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复习与时间管理

2023-11-3 08:37 原创

本文为2023年11月2日大群分享内容整理,首发于公众号“享学乐”。
 

大家好。本学期已过半,在这个时间节点,和大家做一次分享,总结期中,做好期末。本次主题:如何做好考试复习和时间管理。

【各学段侧重点】

1.小学1-2年级,内容≤形式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尽快帮助孩子熟悉、适应学校生活、学习环节。

这个阶段的学习、复习,内容小于形式,1/2年级总共就那么一点点知识点,你的侧重点放在形式上,把形式做足做细,带着孩子走一遍学习流程,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学习的完整流程,上课学完了,课下要干什么,一个阶段学完了,总结复习怎么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为,孩子越小,陪读时间越多,陪读回报率就越高。孩子刚入小学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建立读书、学习习惯和观念的黄金期。

无论是写作业还是考试复习,都可以带着他们一起走过所有的学习环节,一起检讨,一起研究改进的方法,然后鼓励他们继续追求更好的表现,借由这样的过程让孩子明白,什么是闭环学习流程?什么是把握学习细节?

不是拿成绩来检测我们的孩子需要多做几本测验卷,还是去哪里补习,而是拿成绩来观察孩子的做事态度,能力以及所得到的结果。

小学阶段是整个学习的地基工程,一定要抓紧抓好,家长在这个阶段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2.小学3-6年级,形式=内容

这个学段,既要带孩子巩固学习环节,又要带孩子巩固知识,这是个过渡学段,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

学校教学主要任务是确保绝大多数孩子学会,是普及性的;但中高考是竞争性的、选拔性的(分流、淘汰)......课上的知识点听明白了,课下还要复习巩固、反复练习。

在SJ的背景下,家长千万不能当甩手掌柜,不能满足于“能跟上就行”,甚至对孩子在学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视而不见”“随大流”,这样是绝对不行的。

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复盘,这是我们面对孩子的学习问题中应该有的态度和做法。不要当导演给自己加戏,想象各种10年、20年以后得“孩子怎么办“。你的脑海中只有一个:解决问题。

3.初中7-9年级,内容≥形式

初中的复习并不仅仅像小学那样进行简单的查漏补缺,更重要的是将平常分散的知识点系统化、网格化的总结、梳理、分类、提炼,这是一名优秀的初中生必有的素质和能力。面对8门科目,怎么安排复习,各自的重点又是什么?

【通用的具体做法】

学习方法本质上是相通的。期中、期末考试,是普查性考查,不是选拔性考试。面对这个情况,我们要做的最重要就是一条:吃透课本。

小学和初中阶段,只要吃透课本,各种考试任你摆布。高中,不仅要吃透课本,还要根据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

【语文】

语文的学习可以放在一早一晚,主要是大量的读和背。语文的知识点比较零散,但是也有规律可循,特别是一些“送分题”也就是基础知识,是要牢牢掌握不能丢分的。

一是语文课本。

包括生字词、课文基本信息、文学常识等,通常被称为“送分题”,不仅要背过,还要会默写,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

特别强调:

课后题(也就是每课课文后面的“思考探究”+“积累拓展”)一定要弄清弄透,把答案都背过,很多考点都出自这里。可以买一本薛金星的《教材全解》,课后题都有答案。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所有科目所有课后题,都要完完全全的写上答案,弄明白、背过。

这是出考点的地方,给你考点了,你还满不在乎的觉得不重要,你不丢分谁丢分?所以,不要轻视课本上的任何一道题目,务必搞定它!

二是古诗文。

考试时,文言文考的是课外文章,但考点出自课本。所以课本里古诗文的解释翻译、实词、虚词、语法等要背过、会用。重点篇目和重点段落,一句一句翻译,背过、默写。初中生的课下,可以安排每天1-2个的实词复习,中考总共就120个实词,自己安排好节奏和进度。

三是阅读理解。

语文课本,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一个阅读理解重点。复习时,我们就要把每个单元的主题和阅读理解重点整理出来(看教材全解),复习一下考点和答题套路,去做对应的练习。

如果基础比较差,不要按照正常顺序“读文章--做题--对答案”,要改变一下顺序,先看问题和答案解析,去学习、分析答题思路,然后再去读文章和题目。

做语文阅读理解,一定要摸清答题套路。就像数学一样要背公式、学解题方法,语文同样如此。这并非是简单的做题套路,而是刻意的思维训练、建立答题思维模式。答题是要注意:

一是快速浏览文章。

1.了解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是认真分析题目。

1.认真读题,划出关键词。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注意:最终写到纸上的一定是结合上下文分析出的总结文字,而不是简单的罗列几个知识要点。因为阅卷老师要看你理解的过程痕迹,就像数学做压轴题一样,不能只写一个答案,要写分析过程,二者同理。

1.平时课上学到的知识点,诸如修辞手法、写作顺序、环境、心理、动作描写的作用意义等一定要去背(包括答题术语),这些会是阅读理解考察的重点。

2.一定要告诉孩子:阅读理解中,如果一个题目是2分以上的分值,答题时,一定要按点答题,分出1/2/3点,因为阅卷老师是按点给分的,不要笼统的就概括一句话,这样做闭丢分。
 

【数理】

数学、物理这样的学科,复习时关键是真正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等。

一是复习课本。

课本是所有题目的根源。仔仔细细看课本,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定理,自己推导一遍;每一个例题,每一道课后题,都重新做一遍。

课本配套的练习册、每个单元的测试卷中出现的错题,认认真真整理一遍,为什么错,错在哪个知识点,同类型的题目再做3-5道。

二是强化计算。

考试前,要强化计算练习,每天限时做10-20道计算题,保持手感和速度。

三是整理错题。

把这学期的错题本拿出来,还有复习阶段没来得及整理错题的试卷、练习册,错题用红笔划出来。针对错题,有3个步骤:

1.读题。判断这个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在旁边注明“教材第*页”。

2.翻课本。找到这个知识点对应的位置,迅速看一遍

3.找同类。找这个知识点对应的习题,找出来3-5个,做。

按照这个顺序,一个题一个题、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过一遍,考试成绩没问题。验证方法是:从头到尾自己严格推导一遍,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详细写下来,每一步都不放过。在这个过程中,对任何拿不准、不严谨、模棱两可的地方零容忍,必须打破砂锅问到底。

真正有效的错题整理,它的核心不是去抄题,而是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分析思路。要你分析题目出错的原因,然后你要在错题集上呈现你的分析结论,留作日后做题的经验----这个过程对你才有意义。

【有效的时间管理】

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去安排学习时间。

英语、历史、道法、地理、生物等,侧重用零散(小块儿)时间学习、复习。

数学、物理、语文,侧重用整段(大块儿)时间学习、复习。

我们可以把自己做事过程中的流程、方法、技巧,总结成标准化的步骤,完成对自己学习的梳理和总结,从而迁移到做其他任何事,都能井井有条、抓住重点、直面核心。

面对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思考方式,需要我们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切入点,绝不能”一刀切“,而是要分门别类、找准定位、有的放矢。

一、记忆型知识点--用好零散时间

比如,历史年代、人名、地名;英语单词、古诗词等等。这部分知识点首先要采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一边背一边复习、力求准确。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记忆、背诵方法,找一些窍门。比如编顺口溜、记位置、重点标记等等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此处不再赘述。因为记忆可以重复,不用下功夫去钻研、琢磨,用好零散时间即可。

二、抽象型知识点--用好整段时间

有些知识,特别抽象,难以理解。对于这部分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实际性的例子,帮助你理解。这类知识点除了基本的记忆外,最重要的是“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的去理解,真正吃透。这样需要你静下心来琢磨、研究,思维不能打断,所以需要整段的、大块儿的时间。

以上。


阅读原文 回应 举报
赞8
收藏21

推荐阅读

酥酥猫爱学习
酥酥猫爱学习
2009
作者热门日志
小学语文学习路线规划(一)  赞817 · 收藏6115 · 评论73
谈谈阅读模式及精读书目选择(小学篇)  赞345 · 收藏2819 · 评论39
9岁女娃的2018年阅读总结/阅读记录  赞327 · 收藏2749 · 评论83
语文学习的真正重点——语感和思维  赞299 · 收藏2151 · 评论71
初中学习的建议(一)  赞179 · 收藏1552 · 评论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