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让孩子学艺术?

2018-1-21 23:13 原创 · 图片13

最近买了一本书《艺术,让人成为人》,虽然没有看完,但题目便让我感触颇深。这里的艺术指人文,包括历史、哲学和艺术(含文学)。最近,博雅教育这个词很热,有人说是博雅教育就是通识教育,有人反对这种看法。无论如何,为什么要进行博雅教育,为什么要进行通识教育,在这本书里都可以找到答案。

书要读得杂一点,“让人成为为人”,小时候给儿子播下艺术的种子,渐渐地这粒种子已经悄悄生根发芽,让我更坚信艺术的力量,虽然不能给儿子带来学业上的高分,但确实让他有了很大的变化,让他成为了他自己,不一样的自己。

儿子喜欢艺术,无论是逛街还是旅行,艺术品总能吸引他的目光。

去中共三大纪念馆,旁边有座洋房画廊,儿子很开心就进去了。很多时候,儿子对艺术作品的见解超过了我们大人,尤其是抽象作品,有时爸爸妈妈也喜欢故意考考他,让他解读作品。下面这幅作品,儿子说是夜晚的思念,为什么是夜晚,因为“画的颜色是蓝色的,有着淡淡的忧伤;思念,是支离破碎”(儿子的原话)的片段。

在花城汇有许多雕塑,儿子看见了会思考,想弄清楚创作者的意图,搞明白这件作品的象征意义。看到这几高高的椅子,儿子猜不透其中的含义。看了作品介绍,儿子依旧不能理解,因为他的童年没有搬着小椅子坐在门前聊天的经历。没有类似的生活经验,就不能理解这类作品。所以,人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继续走,又看到一件雕塑,儿子说是“放飞梦想”,鸟儿飞出巢,代表着出发去实现梦想。走近了,看作品介绍是《百鸟归巢》。我觉得儿子的解读也是对的,无非是鸟飞的方向相反而已,不同的方向解读也不同。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作品又怎么会有标准答案呢。

儿子会弹琴,技巧方面跟考级的孩子没办法比,但是儿子一开始学的是综合乐理和音乐欣赏,听到好听的音乐常常会沉醉其中。前一阵子,给他听一张钢琴演奏CD圣诞专辑。小朋友听着听着,闭上了眼睛:“我感觉雪花一片一片飘落下来,落在了我的肩上,落在了我的手上......”他伸出双手,掌心朝上,仿佛真的有雪花落在他的掌心,一点一点融化了。那一刻,我也被儿子感动了,时间一下子凝固了,儿子成了画中人。我一下子明白了,人为什么要学艺术,艺术能让人发现很多美好的东西。

中山纪念堂前有几棵大榕树,树干粗壮,盘根错节,爸爸说这棵树是用来观赏的,如果很有用处,长得又高又直,早就被砍掉用来盖房子做家具了。儿子反驳说:“这棵树很有用呀,虽然不能盖房子,但是人们可以在树下乘凉、聊天。正是不能用来盖房子,所以才能活到今天让我们欣赏--庄子也曾经这样说过的。”爸爸妈妈十分诧异,赶紧百度,确实庄子在《山木》里提到过。晚上跟朋友聊天说到这件事,朋友感慨:“很多人要三十几岁才能明白这个道理!”后来一再追问,儿子才说是在《最美的中国童话》里看过庄子的故事。这不得让人佩服台湾出版的几套书真的很不错。



榕树的树根很漂亮,像蛟龙。儿子仔细地观察突然说:妈妈,这里有两个(微观)世界!”我不禁感叹,这不正是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吗!



儿子在日常生活中总能发现美好和新奇的的事物,像神经元突触的树根、老树上冒出的新芽、满地的繁花、树皮上的特殊纹理、蜷缩在沙发上的猫、街头天真可爱的娃娃......



很多人认为哲学很深奥,其实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哲学问题。如果小朋友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并且喜欢问问题,那么就有可能具备了哲学家应有的素质。小朋友学了哲学后,思维会更清晰,辩论和讨论时更加自信,这些在儿子身上有很明显的变化。跟儿子花了两个暑假的时间亲子阅读《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后,再来阅读历史书,儿子就很容易理解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人性的复杂。平时功课忙几乎没有时间阅读,有一阵儿子生病在家休息,就利用这段时间完成了《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搭好了历史框架。儿子在读古诗、看历史故事的时候,会把人物事件放在历史背景中去理解。讲到中国历史,他会横向比较同时期的西方。这就是阅读策略中的compare和contrast,说得潮一点就是开始懂得使用批判性思维了。


回应29 举报
赞34
收藏79
7年前
谢谢分享。有没有可能是楼主家娃比较有“慧根”😊😊😊
7年前
好棒!娃心智很好啊!艺术让人成为人我今年也打算看
7年前
看孩子情况而定吧。
7年前
学会发现美好事物确实是很重要啊
7年前
很有天份的孩子。家长也很会引导。
7年前
有双发现美的眼睛是幸福的人儿
7年前
“美育教育是孩子一生的底色”,“愿你眼中有星辰大海,胸中有丘壑万千”
7年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边挣钱一边提高精神素养😄
7年前
用心的家长👍👍
7年前
儿子喜欢电影《至爱凡高》,还有英语原版教材介绍音乐、艺术的文章也看得津津有味,还翻出了新买的艺术绘本。
更多
发布

推荐阅读

Susan宝妈
Susan宝妈
2009
作者热门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