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昨天我发给朋友看,他说写得特好但标题太差,“第三舆论场”一听就跟学术论文一样,太不适合当下的网友阅读习惯,应该改成“500强公关总监妈妈手把手教孩子明辨假新闻”~
咳,叫什么不重要,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 千万别浪费了疫情期间复杂异常的舆论场,这就是活生生给孩子上思辨课的好素材哦!
(以姐妹相称的戴西和Vivian囡囡)
文章太长,没耐心的直接看干货QA:
Q:什么是“第三舆论场”?
A:有别于“第一舆论场”(官方媒体主导)和“第二舆论场”(自媒体主导)的、在家里跟孩子谈论疫情信息和观点的专属“舆论场”。
Q:为什么要在“第三舆论场”里跟孩子谈论疫情?
A:其一,“第三舆论场”随时与真实世界里的两个“舆论场”保持信息同步,是提升孩子“信息素养“的极佳场景;其二,进入“第三舆论场”的信息是父母筛选过的,讨论方式局限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内,相当于在“可控范围内”供孩子适度探索的舆论场。
Q:在“第三舆论场”里如何提升基本的“信息素养”?
A:1. 信息收集:从两个舆论场上动态收集和分析信息,而不是孤立地看片段信息。
2. 信息甄别:不轻信权威,也不盲从民意,用“寻根问底”“逆向思维”“亲身试验”三步去伪存真。
3. 信息提炼:判断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抓重点;读懂数据,从数据变化里推测趋势。
文中戴西家“第三舆论场”实录中会做具体示意。
——————正 文 分 割 线—————
如何跟孩子谈论疫情,童书作者编了很多疾病知识绘本,心理专家说了很多疏导慰藉的办法,好是好,可惜缺了点什么: 真实舆论世界里的动态观察。
眼下的疫情不是陈年故事,全新的信息和观点仍然爆炸式地涌现,等待我们去探索、去甄别、去理解、去分享。 信息爆炸,自然是水平良莠不齐、真假鱼龙混杂。
尽管如此,我仍不主张把孩子隔绝(或者“保护”)在舆论真空里——难道大人把海量信息简单粗暴翻译成“出门就会死”,孩子们就应该放弃思考、欣然接受?
既要让孩子有认识真实世界的能力和勇气,又要适度保护他们的敏感和纯真,大人们可以有一条中间路线: 为家庭生活开辟一个专有的“舆论场”,适当引入外部舆论场里的信息和观点,加以探讨和分享,用真实世界里的资料做教材,给孩子上一堂30天的思辨课。
“第三舆论场”理论初步探讨
舆论场,是传播学里一个专业词汇,它不是简单的“别人跟我们说了什么”,而是 “包含若干相互刺激因素,是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 。无数个人的要求、愿望、主张和态度,只有在一定场的制约下,经过多方为的交错、协调、组合,才能形成一致意见。舆论就是“场”的产物。
“第一舆论场”和“第二舆论场”不是我胡诌的,这是国社新华社前总编辑提的:“第一舆论场”是以党报、国家电台、国家通讯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舆论场”,也称“官方舆论场”;而“第二舆论场“是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有更多元背景媒体和自媒体参与的“民间舆论场“。
“第三舆论场”,则是我偷师总编辑、随口命名的,是一个局限在家庭成员之间的舆论场,随时与真实世界里的两个“舆论场”保持信息同步,只是进入舆论场的信息需要略加筛选、讨论方式需要局限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内: 比起静态的儿童版卫生知识,孩子在这个“第三舆论场”里不但可以接触到生理卫生之外更广泛地话题,还能真实地感受到信息也跟病毒一样会迭代会进化——成长在信息爆炸时代,没有信息收集、整理、甄别、传递的高级“信息素养”,怎么算的上与时俱进的硬核小孩?
戴西家“第三舆论场”实录
PART I 信息收集: 病毒来了
第一次跟8岁的VV囡谈论这场疫病,是在传出北京市有了确诊病例那天。
戴西从柜子底层抽屉里翻出儿童口罩,给VV囡姐弟俩试大小时,她问:“今天又没有雾霾,为什么要戴口罩?”
我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回答她,而是用她的iPad打开新闻,给她看一种新的传染病感染了武汉的136个人(1月20日公布),而且正在向全国蔓延。当时家里4岁的弟弟甲流刚好,VV囡很容易理解甲流这样的传染病,一倒倒一片,为了千里之外的“136个人”戴口罩,她觉得有点小题大做。
VV囡参与过不少家庭决策的讨论, 她知道做出理性选择,比如“我们戴不戴口罩”、“要不要买更多的口罩”、“除了口罩还要买什么东西”,需要基于事实(事态是否严重到需要我做防护)而不是态度(我认为事态严重不严重、需要不需要做防护)。
那么问题来了,这“136个人”是不是事实的全貌呢?它即便展示了今天的“事实”,如何去预测明天的“事实”呢?
戴西不是神婆,预测明天的“事实”不能靠脚趾头,这时候我就跟VV囡分享了两个“舆论场”:感染人数的权威发布来自“第一舆论场”里的官方媒体,为了了解事实的全貌和可能的趋势,我们可以听听“第二舆论场”里的声音。在民间媒体和自媒体上,VV囡看到了一张钟南山院士在高铁上闭目休息的照片。
“如果只是这136个人的病,应该不会惊动84岁的老爷爷亲自到武汉去。”VV囡自己琢磨,并很快跟麻麻一起做出决定,在楼下药店买了10大盒酒精棉球和消毒棉片,以备不时之需。
这一天, VV囡学到了要 从两个舆论场上动态收集和分析信息,而不是孤立地看片段信息。“除了麻麻你说的两个舆论场,还可以向Cici收集信息!”——Cici是囡囡的小闺蜜,武汉人,一放假就回了武汉。对,还可以向第一现场目击者收集。
PART II 信息甄别:偏方灵么
病毒的凶险初露端倪,大家最关心的自然是“我和我的家人要怎么保护自己”。我们家的“第三舆论场”里,VV囡和麻麻自然也每天在积极收集有用信息,学习防护知识并身体力行地实践。比如,怎样洗手是能有效清洁,如何清洁重复使用的口罩,哪些物品能帮助我们隔绝病毒,吃什么东西能帮助我们抗击病毒。
越是公众情绪紧张的时候,越是偏方灵药层出。
如何去判断一个偏方是灵还是不灵呢? VV囡跟许多孩子一样,逻辑上有“诉诸权威”和“诉诸民意”的习惯:只要是医生和科学家说的就是对的(在“第一舆论场”诉诸权威),只要大家都说是对的就是对的(在“第二舆论场”诉诸民意)。
一天,VV囡看到一则“喝童子尿能预防新冠肺炎”的消息,就开始咋呼开了:“原来消灭病毒的药我们家里就有!弟弟的尿可以预防肺炎!我们赶紧让弟弟多喝水、多尿尿!”
慢着!童子尿能预防肺炎?我们来用几个问题考验下这个命题:
第一步:寻根问底
谁说的?他是尿专家么?(权威)他会不会在卖尿?(公正)
谁在传?他们具有尿方面的知识么?(民智)他们自己试过喝尿吗?(试验)
第二步:逆向思维
为什么非要童子尿?弟弟每天吃喝都跟我们其他人一样,他的尿有什么特别?(作用机制)
为什么非要喝童子尿?童子尿里就算有“有效成分”,为什么不能提炼出来,非要喝?(给药方式)
第三步:亲身试用
你要不要试试喝弟弟的尿?给你加点姜片去腥?
还好,第三步还没有用到,丁香医生就公开辟谣了,而VV囡也在咯咯咯的笑声里温习了一遍简化版的“信息甄别三部曲”。
PART III 信息提炼:局面怎样
高度碎片化的信息涌来,VV囡左点点、右读读,好像看了很多信息,请她当个小主播分享一下,她说的全是“有人给家里狗狗戴口罩”这些她自己都觉得鸡毛蒜皮的事情。
麻麻问:“到底情况怎么样嘛?武汉还严重不严重嘛?我们这里危险不危险嘛?”
VV囡挠挠头,喃喃道:“应该挺危险的,狗狗都戴口罩了。”
于是,麻麻适时引入了“数据”这个帮助了解局面的工具,帮助提炼核心信息:每天晚上,我们俩躺在床上,都要打开iPad看一遍丁香医生上的图表。
最初,统计表很简单,只有四条折线:红色的确诊总人数、橙色的疑似总人数、黑色的死亡总人数、绿色的治愈总人数。折线图能让8岁的孩子非常直观地感受,感染人数每天都在增加,折线越陡就是这天新感染的人越多,黑色的线在绿色的线上方,说明死亡的人数比治好的人数多,等等。
后来,统计表里加入了“每日新增疑似/确诊/死亡/治愈”以及“现存疑似/确诊/重症”人数,这时候VV囡才解开了一直以来的困惑,感染的总人数是肯定会上升的呀,怎么可能会往下走呢,钟南山爷爷讲的“拐点”在哪条线?
当然,更直观展示局面的还有一个图:标满各种深浅不一的红色的中国地图。VV囡每天会点开颜色最深的湖北省和我们所在的北京,看看本地新增的数据。渐渐的她发现浙江、广东怎么颜色也变深了,它们跟湖北省并不接壤,按理说是“住得近的更容易被传染呀”——这下关于中国地图背后的人口流动图和经济图景就顺理成章连上了。这就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抓好重点信息,就可以“纲举目张”了。
结 语
信息爆炸的时代,对孩子最好的保护,不是把所有信息都屏蔽、让他们处于真空之中;而是让他们拥有收集、甄别和提炼信息的本领,火眼金睛,头脑冷静。那么, 在放他们进真正的信息海洋前,造一座“第三舆论场”游泳池让他们在里面先呛几口水、扑腾扑腾吧~
感谢阅读,更多高知精致育儿文章请关注戴西和两枚闺蜜一起写的公众号 “煎蛋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