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孩子最缺乏的?这些法国高考作文题也许能给我们带来启发 ...

2009
2016-6-16 22:27 原创 · 图片8

檩子:昨天,法国开始高考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哲学作文部分的考试,考试时长为四小时,每一类考生都有3个作文主题可选(三选一),题材涉及人文、哲学、政治等领域。

每年这个时候,大家照例又会讨论一番 “法国高考作文”的有趣命题。今天咱们也来说说。

《中国日报》的记者翻译了今年的法国高考哲学作文题,先来看看今年他们考了什么?

文科考生试题

1、我们的道德伦理观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吗?

2、无尽的欲望是人的本性吗?

3、评述美国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在其1964年著作《真理和政治》中的一段话:“不存在任何独立于意见和解释的事实?一代一代的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难道没有证明,因为首先要从纯事件的混沌中提取出事实,所以不先对事实作出解释就根本无法观察事实?”

 

社会经济科考生试题

1、我们一直都知道自己渴望的是什么吗?

2、为什么我们学习历史是有好处的?

3、评述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勒内笛卡尔在其1644年著作《哲学原理》中的一段话:“我们知道错误出于我们的意志,而没有谁愿意受到欺骗,所以我们可能不得不惊讶于这样的事实,我们的判断会出错。但是应当注意,愿意受骗和愿意接受那些往往导致我们受骗的意见之间存在着区别。”

理科考生试题

1、工作得越少,生活就越好?

2、我们应当用认知来论证吗?

3、评述意大利哲学家尼科洛马基雅弗利在其1532年出版的著作《君主论》中的一段话:“我不否认以下的事实:很多人认为,并且依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受上帝和命运控制的,人类虽然拥有智慧,却不能改变事物,也不能对它们作出任何改进。因此,我们可能要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必白费力气,让命运来主宰一切。”

这些命题,一如既往的高大上,我很想知道法国学生到底写成了怎样,可惜不懂法语啊!

看完了法国作文题,我们会自然想拿中国作文题来对比一下,顺便,咱们也看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

全国一卷:结合漫画写作文

 

全国二卷: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

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比较上述三条途经,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全国三卷:小羽的创业故事

阅读材料,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北京作文题: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

天津作文题: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上海:谈谈对“评价他人生活”的看法

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江苏: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有人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无话的时候也要说出自己的见解。在这个时代,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

浙江:如何对待虚拟社会

当虚拟世界里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里的"现实",是选择拥抱这个世界,还是远离或保持适当距离?

山东:我的行囊

在人生的路上,行囊里有很多东西,有些东西已经准备却没有用到,有些没准备却用到,有的马上就要用,有的一直陪你走到最后,写下你的感悟和联想。

应该说,中国的作文题的“思辨性”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命题重点不太一样。

复旦附中资深特级语文老师黄玉峰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比较外国和中国的高考作文题,他说:

作文是思想的载体,高考作文题的优劣直接反映出这个国家国民思维品质的导向。

好的作文题目能够考出思想,考出读书的量,也能考知识的储备和独特的个性。学生备考的过程,应该就是读书的过程,就是充实自己的过程,而不是学套题、背范文 ...

黄老师还提到一些其它国家的高考作文题,比如:

日本东京大学入学考试要学生读中国古典典籍《左传》的“晏子对齐侯”一节,从“和”与“同”的辩证角度讨论“国家治理应有的状态和理想境界是什么?”

新加坡的试题: “科学鼓励质疑,而宗教排斥质疑,你怎样看?”

都是很宏大的命题,黄老师说这些作文题:

难度在于问题本身,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值得反复思考辩论的问题。题目本身没有倾向性,考生完全没有必要迁就任何人的观点,直抒己见即可。阅卷官在考生阐述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这个同学的真实水平:思维、积累、视野、表达、感情乃至境界。好的命题,就是这样朴素,功夫不在表面。

黄老师发出感慨:

面对这些尖锐的问题,我们讶然,这是高中生做的题目吗?在中国又有几个成年人有能力或者说有勇气去探讨这样的问题?

我觉得有能力又有勇气讨论这些问题的老师和学生应该有不少,主要问题可能还是在于没有一个去鼓励学生研究和思考此类问题的环境吧!

话说回来,法国这个国家,孕育过卢梭、伏尔泰、左拉、雨果和巴尔扎克,“我思故我在” 的哲学传统非常深厚,哲学是高中生的必修课和会考科目,甚至有人说,哲学会考是法国年轻人的成年礼。

法国按照哲学概念和主题来组织哲学课,让学生对关乎人生、社会、政治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初步的哲学思考。

这些问题在最伟大的哲学家们那里,都是争论不休的话题,为什么法国要求其国民在年轻时就开始加以思考?

事实上,在法国,中学哲学教育的目的并非为了造就哲学家,也不是为了让法国人掌握哲学,而是为了培养公民。这解释了为什么文科、社会经济科、理科乃至技术科的中学生都被要求学习哲学。中学哲学教育的本质乃是公民教育,因为哲学被认为有助于塑造具有自由精神、批判意识和政治责任的“开明公民”。

所以,从2011年到2015年,每一年的法国高考哲学作文题,重点都是在谈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给大家举些例子:

关于个体生命的意义

为什么人需要寻求认识自己?

我是由我的过去所塑造的吗?

我们是否有责任寻求真理?

个人意识是否只是对个人所属社会的反映?

人活着是为了幸福吗?

我们是否应该为获得幸福而穷尽一切手段?

通过工作我们获得什么?

尊重所有生命是一种道德义务吗?

关于国家、自由和信仰

我们对国家负有哪些责任?

是否一切问题都应依靠国家解决?

没有国家我们是否会更加自由?

平等是否危及自由?

拥有选择权是否就意味着自由?

政治是否与真理无关?

我们是否可以不受政治影响而仅仅遵循道义行事?

所有信仰都违背理性吗?

关于科学、艺术和文化

人们是否可能证明一个科学假设?

历史学的意义是否首先在于避免遗忘?

比起科学,艺术是否没那么必要?

一件艺术品是否总含有一定的意义?

文化是否使人类偏离自然?

文化能否成为普遍价值的载体?

语言是否仅仅是一种工具?

我们是否会成为某种科技产品的奴隶?


从左到右依次为卢梭、伏尔泰、雨果

其实不止在法国,在很多国家,年轻人需要训练人文思考能力。比如,前段时间,美国新媒体Quartz近日公布了一组图表,列出了过去15年来10所美国顶尖大学课堂上被教授最多的作品,及各自出现的次数。这是美国顶尖大学学生们的十大常读书目 ... 

数据显示,柏拉图、霍布斯、马基雅维利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在美国高校学生必读书单中占压倒性地位,在顶尖大学中尤甚。其实,上面这10本书,都在讨论人类社会的一些根本性问题。

这些问题,年轻的时候不开始思考,会错过很多,非常可惜。

《纽约时报》中文网登载过一篇来自作者高雨莘的文章:人文学科并不教人如何成功,而教人如何质疑成功,也谈到这些“软实力”培养的问题。他说,

出国时间久了,我渐渐了解到,也正是这些看似「不着边际」的人文学科,正在无形中改变着我的思考方式。我开始深入地感受到了具备与欠缺这种批判性的人文教育所带来的差别:

在我的美国同龄人中,我发现许多人对周围的环境和现象,都具备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和客观分析的本能。他们在看待事物和分析现象时,会对已经被广泛接受的传统看法和固有的成见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去挑战它们,避免因为自己的思维懒惰而将複杂的问题简单化。

他们很少会因为认同一个人而将他的观点不假思索全盘接纳,也很少会因为否定一个人而彻底拒绝去斟酌他的想法,而接纳与反对,又很少取决于对方的权威与身份。

这种思维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从一方面来说,这是生活在一个言论开放,百家争鸣的社会带来的益处;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离不开西方教育中对人文社会学科的重视和教授的方式。通过对学生多年的熏陶,它已经焕化成了一种思维习惯,而对中国教育稍有了解的人们便明白,这正是没有受过真正人文教育的中国学生所欠缺的。

 

举一个为众多中国人所熟知的例子。不少中国读者都读过美国作家何伟的《江城》和《寻路中国》,并且十分喜爱这两部作品。每次和中国人谈起这两部书,我都会问对方他们对作品的好感源于哪裡。「他对中国的观察非常独到」和「他比中国人都更了解中国」是我常常听到的答案。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语言准确表述,我想何伟的作品可以征服中国读者归根结底的原因中或许有这样两条:他能够跳出西方对中国的各种成见,以诚实的笔触将中国普通人的生活原原本本地表现出来;他对他的所见所闻不轻易做价值观和道德观上的定夺,而往往将形成观点的权利交给读者。在美国读书多年后,我感到这其中的哪一条也脱离不开我在美国学习时,人文社科学科所传达的理念以及培养的思维习惯。

 

然而,英文、哲学、历史等学科真的可以给予人们二十一世纪全球化经济下生存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吗?人们在问着自己这样的问题。然而正如弗吉尼亚大学英文系教授 Mark Edmundson 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的一篇关于人文学科价值的专栏中所提到的:

 

「人文学科并不教人如何成功,而教人如何质疑成功。」「处在所有人文学科最核心的,是一场海纳百川而深思熟虑的,关于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与生存的讨论,」Edmundson 写道,「这场讨论不应盲目崇尚任何结论。」

 

在中国当今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讨论似乎格外有必要,而展开这样讨论的思想基石和恰当方式,便蕴含在人文学科的教育之中。如同学习一门语言,这种人文教育在学生思维定性以前,越早施加它的影响便越理想。在留学日趋低龄化,教育观念开始逐渐转变的今天,让这样的觉悟在家长和留学生们的脑海中扎根,或许是个不错的开始。

说到这里,檩子想起来,深圳曾经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叫马小平,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倾注心血,为自己的学生编写了一本《人文素养读本》,他亲自选编了130多篇极富思想性的名家文章,涉及人生、社会、哲学等方面很多根本性的“大”问题;他还给学生开了这方面的专题课,这样的文章,这样的课,居然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马老师在这本书里,劈头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当代学生最缺乏的?他的回答是这样的:

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并不缺乏知识与技术,他们有知识,却没有是非判断力;他们有技术,却没有良知,他们患有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在我们的教育下,很有可能将出现有知识,有技术,但没有文化,没有人文关怀和素养的一代人。

这就是马老师为什么要拼将生命的最后一搏,编写这本书的原因。

马老师在《人文素养读本》中选的这些文章,都是有深度的。也许我们自己可以开始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并且选一些字面比较浅显的文章,和孩子一起阅读和交流。下面是这些所选文章的标题,大多数都能在网上搜到免费阅读。

第一章:人文素养比数理能力更基础 

懂人性,懂社会,比懂技术更重要

人性分析(郭枫)

人的属性(高清海)
给我未来的孩子(张梅)
论教育(爱因斯坦)
教育永恒的支柱:历史和文学(肖川)
我对人类社会公理的敬畏(赵鑫珊)
政治人的人文素养(龙应台)
人性(潘旭东)
高处何所有(张晓风)
看灵魂(林贤治)
人文素养比数理能力更基础(上官子木)

 

第二章:人是寻求意义的生物
 

人生意义,这个问题无可回避

人生(【丹麦】勃兰兑斯)
人是寻求意义的生物(秦光涛)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三种状态(张曙光)
我为什么生活(【英】罗素)
生命的意义(罗家伦)
爱是世上最伟大的(【美】洛克菲勒)
角色意识与主体性(曾德雄)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张晓风)
心常常因细腻而伟大(摩罗)

第三章:公民诞生的条件

我是臣民,还是公民?

底线伦理(何怀宏)

大学教育:公民意识的严重欠缺(李新宇)
公民诞生的条件(肖雪慧)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龙应台)
丑陋的中国人(柏扬)
反思道德教育(肖川)
理想的臣民(刘洪波)

第四章:用灵魂的力量抵御暴力

如何理解和应对战争和暴力?

战争(吴春秋)
炉边谈话(【美】富兰克林•罗斯福)
巨人之死(龙应台)
科学家要求废止战争(罗素、爱因斯坦)
用灵魂的力量抵御暴力(林达)
将世人的悲惨背在身上(李家同)
让种族隔离制度在世界绝迹(【南非】曼德拉)
把敌人变成人(摩罗)

第五章: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

全球化,意味着什么?

中国人的成人礼(李方)
龙永图妙喻中国入世

谁是狼(佚名)
妨碍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两大顽症(袁伟时)
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李庆本)
中国的民族主义:一个巨大而空洞的符号(许纪霖)
谁的“人类”(李锐)

第六章:人权是一种绝对的权利

天赋人权,我有哪些权利,权利的边界在哪里?

人权的性质(【美】杰克•唐纳利)
《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
全球伦理普世宣言(【美】列奥纳德•斯维德勒)
论四大自由(【美】富兰克林•罗斯福)
人权与中国经济(茅于轼)
尊重谁的文化差异(龙应台)
欧洲人的权利意识(李永君)
自由与恐惧(林贤治)

第七章:在不公平中寻求公正

公平和公正是一回事么?在一个不公正的社会里个人能获得终极幸福么?

在不公平中苦寻公正,济穷之道不在“施舍”(【美】托马斯·博格)
公平和正义(何清涟)
美国的“希望工程”(丁林)
帕尔梅墓前的沉思(高健平)
谈全球税及其它(韩少功)

第八章:让法制和自由在中国生根

民主是什么?民主在中国意味着什么?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德】卡尔•马克思)
民主(【英】阿克顿)
什么是民主?(马悲鸣)
(梁治平)
民主概念与基本条件:自由的精神(【美】勒尼德•汉德)
自治与开放:未来中国法学的两大趋势(贺卫方)
法治与人文思想(逄政)
民主是法的理想(卓泽源)
让法治和自由在中国生根(袁伟时)
论法短文两篇(郝铁川)
三则故事

第九章:科学要遵循人道的规律

科技越发达越好么?

科学与人生(钱穆)

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程亚文)
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
公众的科学观(【英】史蒂芬•霍金)
科学要遵循人道的规律(【法】巴斯德)
我的信念(【波兰】玛丽•居里)
没有灵魂的教育(李政涛)
谈谈可持续发展(牛文元)

第十章:醒醒吧,睡着的心灵巨人

诚实和勇敢地面对自己,唤醒自我的内在力量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德】卡尔•马克思)
青春(【美】塞缪尔•厄尔曼)
《巨人三传》初版序(【法】罗曼·罗兰)
醒醒吧,睡着的心灵巨人(魏念滨)
你就是一道风景(胡西淳)
致加西亚的信(【美】阿尔伯特•哈伯德)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节选(【美】奥格•曼狄诺)
成功者的健康心理特征(【美】丹尼斯)
达成心理健康的练习(【美】博恩•崔西)
建立自信(【美】马尔登)
把握你自己(何怀宏)

第十一章:诗意地栖居大地

寻求人生之美,度过美的一生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朱光潜)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海伦•凯勒)
审美需要真诚和自信(徐庆平)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摩罗)
精神明亮的人(王开岭)
最美好的时刻(【美】格拉迪•贝尔)
人,诗意地栖居(黄素珍)

第十二章:思想的诞生

不断增强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力量,是人一生最重要的任务

热爱思想(彭俐)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法】帕斯卡尔)
思想的诞生(【埃及】陶菲格•哈基姆)
思想和思想者(林贤治)
警惕“真理”(雷颐)
精神的故乡(赵汀阳)
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
虚无之海,精神之塔(李锐)

第十三章: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物质文明的发展,是没有边界的么?

人类的困境(喻传赞)
生态灾难,也是文化灾难(利雄)
环保与公民责任(梁从诫)
我们的忧虑(罗马俱乐部)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冉云飞)
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愚茶)
拯救地球(佚名)

第十四章:传统文化的更新与再生

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它的现代意义是什么?

孔孟(黄仁宇)
黑暗王国里的残烛(鲍鹏山)
鲁迅杂文《热风》选读
传统文化的更新与再生(梁治平)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张祥龙)
汉语、英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机能(韩少功 王尧)
汉语的人心(余世存)

第十五章:这一代以及那一代的理想

怎样让理想不成为狂想、臆想?

记忆即历史(徐友渔)
这是一场革命(筱敏)
这一代以及那一代的理想(筱敏)
假如没有马克思(【德】海因里希•伯尔)
大屠杀:日本冷脸欧洲热泪(丁刚)
我们需要一场灵魂拷问(朱学勤)

第十六章:有温度的词汇

温情与爱,让这个世界值得留恋

你是人(【黎巴嫩】米哈依•勒•奴埃曼)
给儿子的信(【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有温度的词汇(艾苓)
智慧的美丽(虹莲)
私人空间与公共地域(金大陆、黄宏基)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金大陆、黄宏基)
保姆(陶靖)
来自“天堂”的回信(【美】鲍勃•格林)

这些文章看完,估计我们也能轻松参加法国高考了!哈哈!!

本文由小花生网综合多方来源(《中国日报》、《纽约时报》中文网、西方哲学、黄玉峰老师文章、《南方周末》关于马小平老师的报道)整理编写,转载请联系授权

相关阅读:

为什么国外孩子从小学习怎么区分 Facts & Opinions?因为这就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起点
 

为什么感觉国外小孩独立思考能力强?因为他们从小在练 Critical Thinking

有哪些常见的逻辑谬误,国外学校要求孩子从小学会去辨认?


回应1 举报
赞9
收藏19
8年前
👍👍👍👍
发布

推荐阅读

檩子
檩子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