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编关于科学实验的活动征文已经开始很久了,当时看到这个活动还挺激动的。因为平时喜欢这方面的书籍,也在陪孩子做一些书后面的小实验(只限于一些特别特别简单的)。但真正开始动手写却不知如何该从何写起。
先说一下我们所说的科学实验可以分为特定条件实验和非特定条件实验,和孩子一起做的当然就是不需要实验室的我们身边关于水、电、空气、声、光、磁力反应等内容。
特点是:
1.变深奥的科学道理为直观的科学现象。
幼儿思维以直观为主。对于看到,听到,摸到的东西很感兴趣,也容易理解、记忆。实验中的奇妙现象、有趣过程也深深地吸引着幼儿,易于被幼儿接受。
2.对实验材料要求不高,便于准备。
跟孩子一起做实验,由于他们的精细动作相对较差,所以多以操作简单,容易出效果的实验为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都用生活中容易买到或者找到的东西。如:木块、石头、别针、磁铁、纸、蜡烛、各种小瓶、颜色等。不需要耗费人力、财力。
3.极强的操作性和可视性。
跟孩子做实验要最大限度的运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看、听、摸、玩等多种方式作用于材料,获得对材料的认识,直观看到有趣的现象,理解相关的科学道理。
通过亲手进行实验,能引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现在不一定理解高深的科学原理,但可以培养大胆动脑,积极动手的习惯,还能发展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分析力、判断力,为孩子科学道路上埋下一颗种子。静等这颗种子发芽开花。
放上图片,看了《水先生的奇妙之旅》后和孩子一起做的“套救生圈的橙子”小实验。
准备材料:橙子,水,小刀。
步骤:1.将没有剥皮的橙子放入水中,浮了起来。2.把橙子皮剥掉再放入水中。3.发现橙子沉入水底。
原理:橙子皮里面的那些白色的东西就像救生圈一样,有浮力,可以将橙子浮起来。
举一反三:又试了苹果、梨等水果都无法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