈发现孩子读中文的时间更少,意愿越来越低,毕竟中文更难学一些。于是妈妈就想到从家里的几百本中文绘本开始,从易到难,扩大中文表达的词汇量。绘本的英文版是从所在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借的。爸爸妈妈这一代从小就是有早自习晨读习惯的,而且语言的学习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由此把好的学习方法传给孩子。
晨读读绘本的原因是:绘本篇幅小的读一遍三五分钟,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大概十几分钟,中英两个版本读下来基本半小时左右,时间上容易控制。内容上,孩子先读了英文版,对故事情节已经了解,再去读中文版即使遇到个别不认识的字,她也能根据意思猜出来。再通读整句话后就加深印象,而且绘本的插图都很精美,可以帮助理解提高兴趣。这个朗读顺序是固定的。对于比较简单的文字,一般只让孩子读一次,复杂一些的故事,读完一次后孩子喜欢就再读一次。目前不要求背诵记忆,不要求读的有感情,胜在朗读量上。每天读完在小花生 app 上打卡,一个月下来孩子觉得很有成就感。首先做到在晨读这件事上不抵触,读到一定量后总会有质的飞跃。目标是家里绘本读完后,逐步过渡到中文章节书。保持住兴趣再开始加上古诗古文的朗读。
语言的学习方法都是相通的,举一反三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