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PYP俺一直在想找点资料研究。今天看到一篇,要是真的这样上课,就好了。但是这个小学一年级就能对付?我表示高度怀疑。
用科学实验开启孩子探究的大门—— PYP小学一年级《空气》POI探究活动纪实
一、课题概述:
1、Theme主题: How the world works自我组织
2、Unit Title单元题目:Where is air? 空气在哪?
3、Focus重点: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学技术
4、Central idea 中心思想: Air supports our lives and its uses are related to its properties.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它的作用与特性紧密相关。
5、An inquiry into探索范围:
The evidence of the existence of air 空气存在的证据?
How our bodies use air我们的身体如何利用空气?
What air can do空气的作用是什么?
What we can make air do我们如何利用空气?
How to clean air.如何防治空气污染?
二、探究纪实
探究之一:What do we want to know about air?关于空气我们想知道什么?
(一)空气是什么样子的?
万物都有自身的特质,研究一样物体,该从哪些地方下手呢?我们先让孩子们来讨论一下,结果是——
Ava说:“要看它的样子。”
Tina说:“还要看它的颜色。”
Tong说:“它会不会动?”
Rocky说:“要尝一尝它的味道。”
……
(二)关于空气,你想提什么问题?
Gordon问:“空气怎么会流动?”
Jacky问:“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摸不到空气?”
Kenny问:“气球为什么会飞?”
Simon问:“太空里有没有空气?”
Leon问:“地球上的空气从哪里来?”
Ann问:“为什么树木和动物需要空气?”
Steven问:“水里有没有空气?”
探究之二:What do we want to know about lung? 我们想知道关于肺的哪些知识?
对于呼吸,孩子们虽小,可再熟悉不过了:感冒了,鼻子不通气;游泳不小心会呛水……来个小实验:捏住鼻子,看谁憋的时间长。——快憋不住了,张开嘴喘口气——原来呼吸还可以用嘴。
空气从鼻子或嘴巴进入我们的身体,然后又去了哪里?把手放在胸口,深深地吸一口气,感觉到了吗?整个胸部都被撑起来了!再把气吐出来,胸部又瘪下去了。
看看人体结构图,除了我们以前了解的人体内脏,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是用来装空气的“两个大口袋”,它们的名字叫“肺”。空气进入人体就来到了肺部,肺部的血管把有用的氧气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再把身体中的废气运回到肺部,通过肺的挤压,排除体外。
做个海绵吸水的实验:海绵放在水中,吸饱水;用手挤压,水就流了出来;再放入水中,又会吸饱水。我们的肺就象海绵,吸饱了空气,再把空气挤出去。周而复始,永不停息。
画一幅呼吸系统结构图,说一两个关于呼吸的问题。
讨论动植物生存都需要空气吗?
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图片,发现动物们也都有各自的呼吸系统,一旦这些系统遭到破坏,动物将无法生存。
而植物则是用页背呼吸,用凡士林把植物叶子的背面覆盖住,叶子将会枯黄而死。
探究之三:Can you feel the air? 你能感觉到空气吗?
通过六个实验让学生感知空气的存在和一般特性。打伞行走和不打伞行走对比,感知空气有阻力;把手放在袋子中和不放在袋子中挥手,拿着飘带站在风中,感知空气的流动;打开盖子挤压塑料瓶和盖上盖子挤压塑料比较,感知空气占据空间;让气球撒气吹纸,在箱子的一面挖洞,上面覆盖纸巾,迅速挤压箱子使纸巾飞起,感知空气聚集产生的力量。
探究之四:What is air like? 空气是什么样子的?
实验1:用米尺作秤杆,找到中心点,在两边挂上气球,调试,使“天平”平衡。然后给一边的气球充满气,看看“天平”的变化。你得到了什么结论?(空气有重量)
点一个小蜡烛,在它的上面罩一个玻璃杯来隔绝空气,观察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你又得到了什么结论?(空气支持燃烧)
“天平”实验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操作起来步骤多,很繁琐。用米尺做秤杆不够理想,一个是太长,再一个是太沉。最好提前准备一些及时贴小纸条,用来固定气球。做蜡烛燃烧实验时,在火苗快要熄灭的时候,把玻璃杯抬起一些,露一个缝,火苗会明显变大。如此反复几次,结合提问,效果很好。
实验2:这是一份大礼拜回家的自主探究作业,要求学生吹两个一样大小的气球,一个放进冰箱,一个放进盆子后加热水,观察两个气球的变化。
实验反馈单摘录——
Andy家长:孩子用心做实验,能在实验中学会冷缩热胀的道理。
Michael家长:家铨是一个好奇心好强的孩子,在探究过程中,吹气球、放水、放冰箱等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干,表现得好高兴,这些活动推动了他的积极性。
Nick家长:Nick在做实验的时候善于动脑,联想到手烫到会起泡,所以气球遇热就会变大,遇冷就会变小。
Johnson家长:Johnson对实验很感兴趣,当他把气球放进热水时,很担心气球会爆,所以很快就跑开了。后来,我让他大胆尝试,他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原理。
Amy家长:Amy能积极主动亲手操作,能重复考证结果是否一样,挺好的。
Gordon家长: Gordon在准备做小实验前,表现得很兴奋,很感兴趣;当把气球分别放进热水和冰箱中,发现有不同的结果时,他说:气球在冰箱里怕冷,所以缩起来变小了;而气球在热水中怕热,所以才胀起来了。这些小实验值得推荐,因为小朋友通过亲自动手做,印象深刻,容易领悟个中的道理。
Kenny家长:放学,师晋就叫我去买气球,他说要做实验。星期六早上一作业,他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两个气球吹成一样大小,一个放进热水,一个放进冰箱。拿出来后他惊讶的发现,放进热水里的气球变大了,另一个却变小了。通过这个实验,他不但懂得了“热胀冷缩”这个道理,还锻炼了实践能力,真是个不错的探究活动。
实验3:“潜水钟罩”是一个很典型的实验。把一小团纸巾放在一个玻璃杯中,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朝下放入水中,因为杯子里仍然有空气,它阻挡水进入杯中,所以纸巾不会湿。人们就是利用空气的这个原理,进行水中作业的。
实验时,因为杯子相对于水盆比较高,水面还没不过杯底,第一次实验被学生找出了漏洞!后来改进,把纸巾放在杯子中间,同时加多盆中的水,效果很好。
实验4:这是两个猜一猜的实验。一个是吹纸桥,一张长方形纸片,把它弯成一座小桥的形状,往桥下吹气,会不会把桥吹翻?另一个是吹球进瓶,把一个小纸球放在瓶口,把瓶子放平,试着把这个小纸球吹进瓶子。因为没有经验,学生在开始时的猜测众说纷纭:有的说:“肯定会把桥吹翻的,大力一点就行了。”有的专爱唱反调:“肯定不会吹翻!”有的说:“纸球那么小,一下子就能吹到瓶子里。”有的就反对:“不会进瓶子里的。”一切等做完实验后都有了答案:“怎么会这样的?”
原来呀,当我们用力吹纸桥的时候,纸桥下面空气的压力减小,而纸桥上面较强的大气压把纸桥紧紧压住,纸桥就怎么也翻不了了;我们用力吹纸球的时候,瓶口处的气压减小,瓶子里面的气压增强,就把纸球推到外面来了。
带着猜想去实验,有点像下“赌注”,很能激发学生们的“战斗力”。
探究之五:Where is the air? 空气在哪里?
实验1:孩子们的回家作业认真而有效果,为了奖励他们,也为了继续实验,我们为每个班准备了一大桶可乐。每个人发一个一次性口杯,倒上半杯可乐,cheers!咕咚咕咚喝下去,好开心啊!问题来了,喝完可乐,你的胃里有什么感觉?孩子们喊起来:“有气!”Edward还说:“会打嗝的!”
借着空杯子,每人接小半杯水,再每人发一个吸管,老师问:“可乐里有空气,水里有空气吗?”孩子们喊:“有!”Jacko已经开始行动了——一边用吸管往水中吹气,一边跑到了讲台上。咕嘟咕嘟……所有的孩子都吹起了泡泡!——赶快总结:这些泡泡里就是空气!
这样的泡泡太容易“破灭”了,给每个杯子里来点洗洁精,再到草地上吹去!太阳底下,绿草地上,孩子们一边吹泡泡,一边比谁吹的泡泡大!Mark还有了新发明:先往杯子里不断吹气,让洗洁精水鼓出许多大泡泡,然后用嘴一吹,就会有很多泡泡飞出去。Johnson还发现在阳光下吹的泡泡容易爆掉,树荫下吹的泡泡就没那么容易爆。
实验2:固体中有空气吗?怎样证明?学生们把自己的铅笔、橡皮、小石头……老师给准备的粉笔,一一丢到水中,观察有没有气泡冒出来。当Amy小组把粉笔丢到水中之后,他们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好多泡泡啊!”Tina小组的同学拉着老师一定要去他们组看看,并且不停地汇报:“铅笔放进去,只有一点小泡泡;小石头放进去,外面包了一层小泡泡;粉笔放进去,一串一串的泡泡冒出来。”
实验3:怎样把水倒进瓶子?这一堂课在实验室进行,学生们很兴奋。安全教育一定要反复强调:“注意玻璃器皿的使用和摆放,小心不要打破了,一旦破了,等老师来处理。”
老师事先在每个小组的矿泉水瓶上断开一个小口。实验的时候,老师先演示:漏斗插入瓶口,用橡皮泥密封,同时密封先前的小口;往漏斗中快速倒水,一定程度后,水不再往下流入瓶中;开启小口上的橡皮泥,水一下子就流进了瓶子。实验过程中,Amy小组一次就做成功了实验,而Fanny小组做了三次才成功。主要问题就是密封不严,漏气,水会不停地流入瓶中。
探究之六:Make a windmill制作风车
做风车,玩风车,感受空气的流动。
材料准备:每人一张正方形纸,一个大头针,一支带橡皮头的铅笔。折角的时候,很多学生会折错方向;而用大头针扎孔,因为很难扎透,所以要老师协助,
探究之七:Make a fountain制作喷泉
这是一份大礼拜回家的自主探究作业,让学生继续感受空气的热胀冷缩:找一瓶有锡纸封口的饮料,用吸管再锡纸上戳一个动,倒出饮料,装进半瓶冷水,加入颜色,插入吸管,封紧入口;把瓶子放进盆中,然后倒热水于盆中。
从反馈来看,大部分实验不算成功,没有喷泉产生,只是看到吸管中的水位上升,极个别有小水珠从吸管冒出。而Sarah独创的用口服液做喷泉实验的做法让大家大开眼界。
探究之八:Make a manometer.制作气压计
材料和器具:气球、剪刀、罐子、橡皮筋、牙签、吸管、硬纸、彩笔、透明胶。
制作过程:把气球剪掉四分之一得到一个大圆面;把剪好的圆面尽可能地紧绷在罐口上,然后用橡皮筋固定;用胶带把牙签固定在吸管的一端;把吸管的另一端粘在罐子的胶皮面上;剪一条比罐子高出10厘米的硬纸,向后折5厘米,使它能立起来;在硬纸的上方画一个太阳,表示晴天,在差不多中间的位置画一朵云彩,表示雨天;让气压计上的牙签指在太阳和云朵的中间;每天看一看,在牙签所指的位置上画一天线做标记。
因为给每个小组准备的是剪掉上半部分的矿泉水瓶,所以有些软,气球一绷上去,就会把瓶口挤瘪。Jacko小组的瓶口挤瘪了不能再用,只好用老师的一个罐子,结果效果最好!
因为天气返潮,一(1)班纸做的标记板没两天就塌了下来,L;还是一(2)班的办法好,做好了气压计,把标记板贴在墙上适当的高度,J!
探究之九:Make a kite.制作风筝
一张纸,在空中撒手,让它自由降落,可以看到它会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而不是马上掉落在地上。为什么?因为空气在托着它,这就是空气的浮力。利用空气的浮力,人们发明了一项很好玩的游戏,也是运动——放风筝。先来看看漂亮的风筝图片和人们放风筝的情景。接下来做风筝、放风筝,感受空气的浮力。
探究之十:Is air clean? 空气干净吗?
空气无色无味又无处不在,它是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纯净呢?用小手摸一下窗台,哎呀,怎么这么脏啊?还有我们的桌子,地面,每天好象都有擦不完的灰尘。那么这些灰尘又是从哪里来的呢?通过观看录像资料,同学们知道了工厂和厨房的烟囱所排放的烟尘,汽车的尾气,香烟等都是空气污染的元凶。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人们容易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看完录像,同学们各个非常担心我们周围的空气质量,七嘴八舌的问:我们怎样才能使空气变干净呢?办法当然很多了,植树造林,少用汽车,不抽烟,工厂要建立废气处理系统,达标的废气才可以排放等等。同学们在生活中只要有这种环保意识,都可以为净化我们周围的空气做出应有的贡献。
光是自己知道了这些知识还不行,同学们还要号召身边的人们一起行动起来,净化空气,保护环境。怎么宣传呢?同学们拿起画笔,分组画出了一幅幅优美的宣传画,不但美化了教室,还给所有观赏者以启示,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三、探究反思 优点:
1、设计安排大量的小实验,让孩子们用眼观察,动手实验,细心体会,合作交流,全方位认知探究主题,自己体会空气的特性。
2、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不会表达,不会用文字记录),我们把实验报告(过程和结果)设计成了一个个表格,实验中的现象让孩子用简单的图画来表达,而实验的结果和发现设计成选择题,让孩子来选择。
3、多种评价相结合。每节课的探究过程,我们都设计了评价表,结合实际情况,有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其中两次大礼拜回家探究作业,还安排了家长评价。
不足:
1、因为是第一次上这类主题的课,老师在实际指导实验的时候经验不足,还不能很好的处理一些即时出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相关知识和提高教学技巧。
2、因为学生识字量的限制,基本无法独立获取跟主题相关的文字信息,只能发现一些相关图片,应该尝试有目的的班级指导性阅读,而不是现在放手让孩子盲目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