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分享的激励娃完成学习计划的招数中分享了一小段跟娃一起玩的激励游戏,小溪发来邀请想让我详细的写一写,今天刚好有时间,我尝试的写一下。文笔不太好,简单写写。
这个玩法其实分了好几个阶段,是在不断升级中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第一阶段:抽奖卡时代,2019年底疫情开始了,大人小孩儿都在家里大眼瞪小眼
孩子当时二年级,居家学习的那段时间,我发现咋磨磨蹭蹭呢?写个作业,做个练习效率极差,数学课内那点儿玩意还老错一堆,于是我在网上自己又另外买了两套校内同步数学练习册让她做。然后孩子推脱不想干,为了激励她,我说这样吧,你每完成一样作业,可以抽一次卡片,卡片上有各种我写的“福利”
福利卡片内容:2块钱、5块钱、10块钱、免作业卡、看电视30分钟卡、玩游戏15分钟卡、晚起床卡、免运动卡
刚开始雏形比较简单,疫情都在家里,也实在没啥资源,买个快递人家可能都不发货,所以没有太多可选择的范围。
优点:简单,随手就拿纸做出来了,然后让娃翻卡片即可。娃“干活儿”效率确实提高了,不磨蹭了。
缺点:完成一项作业,抽一次,我有点儿负担不起。一天能抽十几二十次。
结果:玩了一个月吧,我们就暂停了,一个是老母荷包受不住,一个是娃觉得总是那几个,而且抽来太容易了,没兴趣了。
第二阶段:积分卡时代,2020年什么时候不记得了
我在网上买了积分卡,有10分、30分、50分的。然后让娃完成任务用积分卡兑换一定比例金额的钱,比如10分1块钱。然后出去玩的时候,她可以用这个钱买她喜欢的东西。
例如:读一本英文书50分,读一本RAZ 5分,小超市一篇5分 等等。
优点:又开始有动力了。
缺点:老母的荷包反正也挺紧张的,爸爸也不赞助。然后娃发现,因为疫情好像也没啥机会出去。后来对钱失去了兴趣。
PS:小时候还要每个月50块钱零花钱呢,长大了说要长到100块,爸爸同意了,但是一直没给,她也没要,因为发现她没啥地方可需要,没啥机会可以出去乱花钱。
第三阶段:积分卡+抽奖卡时代,2021年初。
我发现我对抽奖特别感兴趣,她其实不在乎抽到什么,就是觉得这个未知是个快乐!于是我发明了积分卡+抽奖卡,积分卡目的是延缓我的支付,要不老母荷包受不了啊。抽奖卡是为了让娃有兴趣。为了表现真实性,我把当时随手拍的照片附上了。
优点:娃有兴趣了,延迟了支付,老母可以缓一缓。
缺点:这一版其实很有趣,吸引力极大,但是花费较高,因为疫情我还是不太放心撸动物的。没有积分,娃可能不想动了。
第四阶段:积分卡+抽奖卡时代 +升级神秘玩法
还是用积分,攒够100积分可以抽一次抽奖卡,妈妈提供的抽奖卡是公示的,万能卡(可以换其他的卡片)、冰淇淋卡(1个)、甜点卡(1个)、饮品卡(1个)、电影卡(在家观看)、现金卡(有5块、10块、20块、30块、50块)、逛街卡(逛街一次)、游乐卡(去游乐场一次,时间妈妈决定)、玩具卡(限制50元以内)、礼物卡(限制50元以内)、手工卡(限制50元以内)、文具卡(限制50元以内)、服饰卡(限制50元以内)、游戏卡(玩游戏一次)、愿望卡(可以再抽一次,或妈妈同意的其他不过分的愿望)。加入了爸爸的玩法,爸爸提供神秘抽奖卡,目前抽到的卡片有爸爸陪伴卡、公益卡(参加一次公益活动)、骑行卡、双倍欢乐卡(抽到这张卡的前一张卡是什么,可以按照那个卡片内容得2张)
优点:延迟满足,爸爸妈妈的荷包好过,娃也觉得神秘有趣。跟娃说好了,放假玩。但是如果有什么她特别不爱做的,如果加入这个玩法,还是比较有效果的,比如背单词。会积极起来。
缺点:娃会先去做好做的事儿,把一堆难做的事儿放在后面。但是好像也没啥办法,不是啥自驱娃,能干就不错了。
》、《星战前夜Online》等网络游戏中的关卡奖励设置,从这些神经学和心理学在网络游戏中的研究中发现了七种激励方式: 1, 用经验值条来度量进程...
每天下班回家能够保证一段时间的高质量陪娃,我一直寻求一个能让孩子接受的鸡娃方式,陪伴同时能鸡一下最好~ 一开始我会经常打印一些网上的资源,玩...
第一套儿童桌椅,阅读、游戏、过家家、做手工,这套儿童桌性价比非常高,从1岁到5岁,陪伴双宝渡过了婴幼儿时期、儿童时间,预测小学时期还能用很长...
游戏来看的话中规中矩,甚至有些无聊。。。 但是,这里的解密题就有意思了。。。 是微积分基础知识。 比如说下面的桥是断开的,这时候和...