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不混乱,时间永远够用。
把握主线,先集中精力完成最重要的。
固定模式,减少一切额外干扰和内耗。
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
时间管理+按SOP做事
所谓SOP,是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三个单词中首字母的大写 ,即标准作业程序,指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于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
具体到娃的学习过程中,其实sop的本质就是,把学习动作具体化、流程化。
sop的制定原则:
傻瓜式:流程一看就懂,简单可执行。
专业化:方法正确,跟着就能到达目的地。
标准化:可复制,遇到相似的情况还能用。
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娃的SOP标准操作流程,同一类学习只需要思考一次底层逻辑,接下来就是按照流程执行,哪里有问题就对照SOP检查、修正。大幅节省精力。照着这个流程去学习,不需要东想西想,今天干什么明天干什么,反正做就完事儿了,可以节省很多精力,不用做选择,杜绝大脑内耗。
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教育标准和时间管理的重点各有不同,学习的具体任务也各有不同,我们该如何做?
01小学阶段
做好时间管理的核心:
形成对“时间”的正确认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拖拉、不磨蹭
什么是时间管理?简单说,就是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并达成较好的效果。孩子的时间管理意识和能力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在小学阶段,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循序渐进地渗透和引导。
孩子越小,陪读时间越多,孩子刚入小学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建立读书、学习习惯和观念的黄金期。
将时间管理分为两条线:
一条线是:生活时间管理
一条线是:学习时间管理
生活时间管理
主要是孩子的生活作息时间,设定合理的睡眠时间,午休等时间。
早晨清单:几点起床、上厕所、喝水、刷牙洗脸、吃早餐、去上学
中午清单:吃午餐、睡前读书、睡午觉
晚上清单:吃晚餐、写作业、刷牙洗脸洗脚、睡前读书、关灯睡觉
周六日:几点起床、运动娱乐、读书等
现在就行动起来,不断调整,慢慢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物钟,让娃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时间管理
做学习计划的本质,一方面是把学习目标落实为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是做时间管理、提升效率。
年级越高,任务就越多,对时间管理的要求越高。
时间管理不在于做了多少事,而在于,在限定的时间内做了多少重要的事。
说句扎心的话,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做事拖拉的坏习惯,对于以后的学习乃至步入社会生活是十分不利的,而且这个坏习惯一旦形成,成年后要想改变是非常费劲的。
要强调的是,即便是成年人,管理时间也很难。孩子天性好动,缺乏自觉性,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培养娃的时间观念,其实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过程。对于家长而言,要用充足的耐心,要一步步、一点点引导他们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懂得规划自己的时间,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角色非常重要。
误区一:事事重要
娃的时间精力有限,想事事完美,事事都抓?快醒醒吧。一定要分清主次、先后、轻重。
每天列出“待办清单”,然后围绕娃的弱势科目和终极目标,提炼出“重点清单”。前者让你事事兼顾,后者让你集中目标。
最开始,“待办清单”的所有事项尽量列全,然后每天去实践去记录,看哪些能完成哪些不能完成,再逐一调整、删减,最后剩下的就是努努力能完成的适合娃的“清单”。
误区二:时间排满
娃的时间,既包含有学习与思考的“精致”时间,也包含有玩耍、娱乐、无所事事的“荒芜”时间。
娃需要有“闲下来”的时间,让他们可以充分地用自己的方式去感知世界;同时,他们也应该有自己支配时间的权利。
当家长全权掌控了孩子的时间以后,他们会想方设法的拖延,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比如在厕所待更久的时间,写作业的时候偷偷玩儿......所以,家长更应该做的是引导他们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而不是替他们掌控时间。
误区三:不停催促
不断催促的目的其实很简单,要么想让孩子提高效率,要么想要求孩子紧跟脚步,听从家长的指挥。但是,由家长发起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催促,效果并不是很好。
这种现象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家长催促的无效性,二是孩子没有自我管理时间的意识。同时,这也造成了一个不好的现象,即孩子做事的进度并不是按照时间来规划的,而是根据家长的催促程度、发火程度来决定的。
会逐渐演变成催得越急,发的火越大,才越有效。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于“抗催促”“抗发火”的能力也增强了,再严重一点就变成无论家长怎么催,怎么发火都无效了。这是我们竭力要避免的一种恶果。
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呢?
一是制定学习计划。
做学习计划是在为我们的学习制定一个「路线图」,而当我们没有老师督促,在家里自学时,这个路线图会显得十分重要。有了“路线”,剩下的就是执行,这也会节省你的时间和精力,杜绝“胡思乱想却又无从下手”的现象。
它会告诉你,现在该做什么,下一步该做什么,你现在处于什么位置,所以你会更有目标感,同时,你每完成计划表的一个任务,都可以获得阶段性的成就感,从而更容易坚持下去,达到最后的学习目标。
做出好的学习计划首先得确定时间范围,然后确定学习量,最后再为学习量分配时间,明确这些后才有可能列出一个明确可执行的计划。
比如,把75+80首古诗文背诵任务分解在每月、每周、每日目标中,这样分下来,每天需要完成几首、每周需要复习几首,一目了然,坚定执行即可。
二是设立自主时间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最终目的是要让他们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可以给孩子一定的自主安排时间,比如每天30-60分钟。目的是让他们感受支配时间的乐趣,从中体会到掌控时间、合理使用时间的快乐。
值得注意的是,在自主的时间范畴中,并不是说家长不给予任何限定。支持自主和设定界限两者并不冲突,比如不能全部用在玩电脑上,起码要配合运动30分钟等。以保证他们合理使用时间,而不是肆意将时间用在娱乐上。
三是珍惜别人的时间
成年人既要忙于工作,又要忙于家庭,时间对于成年人来说,也同样重要。所以,要让孩子意识到父母的时间也很珍贵,也需要有“自主时间”。
比如,父母在读书或者办公的时间就是属于父母的自主时间,孩子不能随意打扰。在不断调整和适应的过程中,让孩子逐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要管理,要遵守时间规定。
四是把时间细化,做SOP流程
孩子对“时间”这一整体缺少感知,比如对他们说“一上午”“一下午”,这样的描述就过于笼统了,他们不知道这么长的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
把时间细化,固定程序,比如放学回家后:
1.准备阶段(用时15-20分钟)
洗手→换衣服→喝水、吃水果→上厕所→休息、静心,准备好所有的学习用具
2.作业阶段(用时1-2小时)
回顾当日所学内容→划出不熟练、不透彻的知识点→写作业(不会的题目空着)→不会的题目统一询问→预习
这么做,并非是让孩子像机器人一样精确到分钟,而是单独拿出整块时间,让孩子体会一下“有限时间内做了多少重要的事”。
3.其他的碎片时间,可以安排“听读”
例如早晚洗漱、早餐、午餐、晚餐等
内容:英语泛听、历史故事、成语故事等等
02初中的时间管理
做好时间管理的核心: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不同类型的时间完成不同类型的任务
理科侧重大块时间,因为思维不能打断
文科侧重碎片时间,因为记忆可以重复
1.大块时间给数学
数学需要钻研、探究、沉浸式思考,中考数学的考试时长是2个小时,在平时的训练中,可以按照2个小时限时训练。
2.碎片时间给英语
常看常说常听常背,利用好一切碎片时间,短时高频率,才能记得牢。
3.语文学习要按周为单位
一周1篇文言文,1篇现代文阅读,1篇优秀作文范文精读。
4.小四门要抓住课上时间
集中精力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即可,不要在小四门上花费太多时间。
5.强迫自己提高效率
效率低是初高学习中的大忌。头天晚上罗列好第二天的任务,烧脑和简单类任务交叉进行,根据学科特点安排学习--换句话说,不仅要学会知识点,还要学会学习方法。
先把零散的、不费脑的作业,比如抄抄写写、背诵默写之类的放在碎片时间去完成。比如中午写10分钟,或者体育课、社团活动开始前的几分钟,随手就写点,其实这种碎片时间积累起来数量蛮可观。杂七杂八的零散的任务完成,其实脑子里就轻松、清晰多了,只剩下大块儿的、难度高的作业,集中时间(自习课等的大块儿时间)去攻克。
做到有效重复,学习效果自然好。
几个重要的重复节点:
1.刚听完课时,把重点知识重复(或写下来,或复数)一遍。
2.晚上临睡前或是第二天听新课之前,把前一天的内容重复一遍。
3.每一章的内容结束以后,默写一个思维导图,如果想不起来,可以翻翻书,然后再重新默写,直到能把整章的全部内容默写出来为止。
4.在学完一个月以后,专门拿出1-2天的时间,把所有学过的内容再重复一遍,还是推荐默写,直到能全部能默写出来为止。
5.在做章节练习之前,把整章的知识点再重复复习一遍,方便差缺补漏。
重复次数多了,会成为习惯。学习的本质就是有效重复。
03高中的时间管理
高中是要拼一把的,时间管理和学习效率是决胜的关键,全力以赴的去应试,别说什么“考试机器、太辛苦了”之类的话,熬得住出众,熬不住出局,落子无悔、愿赌服输。即便是天才少女张雨霏、全红婵,哪个不是刻苦训练、用强大的意志力和自律性熬出来的?
又没让你一分一秒不休息的连轴转,但是要抓紧抓好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而不是每天悠哉悠哉的浪费时间还不自知。
要对自己可掌控的时间心中有数,根据时间的连续性和长短大致分类,大块儿时间做难度大、费脑筋的事,碎片化的时间做积累+记忆的事。
还要记住:
9+1>10
每天9小时的认真学习,坚持1小时体育锻炼,其效果大于10小时的学习效果。
睡眠时间≥7
高中必须保证最少7小时睡眠时间,我们要做的,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坚决杜绝靠熬夜延长学习时间的做法,得不偿失。
1.周末、节假日、晚自习等大块儿时间
主要任务:查漏补缺、归纳总结、难题突破
周末、节假日:做阶段归纳总结,比如整理笔记、整理错题、集中刷题等
晚自习:数学、物理的大题,语文、英语的阅读理解等可以在这个时间专题专练
整合归纳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一般会选择在晚自习整理,拿数学举例:
提前准备好数学课本、一张A4纸、铅笔、黑/红色签字笔和荧光笔,每学完一个章节,挑一个晚自习对这个章节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整理,具体包括本章中的概念解释、公式推导、错题整理等。
整合过程中要注意:
①一个知识大点梳理完再开始梳理另一个,避免因空间规划不合理导致内容杂乱。
②结合个人习惯,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区分已掌握、需强化、重难点知识等。
③错题整理时,一定要着重写清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步骤,梳理思路。
2.早读、午读、小自习等中块儿时间
主要任务:简单作业、单项任务、背诵
早读、午读:背诵,比如英语默写单词(边背边默)、语文古诗文、知识点
小自习:优先完成简单作业或者当日的错题整理
3.课间、等车、洗漱等碎片化时间
积累、碎片背诵、高效休息
语文的古诗文、课文,自己背诵、朗读时录下来,碎片时间反复听
泛听英语新闻及有声读物
课间一定要出去活动,吹吹风,换个环境刺激一下大脑,但也可提前2分钟回到教室,快速翻看上节课的内容。
4.特殊时间:睡前15分钟
这个时间背东西一般记忆力很强,可以睡前把当天学过的重点内容在脑子里回忆一遍,效果非常好。
大脑活动的效率在一天内是有规律的,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效能,要善于抓住高效时间。做好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让收益最大化。例如:
寒暑假学习时间安排
6:35~7:45 晨读(文言文、现代文、英语课文等)
7:50~11:50 攻坚克难,完成大部头任务(数理化刷题、压轴题等)
12:00~14:00 休息
14:00~16:00 文科类的抄写默写,简单作业,整理笔记
16:00~18:00 语文英语阅读理解、作文等
18:00~19:30 休息、运动等
19:40~22:20 做难题,复习知识、视频课
高中假期也要保证8-10小时的学习时间。
不想输就别偷懒。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