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探索:总结半年来陪娃体验的不同生命之旅

2014
2020-6-27 10:42 原创 · 图片8

前段时间,孩子到了关于“生死”的敏感期。不时的会问:妈妈你会死吗?爸爸会死吗?奶奶会死吗?我不想你们死。我不想死。有时还会难过的哭起来。除了对她进行安抚,说妈妈爸爸都会陪你很久很久,直到头发很白很白。那时你会有了自己的孩子和老公,她们会继续陪你。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我并不忌讳跟孩子讨论生死,但关于死亡的话题,到底该借助什么途径,能和孩子聊明白?首先想到了绘本。

关于死亡的绘本

经研究,我买了2本关于死亡的绘本。分别是《一片叶子落下来》和《爷爷变成了幽灵》。

一片叶子落下来5977人有 · 评价2503 · 书评76〔美〕 利奥·巴斯卡利亚 著;任溶溶 译南海出版社 / 2014-04

《一片叶子落下来》是童话寓言,以一片叶子经历四季的故事,讲述生死之间微妙的平衡。这本书编辑推荐:我从哪里来?我会去哪里?为什么要活着?死是怎么回事?一片叶子回答孩子所有关于生命的疑问。

我选这本书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叶子够直观,是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而且娃也亲眼目睹过小区和公园里各种叶子春绿、秋黄、冬落叶的全生命周期场景。总之,就是代入感强,可读性好。

读完这本书,娃渐渐明白了, 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在于给别人带来快乐;知道了死亡并不等于毁灭,叶子落下来后会变成大树的养料,会以其他的生命形式继续活下去。

从此,再有什么死了,娃都会问是不是变成养料了?

爷爷变成了幽灵8336人有 · 评价3780 · 书评111[丹]金·弗珀兹·艾克松 著;[瑞典]爱娃·艾瑞克松 绘;彭懿 译湖北美术出版社 / 2009-01

《爷爷变成了幽灵》是一本关于爱的告别的绘本。虽然说的是死亡,但基调并不悲伤,而有很多轻松温暖的情节。

故事讲述了爷爷因为心脏病突发而死,变成了幽灵游荡在小主人公的房间。而只有忘记某件事的人才会变成幽灵,于是小主人公陪伴爷爷一起去寻找那件事。她们一起回忆了很多快乐时光。然而,爷爷忘记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忘记和小主人公告别。

孩子可能还感受不到这么浓重的情感,但每每我读到这,都是两个胳膊汗毛竖起,眼中浸泪。

但起码让孩子知道了 死亡并不可怕,只要心中有爱的回忆,可以把爷爷珍藏在心中

读完绘本,总觉得还不够直观,于是我想通过养点什么,让她对生命过程有一个更直观完整的认识。于是开启了我们养花、养蚕、养蘑菇之旅。

关于养花

我们挑选了成活率高,相对很好养的多色矮株向日葵。

根据种植说明,首先将向日葵种子在温水中泡发四小时,然后尖朝下插进土里,之后把她放在了阳台上接受光照。从此娃变成了浇水小能手。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浇水。还总会不时的问: 妈妈,向日葵什么时候出来啊?

终于在第三天,种子破土而出了,娃格外兴奋,总会很开心的说:妈妈你快看,她长出来了。

看着自己种的向日葵一天天成长,每天都会变样,娃格外的有成就感。  
 

于此同时,我们也进行了关于植物的横向扩展阅读。

娃知道了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和空气;知道了植物结构分为根、颈、叶、种子;知道了叶片的N种生长方式,还会对号入座说向日葵的叶子是“对生”。 

终于小盆已经容不下日渐长大的向日葵了,到了该移植换盆的时刻。同时也因为这次换盆,给我和娃上了难忘的一课。 

因为我们换盆时直接将苗从土里拔起,虽然根是完整的,但没有带土。导致第二天所有的茎都倒了。娃最先发现,有些失落。我原以为会再直起来,可惜,最终移植的向日葵还是全都死了。

虽然有些遗憾,但更重要的是 我们从中学到了植物的根尤为重要,根遭到破坏,无法给植物提供水和养分,整个生命就死了。相信下次再遇见移植的事情,娃一定记得给根带一些原土。

值得庆幸的事,原计划做对照组的有四颗移栽到室外小区里的居然神奇的活了下来。

目前长势也不太好,因为我们种的地方,被前面的楼挡光,阳光不够充足,导致颈细长,不够粗壮。目前已经弯了腰,不知这细弱的茎能否支持起之后的向日葵花。 

但也因此, 使娃对阳光对植物的作用的理解更加丰满起来,而不是只停留在书本里。

期待开花的那天。

关于养蚕

养花的过程很缓慢,等待花开的同时,我们又买来了蚕,因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从小没见过蚕。整个过程还是很欢乐。虽然结局有些残忍。

蚕整个生命周期只有50多天,而且要经过卵、幼虫、茧、蛾完全不同的四种生命形态。而且这些变化非常直观,肉眼可见,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非常神奇的生命体验之旅。

自从养了蚕,娃无论干什么都强制安利她的蚕。近期上线上口语课,无论老师聊什么,最终她都会带到聊她的蚕。老师还找了对应的英文和她聊,我也是蛮欣慰。

卵在孵化时居然可以没有氧,店家就让放在密闭的盖子里。大约一周之后,卵变成了黑黑的小“虫子”,真是太麻应人了。因为娃养蚕,也顺便治好了老母怕虫子的毛病。 

幼虫长得很快,一天一个样。用娃和老师聊天描述的内容来讲,蚕就一直在吃吃吃,长长长。真是肉眼可见的每天都在长大。很快变成了白白胖胖的蚕宝宝。

随着蚕的长大,感觉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也不觉得害怕了。摸上去糯糯的,很好玩。娃更是从头到尾没怕过。天天拿着像手把件一样玩,放到胳膊上,头上,都是家常便饭。 

蚕大一些时,吃桑叶的声音真的好大。有时我和女儿就会在那听她们吃东西的声音。眼看着一片叶子被吃精光。

蚕的一生会经历5次蜕皮,伴随每一次蜕皮就会长大一龄。第一颗幼虫结茧时,不只娃开心,我和爸爸也跟着很兴奋。

结茧后又进入了漫长的等待期,终于第一只娥破茧而出了。等了一周左右,第二只才出来,刚好配成了一对。交配后,雄的那只很快就死了,雌蛾产卵后,也死掉了。 

因为事先有提前和娃看过关于蚕的一生的视频短片。娃对于蛾产卵后就会死的事,有心理准备。但也很伤感。有一天睡前,娃突然说,妈妈,我不想蚕死掉。我想他们变成蛾,但别死。

本来想把产的卵全部送人,听孩子这么说,又安慰道:她们的生命会在这些小卵中得到延续。

于是又开启了下一轮生命的轮回。目前,新产的卵,已经发黑了,新的蚁蚕快孵化出来了。

娃有一天又想起了之前看黑猫警长里关于螳螂的故事,母螳螂为了繁殖下一代,必须吃掉雄螳螂以填饱自己的肚子,更好的孕育下一代。不得不说这种传宗接代方式真是太残忍了。

然而,这就是所谓的大千世界,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还有很多。

关于养蘑菇 

只所以选择养蘑菇,是因为蘑菇是除了娃已经认知的植物界、动物界外,生物分类中的另外一界 - 真菌界

我在网上买的现成的菌包,即经过前期大量工序,已经长满了菌丝,即将出蘑菇的菌料。回来只要早晚浇水就好。

结果真的给了我们很多惊喜。蘑菇不愧是比较低等的生物,细胞分裂周期短,生长速度非常惊人。从开包浇水,三天就繁殖完成,成为盘中餐。

通过养蘑菇,让娃知道了 还有一种生物叫真菌也并不是所有的物种生长都需要阳光。蘑菇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  

同时也顺便科普了下阴暗、潮湿的环境细菌就爱繁殖。比如挂在卫生间的毛巾,要经常晾晒,定期更换;比如爸爸的臭脚,要经常换袜子,把鞋子烘干;比如她的牙齿,如果不好好刷牙,就会为细菌提供温床,生成蛀牙。

小结

这样植物、动物、真菌陪娃折腾了一圈之后,娃也渐渐过了死亡的敏感期。很久没有听到娃再提起关于死的问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通过这些亲身体验,能在娃的心中埋下一颗小小的探索种子。激发她去探索大千世界的奥秘。


回应12 举报
赞23
收藏32
5年前
羊咩咩0688338370 好棒啊
哈哈 谢谢认同 😃
5年前
谢谢分享,陪娃做过的每一段旅程
5年前
项目式学习,真好👍。菌菇这个学习下,只是自己吃有点害怕😂
5年前
诚新妈 项目式学习,真好👍。菌菇这个学习下,只是自己吃有点害怕😂
我还活着 放心吃 哈哈 如果只种不吃感觉不够完整 😂
不过好像菌类繁殖散发出的气味 有的人会过敏 不要种太多 也不要放在卧室
5年前
宝妈做的真好,貌似我家宝贝也进入了这个阶段,非常值得借鉴的方法,感谢!!
5年前
谢谢分享(*°∀°)=3
5年前
谢谢分享,关于死亡,我家娃也是会问起,真不知道怎么跟他解释,每次跟他聊到他都哭又了,真是个煽情小孩,这次我准备学习你的方法来跟小孩讲
5年前
我是希希妈 谢谢分享,关于死亡,我家娃也是会问起,真不知道怎么跟他解释,每次跟他聊到他都...
嗯嗯,其实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些起了作用,过了那一阵就好了。之后再也没有提起过。
5年前
谢谢分享学习了哈
更多
发布

推荐阅读

珞珞2014
珞珞2014
2014
作者热门日志
万字总结普娃英语启蒙之路  赞232 · 收藏1411 · 评论99
捋捋幼升小的语文储备及未来规划  赞81 · 收藏652 · 评论23
幼升小储备之:数学  赞24 · 收藏121 · 评论27
2020年终总结_英语篇:蜗牛速前进  赞14 · 收藏13 · 评论15
学前娃疫期与ABC aoe 123那些事  赞18 · 收藏11 · 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