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目前2周岁9个月,距离正式开始英语启蒙刚好半年时间。据我自己的估计,他听力词汇量是300+词汇左右。从开始启蒙到第五个月才真正开口说,到目前有强烈开口说的欲望,凡是碰到一个物体,他都要问我“这个用英语怎么说?”日常的对话就是“糖果,英语怎么说?"“饼干,英语怎么说?”“我回家了,英语怎么说?”“多多在画画,英语怎么说?”他的提问慢慢从单词过渡到句子。我想,他有点意识到英语是和我们平时讲的普通话不是同一样”东西”了。他的潜意识里有英语这个概念并且日常生活中凡是能用英语表达的,他都尝试着去表达。他爱上了英语,我的启蒙目的成功了一半。
作为英语专业出身的妈妈,我对娃的英语启蒙意识有点落后,两岁之前压根没有想到要开始启蒙(可能是一直想偷懒)。潘多拉本身是说话比较晚的孩子,两岁之前只会喊“爸爸,妈妈”,可以想象即使作为语言教师,我的内心还是焦虑的。直到2岁2个月,他才真正开始说爸爸妈妈以外的话,然后就是在一两个月之间,他的语言表达如火箭升天那样爆发,如此,老母亲在惊讶感叹之余,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终于是时候把英语启蒙这件事提上议程了。
潘多拉的英语启蒙目标是什么?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的娃一定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看到别人家的娃能开口说英语了,心里很着急,赶紧把娃娃送到机构去学,包括我自己,其实一开始也是焦虑的。有一天在小区里散步时,碰到一对母子,看起来还不到三岁的小男孩用英语流利地从1数到100。我拉着潘多拉一直跟在他们后面慢慢走着,一边听小男孩数数,一边心里又是羡慕,又是受到了打击。觉得自己作为英语老师,儿子却一个英语都不懂(两岁之前一个英语单词都没和娃说活,觉得还没到时候),何等的耻辱呀。于是,我决定要开始给潘多拉启蒙。但是,我到底为什么要教潘多拉英语呢?难道我的目标只是让他学会一些单词,一些句子?这些等他上了小学肯定也可以学会的呀。我真正想要的是是让潘多拉对英语感兴趣,爱上英语,把英语当成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我们平时说中文那么自然而不是像我一开始学英语那样,带着功利性的考试目的去学。只要娃开始对英语感兴趣了,还用担心他学不会么?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我这个目标达到了(老母亲深感欣慰)。
听力先行
潘多拉一开始的英语启蒙仅仅限于听。这是老母亲的直觉,认为直接给娃来点英文歌曲吧,毕竟他不会看字。可是,听什么?做了一阵功课之后,我选中了super simple songs, 简称sss。这些歌曲是在日本教英语的老师为非母语的孩子编的,词汇比较简单,曲调朗朗上口,既方便父母教也方便宝宝学。sss还有配套的动画,这对两岁多的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呀。潘多拉就这样开始每天看10分钟左右的sss动画,然后家里随时循环播放这些他听过的英语歌曲。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无比正确。市面上还同时流行的还有鹅妈妈童谣等英语歌曲,进行对比之后,个人觉得sss比较贴近宝宝的生活,更加适合小娃的英语启蒙。
听力先行这个慨念,后来我在读盖兆泉老师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得到了佐证(顺便提一句,对英语启蒙没有任何概念的父母读这本书会受益匪浅)。盖老师认为小娃的英语启蒙,听力应该放在第一位,听力能力永远要高于其他能力。读完盖的书,我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我们平时说的“听说读写”这个排序并不是随便调换的。后来,在潘多拉启蒙的第五个月开口说英语之后,我就更加认同这个理念了。只有宝宝听的足够多,他才有可能开口说,输出一定是建立在输入的基础之上的。潘多拉说出来的很多口语大部分是他在动画片里学到的,他唱的英文歌曲也是他平时听的。
听力既然这么重要,那要给宝宝听什么呢?如何听呢?相信只要有点英语启蒙概念的父母都听过“磨耳朵”这个说话。有些父母觉得自己给娃娃听得也不少啊,可是收效甚微。这就要取决于你给娃什么的材料“磨耳朵“了。选择磨耳朵的听力材料一定不能太难。所以,潘多拉在看sss动画时,我也会陪在旁边适时解释一下,这样他会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接下来就是次数的重复让宝宝吸收的过程了。不管在英语启蒙的哪个阶段,一定要保证听力的输入。
要先学ABC吗?
学习英语,26个字母的学习始终是绕不过去的,是必经之路,我们的疑问在于什么时候学。如果宝宝太小,2岁以下,我觉得先不着急学字母。如何学也是一个问题,毕竟小娃的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不够长,只能在玩中学。我家潘多拉两岁2个月开始玩ABCD的字母玩具,两个月的时间他快乐地就把26个字母全部记清了。他一开始玩的是大写字母,再后来多花一个月的时间把小写字母也认齐了(建议从小写字母开始学,因为孩子看到的英语单词大概率是以小写字母的出现的)。有时候他找某个字母找不到,我随便拿一个糊弄他,证明他是不可以随便糊弄的,他记得太熟了!疯狂地玩字母三个月之后,按顺序排列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了,他自己变着法子玩,从最后一个字母倒着排,老母亲震惊之余又很骄傲。把玩具丢给孩子,适时辅导一下,重复的次数多了,娃自然开窍。潘多拉熟悉了字母之后,还有一个收获就是,他开始注意到一些简单单词的拼写了,例如,他会自己说d-o-g就是dog,这同时也是在为将来拼写打基础呀,可谓一举两得。
绘本?分级阅读?如何选?
凡是入了英语启蒙坑的老母亲一定会有这样的纠结,到底是给娃看什么绘本呢?其实除了绘本,一条必经之路就是加入分级阅读。早在生娃之前,我就听到同事们在办公室讨论哪套书好,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牛津树系列。在开始给潘多拉启蒙之后,我各种刷公众号,才对分级阅读有了初步的概念。潘多拉的第一套分级阅读时海尼曼GK,他从两岁3个月开始,花了大概两个月的时间过了一遍GK;之后,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刷完牛1。从中学积累了不少词汇,比如颜色词和动物词。但是这个阶段我也觉得更重要的是他养成了阅读英语读物的习惯。我们一般是花睡前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坚持每天看一两本。年龄这么小的娃,要长期保持他的注意力太难了。但不可思议的是,潘多拉还蛮坐得住的。有一段时间,睡前看这些书看到拒绝睡觉(老母亲差点被骗了,还以为他有多好学,他其实只是不想关灯睡觉而已)。再之后,又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在平板电脑上刷完RAZaa-c级。五个月的时间,潘多拉竟然刷了四五百本分级阅读了。
分享一下,如何选择这些分级读物。鸡娃界流行的一个说法是,RAZ是分级界的爱马仕,牛津树是LV,海尼曼是Celine。这个分类当然是依据分级阅读的价格来分的,价格高低立下,一目了然。先不管书的价格,综合潘多拉的阅读感受谈一下怎么选。海尼曼是三者中偏综合一点的分级绘本,既有科普也有叙事;大名鼎鼎的牛津树则偏叙述,主要讲述Kipper一家生活中发生的故事;RAZ的分级最细致,偏科普。潘多拉对牛津树不怎么感冒,这和大多数小朋友都不一样,这娃果然是个理科直男呀。所以,到底要选择哪一套分级并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看自己娃的口味。如果不确定口味如何,多试试就心里有数了。其实对于小娃的启蒙,苹果英语,果酱英语,红火箭这些都是非常好的选择,但是价格都相对贵一点咯,不差钱的妈妈可以都入哈。
说到绘本,潘多拉是启蒙半年之后最近才开始读的。我选中了吴敏兰绘本,一共有一百多本,书单里都是经典绘本,包括大卫系列,爸爸妈妈系列,晚安系列等等。绘本确实画面比分级阅读做得精致,毕竟价格摆在那里一本原版绘本都要三四十块。绘本里面其实没有太多的文字内容,主要是画面。潘多拉比较喜欢的有Good Night, Gorilla; Feast for 10; Rabbit 123, Colors; 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jelly等等,这里不一 一列举出来。好的绘本确实有魅力,适合用来勾搭小娃的兴趣,但我觉得一直单独作为主食并不好,因为很多绘本讲的道理其实并不浅。最好的选择是选某一套或某几套分级阅读作为主食,绘本当做小点心加餐。绘本里面本身文字不多,主要依赖图片。有时候娃娃可以根据图片的内容推断出所讲的意思,有时候我也会感叹娃娃的大脑构造到底怎么回事,简直太神奇。在读绘本时,父母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细节。举个例子,Good Night, Gorilla,这本书从就隐藏着非常多的细节,每一张页面都有气球,可以引导孩子去寻找每页的气球;每页都出现的不同动物都有自己的小玩偶,这样我们便可以推测动物都是动物宝宝。绘本的美育功能是分级阅读不可比的,因此,我觉得分级阅读和绘本可以一起来,彼此相互弥补。
看动画片有用么?
动画片对幼儿英语的启蒙并不是必要的,3岁前的宝宝主要是通过听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互动学习的。因为原版动画片原汁原味的语言对于宝宝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输入来源。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动画片可以看,但是时间一定要严格限制。潘多拉2岁2个月开始启蒙时便开始看动画片了,他看的是sss的配套动画,一天只看10分钟,一边看我会一边适时解释一下,有很多东西还没达到他的能力理解范围。看完之后,我又播放相关的音频材料磨耳朵,这样便构成有效的输入了。我也不大确定这样操作到底有没有效果,直到两三个月后他听到熟悉的歌曲会舞动身体,再后来他学着哼sss的歌曲。在疫情期间,为了消耗室内活动时间,我又引入了Peppa pig(粉红猪小妹)和Penelope (蓝色小考拉)两部动画片,结果潘多拉不怎么喜欢Peppa pig,超爱Penelope, 每天看两集已经不能够满足他的需求了,每天都意犹未尽,连半夜睡醒都要听音频。他看了一段时间Penelope之后终于开口说英语了,从蹦出一个个的单词到很短时间内便能开口说句子,着实让老母亲惊喜万分。难道看动画片真的这么神奇么?潘多拉开后说的时候已经是启蒙的第五个月了,过了沉默期,再加上动画片的刺激,他终于开口说了,说的是平时学的英语单词以及动画片里学到的短句子,甚至会自己把单词拼起来造句子了,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幼儿看的动画片该怎么选呢?sss的配套动画就是一个选择,歌词不难,曲子朗朗上口,而且很多歌曲可以和娃一边听一边做动作,如heads,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等。娃到三岁左右可以引入Penelope和Maisy,个人觉得比Peppa Pig更适合启蒙,因为动画片的语速稍微慢一点。这几套动画片都有同名的绘本,可以买回来一起学哦。至于要播哪一套动画同时也要取决于娃的兴趣,每个娃的口味不一样,不必强迫,娃感兴趣看了自然就会有收获。
点读笔,早教机怎么选?
有一些父母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不是很有自信,没有关系,参与很重要。但如果口语真的太搬不上台面,点读笔呀,早教机呀这些学习工具可以救场。其实就算,父母本身懂英语可以辅导孩子,点读笔和早教机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功能。有时候我,父母没有空辅导时,宝宝可以自己学。
市面上的教辅工具不少,到底怎么选?首先要明确地是没有哪一种点读笔可以点读市面上所有的书。点读笔的外形我就不一 一对比,就功能而言和适用范围来选,受用范围比较广泛地属小达人和毛毛虫。小达人的点读笔可以点读大部分市面上祖国版的英语启蒙资料,毛毛虫则可以点读原版。这里又涉及到祖国版和原版。凡是入了英语启蒙坑的老母亲都应该清楚原版书到底有多贵,简直让人肉疼的地步。举个例子,牛津树系列的,单单牛1就要三四百,可以估算当你买一套牛津树要花多少钱?你还不仅仅需要牛津树呀,你还要RAZ,红火箭之类呀。我不敢算这笔数,老母亲得少买几个包呀。做了长远考虑之后,也为了能够爽快地剁手,我果断选择了小达人可以点读的祖国版。结果,我家娃一样学得很开心呀。当然,不差钱的老母亲另当别论。
点读笔可以暂时解放我们的双手,但从方便上来说,它是比不上早教机的,因为要下载点读包安装。想要方便又能把所有音频一网打尽的,而且也不差那么几百块的,可以选择牛听听系列的早教机。相逢恨晚的鸡娃神器呀!只要下载一个app,音频材料应有尽有,再也不用担心去哪里挖资源给娃磨耳朵了。牛听听这款早教机也是分为几个档次的,最强大最贵的要数读书牛,可以点读和翻读绘本,太强大了。考虑到经济因素的妈妈,可以选择价格中等音质最好的音质牛,或者选择价格最低的小水牛,机子体积最小,携带也比较方便。当然,同时启用早教机和点读笔鸡娃更是有如神助哈,毕竟有一些书牛听听是无法读的,而只要有点读包,小达人都可以上。总而言之,怎么选取决于你愿意花多少钱。
沉默期真的存在么?
很多时候,我们大人都是很功利的,在育儿上同样如此。我们教孩子一些知识,希望立刻就能获得回报,教孩子英语,我们希望孩子立刻就能输出,立马练就一口流利地口语。根据语言学家Krashen的理论,儿童在系的母语时,总是经历一个为期大约一年的“听”的过程,然后才开口说出第一个单词。这一规律同样适合于第二语言系的。作为有些语言理论知识的妈妈,我即使知道孩子有一段语言沉默期,难免也会焦虑。在孩子开口说之前他其实是在默默地吸收所被教的知识,这是一个输入积累的过程。潘多拉在英语启蒙的第五个月才开口,前面的几个月他只是听,任老母亲怎么催他跟着说跟着读,他自岿然不动任凭老母亲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当你的孩子处在沉默期时,妈妈们唯有多一点耐心,毕竟花开有时,每个孩子的沉默期不一样,只要默默地坚持,静待花开。
学习语言,尤其外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贵在坚持。与其在纠结几岁开始启蒙合适,买什么样的启蒙资料,买什么点读笔,不如迈出第一步,并坚定自己的步伐,在日常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一起学习,一起享受生活。鸡娃之路才刚开启,老母亲也还在摸索之中。路漫漫其修远兮,且鸡且修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