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友六环推荐了一部纪录片,《真实生长》,主要记录了三个孩子在北京十一学校的成长经历。
也许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繁杂没有重点的,所以记录的镜头散乱无序,认真而混乱的高中生活走向终点,人生才真正的拉开序幕。
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人生就是从无所不能到逐渐认识自己,认清世界的过程。片中的三个孩子对自我的认知是逐渐递进的。
李文婷,来自于山西农村的普通家庭,腼腆却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她应该是三个孩子之中最早认清自己与现实的一个。没有无数的可能,有的只是稳定,与追赶。在一个简短的访问中,她说父母的选择是医生,老师,可是她自己非常不喜欢稳定。但是从入学的那一刻起,她的自我认知就是适应。认真学习,努力适应的间隙允许自己有小小的叛逆,就是学街舞,后来就读首都经贸大学,最后一个镜头是在教小朋友做手工,不知道职业选择是不是最终选择了老师。
陈楚乔,北京本地家庭的孩子,思想深刻且迷茫,能够看出家庭教育很好,父母认知清晰且通达。她是在高二文理分科后认清自己并非无所不能的,最后选择出国读影视行业的专业。有些孩子永远有一个艺术作为托底的选择。希望那种深刻且迷茫能够通过职业的选择而释放出来。
周子其,非典型学霸,有辩证思想,聪慧且跳脱。我完全是因为他来看这部记录片的。我很想知道一个喜欢历史的男孩子最终会走向哪里。记录片中有一段讨论,是教育最终将走向世俗化,就是升学服务,而那个曾经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孩子也终将走向世俗化,在镜头面前谈论起股市。他的自我认知的清醒是在进入北大历史系以后,镜头一闪而过,他落寞的说,原来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转场就是喧闹的街头,笑着对着镜头喊买了拼多多的股票。
每一个少年都曾公开或者偷偷的认为自己有无限可能,然后在一步一步走进真实世界的过程中学会了妥协。
周子其的父母目标明确,一开始方向就是金融,所以他在北大历史系的时候应该是有兼修光华学院的金融相关专业的。昨晚我跟队友讨论娃的专业走向,今年二中的自主招生开始选招文科强基班了,如果走强基这条路是没有办法回头的。我们也只能边走边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