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一年级以后,除了大量泛读各种桥梁书、科普书以外,还得抓精读,否则读过的书很容易忘记,因为很多书是借来看的,所以妈妈有私心,希望孩子看完以后,会留下深刻印象,把借来的书用尽,也为了帮助孩子打好精读的基础,为以后的写作练习埋下伏笔。
我们选取了几本书作精读。
精读的方法有很多种,低年级的孩子,方法尽量选简单易操作的。我们按书的体裁区分,虚构类故事和非虚构类故事,一般采取主要是两种方式,一种是读书笔记,一种是演示法。
了解情节是学生阅读虚构类作品时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珍妮佛.塞拉瓦洛
所以虚构类的体裁重在对情节的把握,读书笔记就是最好的方法。
(一)读书笔记。
孩子还小,会写的字不多,对于如何写读书笔记,他是一点概念都没有。在上幼儿园时借助一些模板,我们也做过简单的笔记记录。
后来经花友介绍,在网上购买了一本笔记本,里面有固定的模板,教孩子做笔记。在阅读笔记这方面,国外的模板是做得比较漂亮的,家长花点心思也是可以借用的。(但是我有强迫症,觉得中文就用中文的阅读模板,英文的用英文的模板。)
读书笔记的内容:书名、作者、出版社、阅读日期、书的类型、摘抄好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最喜欢的部份及原因、最不喜欢的部份及原因,并且根据书的内容,选印象深刻的场景画一幅画,再对所读的书评分。
(这是寒假时做的阅读卡,没有模板,亲子制作。)
(有了固定的模板,更方便日后的收集留念。)
还可以做成lapbook形式的读书笔记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都可以。用画画、制作lapbook等形式,帮助孩子把阅读可视化,更有助于对所读内容的理解。
(二)参观演示法。
科普类书籍比较适合用这种方式。
(参观科学馆,看了电流的实验)
(结合白天参观,晚上看完书以后,小老师模式上线,敲黑板,板书黑板要点,给我们上课了。)
"教"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听到又看到的内容,只掌握20%。自己教授别人的人通常是掌握了内容的90%以上才能达到,所以多鼓励孩子当老师,这样有助于孩子更有效地掌握所读内容。
(和孩子一起制作lapbook)
我们一起共同设计主题,讨论版式设计,收集要点信息,整个过程都是一个理解的综合过程,而且成就感满满的。
当然,精读的方式还有很多种,但是贵在简单才能坚持,所以低年级的我们就选取两种简单的方式完成几本书的精读。期望孩子通过不断练习,为高年级写作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